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荷露 《高保真音响》2014,(2):116-117
在声乐领域.不同声部的吃香程度,取决于作曲家和乐迷观众对它们的喜爱程度。相对而言.男高音声部就要比高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受欢迎得多,同比女高音的受众面也比女中音和女低音来得广阔。作为介于男低音和男高音之间的声部.男中音通常兼具两者的音质特点.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尽管如此.在传统歌剧的范畴中.男中音的表现空间远不如男高音.后者至今都牢牢占据着歌剧舞台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2.
“歌剧乐坛上一颗璀璨的新秀”——英国威尔士邮报。 “一位声音可以与帕瓦罗蒂和传奇歌王吉利媲美的男高音”——英国BBC。 范竞马曾被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誉为“近十年来欧洲罕见的男高音。”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国际歌剧舞台上。  相似文献   

3.
爱的宣言     
很久以来,多明戈一直被歌剧爱好者们推崇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他轻松自如地游离在轻歌剧和民谣歌曲的领域之间,由此诞生了许多经典之作。他的父母亲都是曲班牙民族歌剧演员,从小多明戈就对西班牙民族歌剧心驰神往。九岁起,他的母亲就开始教授他发声方法,青年时期于席德音乐学院毕业后入墨曲哥国家歌剧院唱男中音。二十岁那年,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尔弗莱德跨入男高音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何塞·卡雷拉斯(Jose'Carreras)是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一位炙手可热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如果说帕瓦罗蒂的演唱是以华丽高亢取胜,多明戈的演唱以宽广明朗取胜的话,那么卡雷拉斯则是以浪漫优雅的诗人气质和美妙的揉情噪音征服了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5.
终极美声     
朱模 《视听技术》2008,(7):104-104
这是一张汇集了当今最知名、最顶尖、最畅销、最受听众追捧的多位美声歌唱家的畅销名曲大碟。冠名为“终极美声”(Ultimate Voices),并非唬人噱头,而是货真价实,参与演唱的有曾经风靡美声歌坛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多明戈,有世界女高音明星弗莱明、卡娜娃,威尔士重量级低男中音布林·特菲尔,歌剧舞台上耀眼的明星阿兰尼亚和乔治乌夫妇。  相似文献   

6.
专辑寄托了三位男高音歌唱家的圣诞祝福,是集合了三位歌唱家分别演唱的圣诞歌曲,其中的歌曲大多带有宗教涵义。  相似文献   

7.
《天与海》给人一种豪放大气的感觉。而在《天与海》之间的,是张开双臂拥抱生活的罗兰多·维拉泽恩,他是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男高音歌唱家。拉丁美洲的男高音大多有一个绝活,“messa di voce”中文翻译为“渐强渐弱唱法”,此唱法要求歌手柔和地唱出一个长音,在中部渐强,然后在尾部渐弱恢复到开始时的状态。这种技巧是对歌剧演员音乐表现力的试金石,来自拉美的罗兰多·维拉泽恩自然也擅长这样的歌唱。或许这就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是所谓最接近“天与海”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乐韵悠扬     
《家庭影院技术》2006,(6):78-79
DG本·赫普纳演唱瓦格纳《指环》精选入选当代十大男高音的加拿大著名歌唱家本·赫普纳(Ben Heppner)是公认最能胜任瓦格纳男高音角色的歌唱家之一,在他最精擅的瓦格纳歌剧领域里,其天赋的声音特色一览无遗,他那厚实而富感染力的声音让其所饰唱的角色充满生命力。DG古典唱片公司推出的由彼得·塞弗特(Peter Schneider)指挥、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演奏、  相似文献   

9.
1946 年,在阔别 了17年之 后,杰出的 指挥大师托 斯卡尼尼回 到了他的祖 国意大利。 他准备在刚 刚重建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担任独唱的是当时意大利资深的歌唱家男中音斯塔比勒(M·Sta-bile)、男高音内西(Nessi)和男低音帕塞罗(Pasero)。然而一场音乐会不能只有男歌唱家,还必须有一些女歌唱家。在刚刚结束了战火的意大利,到哪里去找一位能和这些杰出的男歌唱家们同台演出的女歌手呢?演出的策划者们不禁感到有些担心。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不久前才去世的意大利男高音斯台方诺属于二十世纪中晚期的歌唱家,但许多乐迷眼里,他只是歌剧女神卡拉丝的长期合作者。其实作为顶尖的男高音,斯台方诺以出色完美的咬宇、独特的音色、热情的唱腔和柔美的歌喉受到喜爱,他能够在高音C上以极强音唱出来,然后忽然让同一个音在不换气的情况下转为极弱音,这种歌艺特别适合浪漫意大利歌剧的年轻男主角角色,这让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抒情男高音。很可惜的是他后来因演唱不当剧目倒了嗓子,经过艰苦的恢复后虽然能重返舞台,但已无法达到原来的水准了。  相似文献   

11.
CD藏家快评     
该片荟萃了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和那不勒斯抒情歌曲中的一些精粹,由美国男高音歌唱家理查德·利奇(Richard Leech)领衔演唱、约翰·费奥雷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伴奏。 意大利歌剧咏叹调部分选录了贾科莫·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特》和《波西米亚人》的选段,还有威尔第根据雨果的剧本《逍遥王》改编的歌剧《利戈莱托》的选段、多尼采蒂的《爱的甘醇》、以及弗朗切  相似文献   

12.
CD藏家快评     
卡雷拉斯年轻时属于擅长“轻量级”歌曲的美声歌手,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以及前辈男高音大师迪斯特凡诺的鼓励,指挥大师卡拉扬的提携,终于走上了更为广阔的歌剧“戏路”,在扮演重抒情的歌剧角色中也获得成功,跻身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列。随着年岁的增大,加上病体之身  相似文献   

13.
这是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的20世纪80~90年代国内歌坛名人珍藏版系列之二。共录有11首外国歌剧名曲、2首意大利民歌和1首艺术歌曲。参加演唱的7位歌唱家都曾在国际声乐大赛上获奖,但相比较而言,男中音傅海静,男高音张健一,女高音么红、胡晓平,给笔  相似文献   

14.
CD藏家快评     
这是一张编辑得很好的CD。不仅曲目选得好(大多是人们熟知的世界名曲,如《昨天》、《回忆》、《玛丽亚》、《格兰那达》、《出埃及记》等),而且编排上也是一首演奏曲、一首演唱曲交替进行,连男、女声也间隔开来,难得编辑动了脑筋。因此,听起来一点不会觉得腻味。演唱者中也有名家,如演唱《真正的爱》的科洛(R·Ko11o)即为德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相似文献   

15.
录音圈鸟瞰     
Decca推出三大男高音同台演出的DVD 由梅塔执棒的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同台演出的CD片早已闻名暇迩,如今,Decca公司已将这盘世界一号经典声乐录音CD转制成DVD。这是Decca/London发行的第一盘DVD,其生动鲜活的画面与五声道环绕立体声效果将这次世界  相似文献   

16.
自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男高音的崛起,特别是Close唱法的出现,男高音就成为歌唱世界中的主角,雄霸乐坛。实际上,男高音的唱法是超越自然法则的,却最能激发人们的欣赏兴趣及狂热,自二十纪初歌王卡鲁索至今的“三大男高音”,男高音就成为最受世人欢迎的歌剧明星。其实,除了“三大男高音”之外,世界上还有不少优秀的男高音,只不过不像“三大男高音”那么会搞“噱头”、那么会“哗众取宠”,鲜为人知。本碟(NVC ARTS DVD0630-18626-2)中除了“三大男高音”之外,还有九位著名男高音的著名演唱,他们多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冒  相似文献   

17.
比才:卡门     
《音响世界》2008,(10):218-218
2006年,德国头牌浪漫派男高音歌唱家乔纳斯·考夫曼(JonasKaufmann)与意大利次女高音安托娜齐(Anna Caterina Antonacci),被誉为“当代歌剧女皇”,搭档主演比才的《卡门》,一举获得成功,受到观众和乐评人的一致褒奖。DECCA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推出了这个最新的《卡门》影碟。  相似文献   

18.
老潘 《中国电子商情》2006,(12):132-133
制作一部歌剧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别说小公司,大唱片公司对歌剧的投资也相当慎重。EMI是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唱片公司,早在1901年还是蜡筒唱片的年代就为当时著名的男高音卡鲁索录制了歌剧咏叹调。如今该公司已积累了大量的歌剧剧目,其中有许多还是当时风靡一时的录音。最近,EMI推出的一个环保装歌剧系列,对过去的歌剧丰采录音进行整理,让大师丰采重现人世。  相似文献   

19.
和慧的回归     
周皓 《高保真音响》2012,(9):114-115
今年五月底.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让观众深刻地记住了剧中饰演女主角的华人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对歌剧较为资深的乐迷对和慧这个名字并不会感到太陌生,近几年,这位正当年的抒情戏剧女高音唱遍了斯卡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柏林国立歌剧院等世界最顶级的歌剧院。但和慧显然属于一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歌唱家.  相似文献   

20.
CD藏家快评     
《视听技术》2008,(9):103-108
如今拉美的男声新秀出了不少。如秘鲁的胡安·迭戈·弗洛雷兹(Juan Diego Florez),墨西哥的罗兰多·比利亚松(Rolando Villazon),这不,又冒出一个埃尔温·施罗特(Erwin Schrott).不过.前两位是男高音,后面这位却是男低音(亦说是低男中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