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空玻璃     
建包 《包装工程》2005,26(5):251-252
中空玻璃是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平板玻璃平行压合而成的玻璃单元。四周用中空胶条粘接、密封而成,或四周隔以填充干燥剂的铝合金框并用密封胶合成:加工时保持中间部分气体干燥。保证玻璃单元的高度密封性,为了提高中空玻璃性能,中空部分可以注入惰性气体。SBG中空玻璃使用的原片玻璃有普通平板玻璃、钢化玻璃、压花玻璃、热反射玻璃、彩色玻璃、热变玻璃等。  相似文献   

2.
胡和方  裔关宏 《功能材料》1995,26(6):481-483
应用Judd-Ofelt理论模型和实验测定,研究了几种掺钕氟化物玻璃的光谱和荧光性质及其与玻璃化学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钕离在了氟锆酸盐玻璃中的发光性质要优于它在氟铝酸盐玻璃和氟磷酸盐玻璃中的发光性质,并随氟锆酸盐玻璃中氟逐步被氯所取代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应用连续浇注法制得了相 应玻璃包皮的氟锆酸盐玻璃光纤预制棒,并拉制出芯径为9μm掺钕氟锆酸盐玻璃光纤,该光纤在波长为514nm的氩激光或波长为80  相似文献   

3.
李道国 《中国包装》2004,24(4):67-68
国际中性玻璃即通常所称的I类玻璃,国内也有的称其为5.0N璃或甲级料,这类玻璃以其良好的材质、性能,特别是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药品包装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目前,国际上除我国和印度等几个少数国家未完全采用以外,国际中性玻璃已经得到国际医药包装市场的广泛认可。加入WTO,我国医药行业将面  相似文献   

4.
生物玻璃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生物玻璃的研究已达二十多年,现已成为材料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由于生物玻璃具有人体硬或软生命组织有机联结的特点,在骨科、牙科、中耳等方面,对人体的伤害部位可进行修护治疗以至康健,其前景可观。生物玻璃主要由Si、Na、Ca以及P的氧化物组成。被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玻璃已有一系列组成,并且对这些系列玻璃已积累了大量的模拟人体溶液实验数据。常用的模拟人体溶液有两种:其一是Tris缓冲液;其  相似文献   

5.
小容量计量器具大部分是玻璃计量仪器,品种规格繁多,其中一种常用玻璃量器就有多种量限、多种级别。目前,现代化企业或公司一次需检测几十支或几百支这种量器,并要给出测量的实测值及校准证书,在检测工作中每个检定点都需要校对温度变化、质量偏差值,再进行比对,综合性地计算出正确结果。检测人员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付出相当大的工作量。由于玻璃量器数量多,导致检测人员工作时间长、功效低。  相似文献   

6.
伦敦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窗玻璃镀膜术,当温度超过29℃时,玻璃可将红外光反射出去。居室或汽车内的人员当装有这种镀膜玻璃时,在冷天可以享受到阳光的温暖,但在夏天可使入射热量减少50%。  相似文献   

7.
孙昭友 《中国包装》2000,20(6):93-96
90年代以后,由于塑料、纸质及其它材质的容器被普遍使用,特别是PET容器的其产量急剧增加,传统的玻璃容器遇到了严重的挑战。为了能在与其它材质容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作为玻璃容器生产厂商,只有设法充分发挥玻璃容器自身的优点,不断开发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新技术,方能奏效。下面就这一问题介绍有关的技术开发动向。1、无色透明且能遮隔紫外线的玻璃容器玻璃容器有别于其它罐类或纸质容器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能清楚地看到内容物的透明性。但正是因为如此,外界的光线也很容易透过容器,而导致内容物发生变质、劣化。比如…  相似文献   

8.
以往对于印刷线路板的制造有许多方法。但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1)在陶瓷、玻璃之类的无机绝缘基材上,以玻璃料为粘接剂,使用银、铂或钯系导体等,通过丝网印刷制成所需的电路,而后高温烧结固化,由此形成所谓厚膜混合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9.
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压缩破坏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玻纤、玻璃微珠增强材料增强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静态压缩下泡孔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增强材料其压缩强度和模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其破坏方式则完全不同:玻纤增强的泡沫塑料的破坏方式为泡孔的塌陷和纤维的脱粘,而玻璃微珠增强的泡沫塑料的破坏方式为泡孔结构的破碎和玻璃微珠从基体脱粘或破碎。  相似文献   

10.
习惯上,无机玻璃都是按照其中的阴离子来分类的,如氧化物玻璃、氟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等,不论其组成如何,阳离子可以多种多样,但阴离子却只有一种;氧离子、氟离子或硫离子。有时,为了改善玻璃的工艺性质或达到一定的光学常数,偶尔也在氧化物玻璃中加入少量的氟化物,但并未使玻璃的性质和结构发生全面重大的变化。近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