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2P环境下基于层次域的全局信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等计信任模型是目前提高P2P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分析各类信任模型的特点和节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域的全局信任模型,采用邻近原则和信任度划分节点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奖惩机制,具有较好的信任收敛度和对恶意行为的防范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等网络已经成为用户共享服务的平台,如何结合用户评价进行服务选择已经成为其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文中针对在开发、动态的网络环境中对服务评价可信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价的信任度更新算法,并给出了相关策略。在服务选择的过程中同时考虑服务的信任度和社交度,从而提高查找的准确率,并结合搜索行为聚类算法,降低群体欺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开放、共享、匿名的peer-to-peer网络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无中心对等的特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但同时也成为了网络攻击者传播恶意内容或病毒的温床。由于其网络中的节点不受约束,节点间存在着自愿的交易行为,因此节点之间的信任很难通过传统网络的机制来制约和建立。本文旨在通过借鉴人类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来建立一种信任模型,通过定义一系列信任的因子,用以制约用户行为,同时为用户寻求服务前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和其他信任模型的对比,我们的模型能够有效地激励用户提供反馈,遏制节点的不诚实行为。  相似文献   

4.
由于P2P网络的特性,传统的信任机制难以对其应用中存在的冒名,诋毁等安全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在现有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P2P安全信任管理模型,该模型负责节点信任度的评估、更新,信任度的评估方法不仅考虑了节点自身的交易历史,同时也考虑了其他节点的推荐,并且每次交易后,都要根据本次交易的情况,及时修改节点之间的个人交互度和推荐节点的推荐可信度,使信任度能正确地反映节点的信誉,能够有效地预防冒名、诋毁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信任管理是网格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根据网格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信任模型;模型中把网格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分为域内信任关系和域间信任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和参数,信任度的计算和更新过程;引入时间衰减函数,使信任值的计算更加精确;仿真表明,该模型可以保证推荐信任值的可靠性,防止联合欺骗,有效地解决了网格环境中的信任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6.
详细阐述了基于信任域的信任模型策略分析、模型的基本设计思想、模型中的数据结构,探讨了保障簇代理安全性的措施,研究了计算机信任值及修正信任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信任在PKI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任模型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信任关系。本文通过分析PKI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比较了几种常见的CA信任模型的结构特性和使用范围,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普通用户间更为现实和灵活的信任模型,通过充分信任域的定义,用户间的信任关系更为明确。与常见的模型相比,这种模型有着更为快捷和灵活的认证路径,适用于目前较为复杂多变的大型网络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详细阐述了基于信任域的信任模型策略分析、模型的基本设计思想、模型中的数据结构,探讨了保障簇代理安全性的措施,研究了计算机信任值及修正信任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国凤  何宇 《计算机工程》2011,37(3):137-139
由于网格技术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网格实体间的信任关系已经成为网格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网格技术的特点,在研究现有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域的分层信任模型来处理网格环境中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该模型把管理域的信任关系分为域内关系和域间关系来处理,并完善信任值的更新机制和时间衰减影响因子。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该模型在有效性方面显示出更好的性能,是对网格信任模型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针对跨域资源调度过程中不同域之间信任度评价差异,域与域之间实体信任度无法比较的现象,提出了一个域间信任度计算模型,并由域代理完成不同信任机制的相互转换。通过对不同域之间资源调度历史记录以及推荐信任度进行综合评价,把域间信任度进行规范化,使域之间的信任度有了可比性;给出了跨域信任体系结构;提出了实现跨域调度的算法。实验表明,提出的信任模型和调度算法在跨域范围内选择了信任度高的资源,提高了任务满足率和调度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参考人类社会网络的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兴趣群组的P2P信任模型。该模型建立在混合式拓扑结构上,采用组内信任度与组间信任度合成的方法来计算总体信任度,并给出了模型的实现协议与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兴趣群组内、组间的信任度计算量小,信任度评价客观,保证了在开放环境下P2P节点信任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验证本模型具备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目前存在诋毁、夸大、协同作弊、策略性欺骗等恶意交易问题,而且恶意节点比例增加导致系统交易成功率下降速度过快。提出了一种具有检测机制的动态信任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在模型中引入了服务广泛度评价机制、周期性策略相似度检测机制和评价相似度检测机制,较好地抑制了恶意节点的不良服务。通过与目前几个典型的全局信任模型的对比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交易成功率方面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P2P系统信任模型在信任度的计算上过于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动态可信度等级模型DTD(dynamic trust degree model)。该模型在通过对信任度的传递进行细粒度的分析,设计了一种计算对信任值传递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对直接信任度和推荐信任的多级别综合评价而获得最终的信任度。模型将P2P系统中信任的计算转换为了一种可计算的表达式,简化了信任的计算过程,使信任的计算变得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模型存在的不足,借鉴人类对信任的评判习惯并参考交易涉及的主要因素,提出了P2P环境下一种基于权重的信任评价模型,在进行节点信任值评定时,着重考虑了交易权重对信任值变化的影响,并给出了信任值计算的方法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信任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节点当前的信任度,特别对策略性欺骗和不诚实推荐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时间感知的P2P信任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2P安全是P2P网络中的关键问题,如何选择信任度最高的节点提供资源是目前P2P信任管理的一个热点问题.指出了P2P网络信任弱点,分析了国内外常见的信任模型以及信任度量算法.目前,在各种信任模型中都没有考虑服务节点的离线给资源下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剩余在线时间的概念,并应用到信任模型中.充分考虑节点对资源要求的多样性,有相同需求的节点形成一个簇,簇内节点对同样资源的信任评价角度相似,这样,推荐信任值就得到了保证.提出了系列信任评价指标,并把这些指标用贝叶斯网络形式存储.最后对提出的信任模型在查询周期平台上进行了实验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近期表现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动态信任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给出了基于近期表现的P2P网络信任模型。利用近期失败率来记录与该节点交易的最近状态,当某节点突然“爆发”恶意本性时,可以很快地将其信任值降到0,当某节点有过恶意行为后,再去积累信任值,积累过程会变慢。由于采用信任值的后验方式,减少了交易前的计算量,提升了系统的反应速度。仿真实验分析表明,该模型提供了信任值计算的动态性,同时满足了小计算量的要求,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共谋行为。  相似文献   

17.
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自组织和匿名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中某些节点存在恶意行为,为了保证节点能提供可靠资源和良好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综合信任模型,使对等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该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时引入时间衰减函数,近期的信任值衰减小,对整体信任度的影响大。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更新簇内节点和簇头节点的信任度,使整体信任值具有时效性,对节点信任度的评价更精确和更可靠。实验证明,该信任模型较DyTrust模型降低了节点之间的交互时延,稳定性和动态自适应性更好,检测恶意节点的能力更强,提高P2P网络的可信度,对P2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P2P网络的动态模糊综合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屾  王勇 《计算机应用》2011,31(1):139-142
针对现有的P2P网络信任模型在聚合节点信任值时对节点行为的差异性与动态性考虑不足,提出了一种动态的模糊综合信任模型——DFCTrust,即在静态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加入时间衰减因子及波动惩罚因子。首先,该模型通过静态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计算每次交易的满意度得分,由于在计算过程中加入了交易上下文的评价因素,所以可以很好地避免恶意节点在小交易上诚信在大交易上欺骗的恶意行为;其次,在综合计算节点信任度时,引入了时间衰减因子和波动惩罚因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与不活跃节点交易所造成的失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抵御节点采用周期性振荡欺骗的恶意行为。仿真实验表明,DFCTrust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动态恶意节点策略性的行为改变,从而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组群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杰  张新有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2):4646-4649
由于P2P网络的开放、匿名等特点,使得P2P网络对节点缺乏约束机制,节点间缺乏信任。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信任模型——BGTrust。该模型对组群内信任采用局部推荐信任和组群间信任采取全局信任的方法进行处理,充分结合了全局信任和局部信任的优点。仿真表明,该信任模型在对交互的信任度评价可信度和抑制恶意节点方面较已有模型有一定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