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俄哈石油论坛”上,来自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有关专家预测:随着全球经济中心逐步东移,到2030年,亚洲将成为全球石油需求中心,亚洲的需求增长约占全球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旗下的世界市场咨询公司(World Market)发布2006年12月份《Monthly Indicatcors》报告,报告指出尽管世界石油产量仍会上升,但随着今后常规石油产量的下降,油砂和深水石油等高成本的非常规石油将是未来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世界石油工业》2006,13(4):87-87
作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的BP公司预计,在2016年前.亚洲市场的太阳能销售量每年的增长速度有望达到50%,而目前每年的增长幅度为30%。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随着这一趋势的加强.亚洲将会取代德国成为太阳能生产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对能源安全的考虑是太阳能需求增长的巨大推动力。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即便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也需要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因为它们的价格不受油价和煤炭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齐鲁石油化工》2013,(4):321-321
美国《世界炼油商务文摘周刊》报道;大部分预测数据显示,在不久的将来,欧洲整体经济将企稳回升,预计2014年欧洲对二甲苯(Px)的下游衍生物PET(聚酯)需求将上涨。即使PET需求上涨为Px提供了需求支撑,来自亚洲不断上升的PX供应将过剩,对欧洲Px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5.
据国外媒体预测,由于汽油和石化部门需求增长,预计2008年亚洲的MTBE需求将上升,供应将出现短缺。  相似文献   

6.
近来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新世纪前十年拉美地区对石油的需求强劲上扬。该地区2001年消费石油690万桶/天,到2009年底升至770万桶/天,预计2010年拉美地区的石油消费达到790万桶/天,到2013年达到约860万桶/天。拉美地区近十年来石油消费的大幅增加主要是受到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企业》2012,(Z1):129+9
国际大石油技术公司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各自优势专业的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得到进一步巩固。我国石油钻探企业与这些国际大公司优势专业的技术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在专业市场竞争中还无法与之抗衡。随着全球经济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油气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8.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的报道,因亚洲市场高价格的吸引,到202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将进一步转向亚洲。据预测,欧洲将继续依赖管道运输,而北美液化气的出口将萎缩。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分析师贾森.干默尔说,从现在到2020年,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将每年增长4%以上,其中亚洲占最大份额。液化天然气的货运量将增长到约3 250亿美元,而2011年为2 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广石化科技》2005,(3):29-29
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世界原油市场价格已达到历史新高,其主要因素在于中国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据统计,在过去3年中,世界石油市场总需求增长部分中的50%以上是由于中国石油消费的上升所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亚洲国家中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印度经济的增长使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创出了历史最高纪录。根据世界著名的企业咨询顾问McKinsey预测,至2010年,亚洲对石油的需求量将超过北美洲,在未来的20年中,亚洲将占全球石油需求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10.
美国创造的页岩气神话,仍在延续。日前,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了《2012能源展望报告》,在石油、天然气产量及能源进口方面进行了诸多分析和预测,将未来情形之一称为"天然气的黄金时代"。天然气将在能源结构中逐渐从配角,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末亚洲液化天然气市场出现变化:即日本的需求缓慢增长;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需求快速增长,对中东依赖程度增加;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从各种指标因素如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费来看,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时机尚未成熟,某些城市如上海、深圳等条件已成熟,但付诸行动尚需时日。印度由于受年生产天然气的能力限制,其2005年需求的40亿m~3液化天然需要靠进口。鉴于液化天然气供方市场的扩大,以及日、韩、台湾等需求的增长,2000年以后,这些远东国家和地区对中东液化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不会超过2000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油价下中国道路石油沥青市场形势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道路石油沥青消费、资源供应状况及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趋势,指出未来沥青市场的发展趋势、高油价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际能源机构(IEA)3月份月度报告显示,受亚洲地区经济快速恢复,以及中国进口强劲的影响,亚洲将主导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中东石油消费每年增长5%以上,预计今年达到5.2%(超过30万桶/日)。这将使中东地区的石油需求达到612万桶/日,占全球的7%左右。沙特和伊朗的石油需求分别为234.7万桶/日和190.7万桶/日。即使是小产油国巴林,去年的石油消费增长了8.3%,而阿曼、卡塔尔和科威特为6%。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了5%(增加35万桶/日),而美国为0.5%(增加10.5万桶/日)。  相似文献   

15.
《石化技术》2012,(3):29-29
据《化学周刊》报道,由于亚洲国家汽车销售和生产量的不断增加将带动全球EP需求快速增长。EP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以及家电的生产,其需求预计将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由2011年的1.20 Mt增至2016年的1.50 Mt。快速增长的亚洲经济正在推动该地区EP消费需求继续增长。例如,中国EP年消费增速预计为11%,将由2011年的240 kt增加至2016年的408 kt。到2016年预计印度的EP消费量将以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捷尔杰公司第四季度季报(10月~12月)显示,销售达7.16亿美元,出现明显反弹,实现良好盈利水平。捷尔杰公司高层表示,希望公司持续这一健康发展态势,2015年实现销俜额40亿美元。“中国对捷尔杰来说,是实现长期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往最的增长上,潜力非凡。我们将继续在供应链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2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总量下降了2.5%,创造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因新冠疫情暴发国际天然气价格经历了历史低谷和巨大波动.随着天然气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预计,到2022年,近90%的全球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需求增长将来自...  相似文献   

18.
市场人士表示,受大量新增产能投产的影响,2012年亚洲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商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ICIS数据显示,2012年亚洲将新增1150万吨/年PTA产能,  相似文献   

19.
预计2007年亚洲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需求将达到1.34Mt,与2003年需求0.98Mt相比增加36.7%。虽然现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MMA市场很成熟,但由于中国大陆市场对MMA需求的扩大和光学相关领域对其需求的增长,预计从2004年到2007年亚洲对MMA需求增长率在7%/a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企业》2013,(12):80-80
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报告将“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推向了舆论浪尖。按照中关两国过去一段时期和当前的水平保持石油产量、消费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是必然的,而且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