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网络技术在钢材性能和组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钢材产品组织性能的要求是钢材生产的主要目标.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在钢材组织性能预报方面得到了应用.应用实践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可提高钢材组织性能预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热轧钢材组织和性能预测及控制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福昌  王有铭 《钢铁》1995,30(6):39-42,26
热轧钢材组织和性能预测及控制专家系统,是在物理冶金理论、轧制理论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获得进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专家系统通常由轧制、相变和性能三个模块组成,可根据性能要求,离线对钢的化学成分、组织和热轧生产工艺参数进行最优化,应用于热轧钢材组织和性能的离线预测、在线预测及在线控制,是一项极有用与崭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钢材轧制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志明 《山西冶金》2006,29(1):13-14
阐述了钢材轧制过程中轧件的组织演变和性能预报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国内外钢材轧制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应用和发展状况,并且对几种主要的预报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钢材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系统是钢铁企业实现数字化定量可控生产的必须手段。其技术应用和推广前景很好,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巨大。目前,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家的主要钢铁企业已经基本上采用或正在开发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系统。我国在这一决定钢铁企业未来发展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领域处于起步和进步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传统的连铸连轧生产线近20条,已经投产和正在拟建的CSP生产线近15条。这些钢铁企业迟早都是钢材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必然用户。此外,由于该技术可方便地移植到相近的生产线上,如热轧中厚板生产线、  相似文献   

5.
钢材组织和性能预报及控制技术是80年代以来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述了热轧钢板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预报及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模型开发,展望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钢材物流业发展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材物流业在钢铁行业方兴未艾,实现钢铁企业内外部物流的整体优化问题正在成为钢铁产业提高产业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物流由5部分组成,即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具体到钢材物流,从钢铁企业的角度讲就是指钢材销售物流;从钢材使用者的角度讲就是钢材供应物流。  相似文献   

7.
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志是该国家生产的钢材产品不仅仅多且钢材质量是高的,是否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钢材产品,是市场决定的,是与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本文依据相关数据,对我国钢材品种结构变化做了比较分析,建议钢铁行业不断的提高生产钢、钢材的设备水平和钢铁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出稍高于市场要求的质量水平钢材产品,引导钢材市场需求的提高;建议钢材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对于本国资源利用的研究,不断推出充分利用本国资源的钢材品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全省约60家钢厂的建筑用钢材的质量抽查,认为基本达到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在钢材的包装、标志方面,很多钢厂不够重视.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整个行业普遍生产“负公差”钢材.通过对抽查钢材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试验、分析、统计表明:热轧带肋钢筋合格率达94.4%,钢筋力学性能σs、σb略高出标准50~70MPa,冷弯合格率很好.冷轧带肋钢筋和冷轧扭钢筋的合格率分别为62.5%,78.6%,此类钢筋力学性能整体偏高,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冷弯开裂、延伸率低.热轧再生钢筋合格率为90.9%,我省这类钢筋的产量很少.热轧盘条和热轧光圆钢筋的合格率均为100%,显示我省生产这两种钢筋已达到较成熟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钢材加工配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材的加工配送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方式。钢材配送中心作为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结成供应链、进行钢材物流优化的一种方式,是随着市场钢材资源的不断丰富和钢材用户对钢材供应在内容上、时间上和服务水平上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钢材配送中心的建立与发展可以满足钢材用户、钢铁企业和钢材贸易商三者的需要,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产品销售向用户延伸、建立稳定供货渠道、形成供应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К.  ЛМ 高真凤 《国外钢铁》1995,(4):58-59,57
研究了把机械热处理纳入小截面高严谨异型钢材生产中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在切列波维茨轧钢厂高精度异型钢材生产条件下进行了试验,在试轧77号异型钢材时获得了符合标准的组织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钢材热轧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栋  刘相华  刘振宇 《钢铁》2007,42(10):1-5
叙述了热轧钢材组织和性能预测技术的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总结了我国近年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这项技术的发展重点是:与自动化学科结合,实现组织性能的在线优化和控制;以组织性能预测成果为手段,开发新型的引领未来的钢铁材料;以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技术为基础,在炼钢-连铸-热轧生产流程中实现柔性轧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热轧氧化铁皮控制技术发展情况。结合实验室热轧氧化铁皮厚度与结构演变的研究结果,对热轧钢材氧化铁皮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针对热轧高强钢后续加工特点的氧化铁皮的柔性化控制技术。初步明确了热轧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结构对钢板耐候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对于当前的分段式冷却模式,在热轧高扩孔钢生产中的应用会对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空冷时间和卷取温度等进行分析,确定不同条件下的冷却工艺对热轧高扩孔钢材的组织和功能影响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钢材冷却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热轧变形抗力的试验研究,通过实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一步事理研究了高温下热轧金属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模量,描述了高温弹性模时和弹性变形随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及变形速度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对提高轧制产品精度、高温工程计算、钢材热矫直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按优化成分和工艺生产的热轧普圆和碳圆可不经退火处理,在不影响钢材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前提下,一次冷拔成型,其截面收缩率可达30.55%。降低冷拔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热轧生产过程实测数据具有噪音大、信噪比低等特点,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清洗将有助于提高钢材力学性能预报模型的精度。基于带钢热连轧过程数据的分布特点,采用孤立森林算法对热轧过程异常数据进行清洗,提高了性能预报模型的预测精度。首先,基于收集到的大量热轧微合金钢生产过程数据,采用孤立森林算法计算原始数据集中每条数据记录的异常分值;接着结合异常分值排序与力学性能建模实验,确定异常数据记录的个数;最后,基于清洗后的数据集合,运用融合数据与机理的建模方法建立力学性能预报模型,并对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进行预测。预测实践表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预报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2.50%和3.42%,且分别有93.13%和86.30%的数据预测值和实测值绝对误差在±6%之内;采用孤立森林算法对热轧生产过程异常数据进行清洗,可显著提高热轧带钢力学性能预报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贝氏体组织对热轧普通碳素结构钢性能的影响,以及下游制管客户在钢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分析了贝氏体组织的分布和贝氏体组织对热轧普通碳素结构钢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减少了贝氏体组织对热轧普碳钢性能的有害影响,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热轧带钢组织与性能预测和控制模型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预测和控制热轧带组织与性能的关系目的在于利用物理冶金模型对热轧生产中的各种金属学现象进行计算机模拟,从而实现对钢材性能质量的控制和工艺及组分的优化设计。作者在阐述预测和控制热轧带钢组织与性能关系的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包括物理冶金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计算机模型的建模、结构及其最新进展,介绍了此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高温弹性模量与弹性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热轧金属变形抗力的试验研究,通过实测的真应力一真应变曲线,进一步整理研究了高温下热轧金属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模量,描述了高温弹性模量和弹性变形随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及变形速度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对提高轧制产品精度、高温工程计算、钢材热矫直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钢材的加工配送是现代营销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物流配送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形成供应链的重要手段。钢材生产走集约式道路,建立加工配送中心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