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一种光接收器件的电路结构,利用硅基BJT工艺对光电二极管和接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引入辅助开关电路以及双结光电二极管,提高了输出晶体管的关断速度.测试结果显示,该光接收电路在870 nm波长下的数据速率可达到10 MBd.  相似文献   

2.
庄子源  班恬 《电讯技术》2021,61(7):833-838
为了及时获取航迹信息,基于射频前端芯片AD9361以及基带数据处理芯片Zynq-7000设计了一种对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信号解调的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给出详尽的硬件框架设计,进行了Linux平台搭建,并完成了AD9361寄存器配置工作.经测试,在信噪比6 dB以上时,接收系统的检测概率超过60%;实际监测中,接收系统成功接收并解调信噪比为4.4 dB的ADS-B短报文信号.据此,此接收系统可被认为是一种性能良好的ADS-B信号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以较低的采样率对超宽带(UWB)脉冲信号进行采样以及在带宽和系统复杂度之间取得均衡,设计了一种基于变换采样的超宽带接收机系统.设计的接收机在AD芯片之前加入了跟踪保持放大器,提高了系统的模拟带宽(5GHz),通过采样时钟的较小延时实现了较高的等效采样率(8 GHz).主要用来接收带宽1 GHz以及以上的超宽带信号,利用VHDL进行编程,通过Chipscope抓取信号进行验证.测试表明,该系统能接收1 GHz以及以上带宽超宽带信号,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用于超宽带通信与测距.  相似文献   

4.
基于MUDS的无线DVB接收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峰勋 《电视技术》2006,(4):35-37,61
通过对MUDS系统无线接收与发射系统的噪声来源以及传播方式的分析,探讨了传输信号参数与载噪比、误码率和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并对临界条件下的无线数字电视状态进行了分析.指出简单增加有源放大器只能提高接收电平,但不能改善接收信噪比,距离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参数.最后从接收电平和信噪比两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改善数字电视视频图像质量的基本方法.对临界条件下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状态的深入分析能为数字MUDS系统的覆盖范围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传感器数字化,设计出一种通过单片机控制的模数转换系统.系统通过对振动信号的传播过程进行处理,包括信号滤波、模数转换以及转换后数字信号的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通过对数字传输接口的发射接收设置,将实际振动信号与接收信号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字化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机卡分离的条件接收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的机卡分离是数字电视产业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介绍了一款采用32位的ARM7TDMI为核心设计的专用SOC芯片,以及采用此专用芯片设计的符合DVB-CI标准的数字电视条件接收卡(CAM).此外,对于与此条件接收卡相配套的软件开发环境、API库和基本的CA应用移植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参变信道下分集接收AGC设置的目的、功能原理、实现方法以及设计要求等,作了详细分析.并且指出单通道AGC和分集接收AGC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孔径平滑效应的无线光通信接收孔径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激光大气湍流传输理论,讨论了光强闪烁对无线先通信接收性能的影响.从孔径平滑效应出发,提出了一种结合信噪比、误码率、孔径平滑3方面来考虑接收孔径尺寸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克服了传统只考虑孔径平滑效应来设计接收孔径不准确的缺点,从而为设计接收孔径尺寸提供理论依据.用MATLAB对参考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此实验数据下BER<10-6时,当SNR0为30 dB时,最优接收孔径为4 cm,当SMR0为35 dB时,最优接收孔径为3 cm.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Ethernet的线阵CCD数据采集系统,通过FPGA对线阵CCD输出的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在FPGA生成的nios2软核中移植μClinux构建具有网络功能的嵌入式系统,然后通过Ethernet将线阵CCD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详细介绍了整个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和上位机接收软件的设计.实现了基于Ethernet线阵CCD图像采集,传输以及图像的接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子秤精度较低以及需要联网的需求,本文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微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电子秤系统,底层电子秤与接收终端使用RFID芯片nRF905通信.论文对整个硬件平台的搭建以及各个部分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软件的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本文设计的电子秤系统,具有精度高、数据无线传输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红外诱饵对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的干扰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中贤  樊祥  马东辉  李春 《红外》2009,30(5):27-31
面源型红外诱饵对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具有较好的干扰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红外诱饵对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的矩心干扰机理,建立了包括飞机-导弹的运动轨迹、飞机红外辐射模型以及红外诱饵弹和矩心的运动轨迹方程在内的红外诱饵-导弹对抗模型,研究了红外诱饵对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的干扰效果,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矩心运动轨迹,计算了在不同投放时间间隔和投放数日下飞机被击中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薛芬芬  王碧云  杨栋  宋敏敏 《红外》2017,38(6):36-40
为了以较小代价验证红外制导 导弹对抗红外诱饵的能力,需要提高红外半实物仿真 水平,而基于MOS电阻阵的红外半实物仿真则是众多手段中最有效 的方法之一。利用MOS电阻阵对红外诱饵进行了模拟和仿真,并建 立了红外诱饵模型,尤其是红外诱饵运动模型。同时,在外场实 测了经红外诱饵运动轨迹校正后所建立的红外诱饵理论模型。结果表明, 红外诱饵运动轨迹模拟的逼真度是能否有效验证和提升红外制导导弹 抗红外诱饵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红外导弹的威胁日益严重,科研工作者采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开发出来的红外对抗手段,有效地遏制了新一代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威胁,本文在分析红外成像制导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两种激光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方法,即弱激光能对红外成像系统进行干扰,强激光能对红外成像系统元件造成损伤,计算并在实验中验证了对红外设备有着很好干扰效果的激光能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有红外载波技术,对适用于室内无线红外多媒体设备开发的近距离红外载波连接方式、传输结构、红外链路方案以及红外收发器和红外控制器等关键环节作了探讨.分析了红外通信协议以及红外技术在无线多媒体设备上的应用限制,阐述了在现有局域网基础上建立的以红外收发站为中心的多媒体局域网,提出了把近距离红外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室内多媒体设备开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短波红外成像技术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短波红外可以提供可见光、微光夜视、中波、长波红外所不能提供的信息。实现短波红外成像,填补微光夜视和中波红外成像之间的光谱空缺,实现在三个大气红外透射窗口的“无缝隙探测”,对在红外波段全面获取目标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可应用于夜视、侦察与监视、遥感、遥感系统、红外成像制导、光电对抗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以太网的红外无线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红外无线通信应用于标准的室内10Base T以太网(Ethernet)中,在点对点红外无线通信的基础上实现了与以太网兼容的红外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红外无线适配卡将以太网的曼彻斯特编码转换成适于红外无线传输的4脉冲位置调制编码,同时将以太网帧格式在其物理层上进行处理,把以太网的传输媒质从有线的铜缆双绞线转换为红外光线;并根据红外器件的发光特性,应用光学准直透镜有效地拓展了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17.
贺冰  张树峰  高翔 《红外》2007,28(11):25-27
结合高炮部队火控雷达的特点,分析了其红外辐射特征,具体研究了火控雷达的红外防护方案,并且提出了应用红外隐身和红外假目标的方法实现红外防护。  相似文献   

18.
红外图像模拟中的红外光学系统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红外成像原理对红外图像的模拟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的红外图像模拟方法主要考虑被成像物的辐射能量分布以及红外探测器像元的视场划分,而忽视了热像仪光学系统对红外辐射信号的衍射效应,从而导致模拟的红外图像边界过于清晰与生硬,影响了模拟图像的逼真度.为考虑衍射效应对热图的影响,利用高斯点扩展函数对模拟热图进行卷积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模拟红外图像细节更为逼真,有效的解决了模拟红外图像中边界过于明显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模拟红外图像与真实红外图像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19.
刘静梅  宫伏安 《红外》2014,35(1):33-37
面源红外干扰是用于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新手段之一。分析了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工作过程及其目标识别机理。在对红外成像导引头实施干扰的目标识别阶段和目标跟踪阶段,对面源红外干扰的使用以及干扰效果的评定准则分别进行了研究,并评价了其有效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能力。该评定准则以导引头的跟踪状态、跟踪误差或脱靶量为依据,通过统计干扰成功率实现对面源红外干扰效果的定量评价。这种评定方法简单合理,评定结果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20.
王瑞霞  张志辉  韩顺利  张鹏 《红外》2015,36(11):25-29
在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的红外景象仿真系统中,需要 提供红外场景数字信号作为用于调制和控制DMD的输入源。为满足此项需求,提出了 一种通用的红外数字场景生成方法。首先介绍了利用计算机生成基于Vega的红外 模拟场景的流程,然后详细论述了开发红外场景驱动控制程序与格式转换程序的 设计过程。该方法不仅可以将Vega红外场景转换为静态BMP格式图像和动态AVI格式视频等 数字信号,而且还可以提高红外仿真场景应用的重用性和可移植 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