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是一类新兴的有机污染物,与常见的污染物相比,在水环境中浓度很低但化学结构复杂,种类多,性质差异大,具有毒性,常规处理技术很难完全去除。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的固相催化剂可回收重复利用,二次污染少,目前此处理技术在PPCPs领域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文章详细描述了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降解PPCPs时常遵循的表面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机理、协同反应机理,进一步阐释了自由基反应机理中的4种途径,简要介绍了催化剂等因素对PPCPs降解的影响,归纳总结了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在PPCPs治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提出了现今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催化臭氧氧化的主要类别,分别叙述了均相和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降解废水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分析了溶液pH值,臭氧投加量、投加方式、反应器,催化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臭氧催化氧化体系的影响。针对催化剂在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废水中存在的问题,对催化剂的制备指出改进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工业废水制备专项催化剂,并且与高效反应器结合是未来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催化臭氧氧化的主要类别,分别叙述了均相和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降解废水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分析了溶液pH值,臭氧投加量、投加方式、反应器,催化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臭氧催化氧化体系的影响。针对催化剂在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废水中存在的问题,对催化剂的制备指出改进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工业废水制备专项催化剂,并且与高效反应器结合是未来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白小霞  杨庆  丁昀  魏巍  丁洁  钟莺莺 《化工进展》2016,35(1):263-268
介绍了催化臭氧氧化的主要类别,分述了均相与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在难降解石化废水方面的已有应用和催化机理,探讨了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简述了pH值、温度、臭氧和催化剂投加方式与投加量、催化剂体系等因素在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中的影响规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催化臭氧氧化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建议并佐证了其可行性;预测了催化臭氧氧化未来的研究方向;针对活性炭在催化臭氧氧化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对活性炭的改性研究,同时对某些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掌握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催化臭氧氧化的机理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金属催化臭氧化应用在水处理中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雷  孙志忠  马军 《现代化工》2007,27(Z1):78-82
概述了金属催化臭氧化应用在水处理中的机理研究,详细介绍了臭氧应用于水处理的历程和臭氧与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金属催化臭氧化技术,包括以金属离子为催化剂的均相催化臭氧化以及使用固态金属、金属氧化物或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机理研究进展,指出了金属催化臭氧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臭氧催化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该技术就水处理领域而言,目前是研究的热点。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具有降低臭氧投加量、氧化能力强以及可以对有机物矿化率进行提升等优点,所以非均相臭氧催化技术受到了很多关注。在该领域内对新的催化剂进行不断地研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反应机制以及反应过程相对而言更加复杂。催化剂以及表面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对催化臭氧氧化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对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中存在的机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臭氧催化氧化机理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秋实  陈进富  姜海洋  郭绍辉  刘洪达 《化工进展》2014,33(4):1010-1014,1034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可以提高污水中总有机碳(TOC)的去除效率和臭氧的利用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催化反应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导致其反应机理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结果,对均相、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机理以及非均相催化剂的组成、活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对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用于降解模型化合物和处理典型工业污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文章最后指出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与催化机理、有机物的降解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雨飞  鲁金凤 《化工进展》2023,(S1):430-438
高级氧化技术作为治理难降解污染物、污水提标改造的有效处理技术发展迅速。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因氧化效率高、使用便捷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高效催化剂制备及其降解效能方面,而对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机理方面的探索和总结尚不完善。本文根据非均相催化剂类型差异系统综述了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重要的吸附作用机理以及催化氧化作用机理,讨论了金属氧化物材料的表面羟基、路易斯活性位点、氧化还原电偶,非金属材料的电子来源差异、表面官能团,复合材料的复合特性对臭氧的吸附与活性氧物种产生的影响。同时总结了非均相催化氧化过程中活性氧物种之间的产生、转化与鉴定以及详细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相互转化过程,为后续发展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被证明是降解有机污染物有效的处理技术。在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中,多金属氧化物因其制备方法较为简便且多金属的复合促进氧化还原循环和电子传递,常被开发用于高效催化臭氧氧化的催化剂。综述了多金属氧化物,包括钙钛矿氧化物、尖晶石氧化物、天然矿石、羟基氧化物等多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及作为催化剂在催化臭氧降解药物分子、染料、酚类、个人护理用品等多种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总结多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今后多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应用及反应机理探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难降解有机废水生化尾水或其采用反渗透(RO)脱盐中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浓水的再处理已成为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具有工艺简单、催化效率高、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操作管理方便、经济高效的优点。文中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生化尾水的小试、连续流及中试研究成果,包括在难降解有机废水生化尾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效果,总结了高效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及最佳反应条件等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莫大富 《广东化工》2014,(5):217-218
催化臭氧化是一种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文章从均相和非均相催化两方面对催化臭氧化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催化臭氧化的反应机理,介绍了近年来催化臭氧化在水处理和大气中的应用,并对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处理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铭皓  马军  盛力 《现代化工》2007,27(3):15-19
在对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的除污染效能评述的基础上,针对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机理研究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对有机物吸附过程在多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中的作用、可能存在的活性氧化物种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此外还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丽波  孙志忠 《化工进展》2007,26(4):460-466
综述了Al2O3应用于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催化体系和单独臭氧体系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从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吸附、溶液的pH值影响、溶液中存在的无机离子和臭氧的分解机理方面,探讨了影响Al2O3催化臭氧化体系催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Al2O3催化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催化臭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氧化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等特点,在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去除方面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本文以酚类化合物的催化臭氧化处理为切入点,介绍了均相催化臭氧化(二价铁离子)和非均相催化臭氧化(金属型、硅基负载型、碳基负载型、铝基负载型)处理不同浓度梯度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然后,基于上述研究进展,根据污染物氧化过程的探针实验结果、催化剂表征特性和有机物转化规律,阐述了苯酚等酚类化合物的催化臭氧化机理。最后,从新型催化剂的再开发、酚类化合物的广谱催化和催化氧化机理的进一步探讨方面对催化臭氧化处理酚类化合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金属及其氧化物催化臭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险峰  郑经堂  于维钊  赵玉翠 《化工进展》2005,24(11):1205-1210
介绍了金属及其氧化物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应用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催化剂催化活性和催化臭氧化效率的因素及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催化性能;分析了催化臭氧化过程的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因具有反应快、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等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通过介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金属羟基氧化物催化剂以及负载型催化剂,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处理效果、催化机理等,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Ecoclear® a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process, has been in commercial operation since 1992 at an ozone consumption of 1.7 kg ozone per kg COD removed. Chlorinated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s in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are reduced to less than 10 μg/L. A second full scale installation was commissioned early in 1996 for leachate treatment. It is incorporated in the Biomembrat®-Plus process, a combination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nanofiltration and catalytic ozonation, at an ozone consumption of less than 1.0 kg ozone per kg COD rem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