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红升  杜进 《核技术》1997,20(11):699-701
研究了^153Sm-Cl2MDP的制备和体外稳定性,对其在动物体内分布和血液清除进行评价,并与^153Sm-EDTMP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153Sm-Cl2MDP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骨中摄取量高,血液清除较快;与^153Sm-EDTMP比较,血液清除慢,但肝脏摄取量比^153Sm-EDTMP高10倍,故153Sm-Cl2MDP不是一种理想的骨肿瘤治疗剂。  相似文献   

2.
金小海  张锦明 《同位素》1997,10(4):223-227
对不同条件下EDTMP与Sm的摩尔比对高比活度或者低比活率^153Sm-EDTMP在肝脏中摄陬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DTMP怀富集靶的Sm摩尔比为100:1或EDTMP与天然靶的Sm摩尔比为6:1时,^153Sm-EDTMP在肝脏中摄取量可小于0.5%;同时发现辐射剂量和磷酸缓冲溶液对^153Sm-EDTMP的稳定性也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林  邓候富行 《同位素》2000,13(1):41-44
使用亲肿瘤显像剂^99Tc^m(V)-DMSA,对16例经^153Sm-EDTMP治疗2~8个疗程后的骨转移癌患者进行随访显像研究。结果表明,中轴骨转移灶的消失率为48.1%,四枝骨转移灶消失率为41.9%,总有骨转移灶消失率为45.8%,^99Tc^m(V)-DMSA具有亲肿瘤特性和亲骨性,对于^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疗效的随访,具有理论上的可信性和客观性;对于^153Sm-EDTM  相似文献   

4.
樊卫  曾宗渊 《核技术》2000,23(5):329-333
为探讨钐153-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和氯化锶(^89SrCl2)对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用^153Sm-EDTMP和^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病人86例。分别测定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结果表明,单次^153Sm-EDTMP和^89Sm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阳离子交换法测量骨肿瘤治疗剂注射中^153Sm-EDTMP放化纯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量骨肿瘤治疗剂注射中^153Sm-EDTMP的放化纯度,测量出的放化纯度大于99%,测量时间小于20分钟。  相似文献   

6.
骨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Ⅱ.^153Sm—EDTMP的生物性质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全面评价了^153Sm-EDTMP(乙二胺四甲撑膦酸)的生物学性质,对大鼠注入168MBq^153Sm-EDTMP(相当于人体用量18.5MBq/kg的64倍),未观察到毒副作用,血象无明显改变,组织病理学检验主要脏器正常,在小鼠体内,注入后3h,骨骼摄取率达峰值(26.44%/g±2.53%/g),肝脏及其它软组织摄取很低,血清除快,优于临床骨显像剂^90Tc-MDP(甲撑二膦酸)和^99Tc-  相似文献   

7.
蒯大禹  李明 《核技术》1995,18(11):697-698
50例不同癌症患者用^153Sm-EDTMP治疗后76%患者的骨痛有不程度的减轻,骨痛消失率达20%。骨痛缓解时取1-2个月者为60%。10例患者^99mTc-MDP骨显像患/健侧值与^153Sm-EDTMP相隔1个月两个显像患/健侧值自身对照。  相似文献   

8.
50例不同癌症患者用153Sm-EDTMP治疗后76%患者的骨痛有不程度的减轻,骨痛消失率达20%,骨痛缓解时限1—2个月者为60%。10例患者99mTc-MDP骨显像患/健侧值与153Sm-EDTMP相隔1个月两个疗程骨显像患/健侧值自身对照(P>0.05).表明153Sm-EDTMP对缓解骨痛、控制临床症状,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明显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53Sm-EDTMP体内外的竞争结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aters HPLCcolum n ultrahydrogelTM120 μm (7.8 m m ×300 m m )HPLC凝胶色层柱,对153Sm Cl3、153Sm -EDTMP分别与半胱胺酸、牛血清蛋白(BSA)、小鼠血清进行了体外竞争结合分析;153Sm Cl3、153Sm -EDTMP小鼠尾静脉注射后,对肝匀浆提取液和尿样进行了HPLC分析。HPLC分析条件:流动相0.85 m ol/m LPBS,流速0.5 m L/m in,进样量15 μL。结果表明:游离的153Sm Cl3 既可在体外与鼠血清相结合,又可在体内与肝蛋白结合;153Sm -EDTMP在体内体外竞争结合分析中,它不与鼠血清、半胱胺酸、BSA结合,当n(EDTMP)∶n(Sm )= 1∶1 时在体内的肝匀浆提取液中有滞留,比值≥5∶1 未观测到任何滞留,说明153Sm -EDTMP在体内是稳定的。153Sm -EDTMP在有效使用期6 d 内外观颜色变深,但HPLC分离分析未观测到辐射分解产物,大剂量包装放置2 个月后HPLC紫外图中出现降解小峰,2 种情况下的放射化学纯度都大于98 % 。  相似文献   

10.
朱瑞森  朱继芳 《核技术》1997,20(11):679-682
研究了^186Re标记HEDP的反应动力学,标记的影响因素,最佳标记方法,实验结果显示:^186Re-HEDP注后绝大部分放射性聚积骨胳中,并且于2h时达到高峰(32.48±1.04ID%/g),而^99mTc-HEDP为17.81±2.78ID^%g,^153Sm-EDTMP为22.20±4.2ID%/g,前均比后高,静注家兔ECT显像,骨胳显影清晰,24h内尿排泄率为69±15ID%,血液  相似文献   

11.
^153Sm—EDTMP的纸色层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大明  金小海 《同位素》1998,11(1):48-52
采用两种新的^153Sm-EDTMP纸色层展开体系:V(氨水):V(甲醇):V(水)=0.1:2:4(pH=11.0-14.0)和V(氨水):V(丙酮):V(水)=0.2:0.5:4(pH=7.0-9.0)来研究^153Sm-EDTMP的纸色层行为,新体系比原有体系V(吡淀):V(乙醇):V(水)=1:2:4的展开时间短,分离效果好,其中(氨+丙酮+水)体系分离效率高,标记峰不存在拖尾,展开时间缩  相似文献   

12.
ADSORPTIONOF~(153)Sm-EDTMPONHYDROXYAPATITELuoShunzhong,QiaoJian,PuManfei,LiuZhonglin,ZhaoPengjiandFuYibei(SouthwestInstituteo?..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钐153-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和氯化锶(~(89)SrCl_2)对多发性骨转移瘤 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用~(153)Sm-EDTMP和~(89)SrCl_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病人86例。分别测定患 者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 结果表明,单次~(153)Sm-EDTMP和~(89)SrCl_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 T淋巴细胞 亚群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和两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白细胞虽有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随着药物放射剂量增加,病人骨髓毒性增 大,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降低,而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未见变 化,说明常规用量的~(153)Sm-EDTMP和~(89)SrCl_2对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肿瘤坏 死因子水平等无明显影响,但随着放射性剂量的增加,病人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难以避免,并 可能以体液免疫首先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以153Sm-EDTMP作为内照射药物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是目前国内外新开展的治疗方法。利用153Sm-EDTMP亲骨肿瘤特性和β射线对癌细胞明显和抑制或/和杀伤作用,有较好的疗效。目前,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5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5.
朱寿彭  肖东  韩晓枫 《核技术》1999,22(5):309-311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骨肉瘤细胞受到^153Sm内照射作用后,可诱发明显的核断裂和核固缩,以及以凋亡小体形成为特征的瘤细胞凋亡。同时揭示,经^153Sm-EDTMP辐照后可呈现出对骨肉瘤细胞的增生抑制效应。并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增生抑制率亦随之增升。  相似文献   

16.
PREPARATION OF BONE TUMOR THERAPEUTIC RADIOPHARMACEUTICALS ^153 Sm—EDTMP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REPARATION OF BONE TUMOR THERAPEUTIC RADIOPHARMACEUTICALS ~(153)Sm-EDTMPLuoShunzhong(罗顺忠);PuManfei(蒲满飞);QiaoJian(谯健);LiuZhon?..  相似文献   

17.
吕恭序  陆洁 《同位素》1997,10(4):232-237
本文着重研究了以氯化亚锡为还原剂,用^99Tc^m标记AEDP的条件,即Sn(Ⅱ)含量、标记时间、葡萄糖和抗坏血酸以及pH以标记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标记条件。实验结果表明,^99Tc^m-AEDP标记率〉95%,标记后4h内放化纯度保持不变。小鼠体内分布及家兔显像均与^99Tc^m-MDP相当,AEDP稳定性好,合成简便,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骨显像剂。  相似文献   

18.
DHDECMP-TBP-煤油协同萃取Am(Ⅲ)和Gd(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TBP-煤油,DHDECMP-煤油,DHDECMP-TBP-煤油从0.05mol/L NHO3-5.0mol/LNaNO3,介质中萃取Am^3+,Gd^3+的机理,其萃合物分别为;Am(NO3)3.3TBP,Gd(NO3)3.3TBP,Am(NO3)3.3CMP,Gd(NO3)3,3CMP,Am9NO303.3CMP.TBP和Gd(NO3)3.2CMP.TBP,并测得了各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热  相似文献   

19.
赵军  杨乃明 《核技术》1998,21(5):271-274
对28例经过治疗的胶质瘤患者进行Gd-DTPAMRI和^18F-FDGPET显像,其中14例同时进行^99mTc-MIBISPECT显像,并与治疗前解剖影像对比,PET结果发现14例高代谢,10例低代谢,4例瘤灶中心坏死,周边FDG环状摄取,8例首次手术病理I-Ⅱ级星形细胞瘤患者中5例为高代谢,^18F-FDGPET和^99mTC-MIBISPECT诊断胶质瘤复发及恶变的灵敏度依次为93.3%,9  相似文献   

20.
对^99Tc^m-MIBI和^99Tc^m-GSH在荷骨肉瘤裸鼠,荷乳癌EAC和荷肉瘤S180小鼠体内的摄取分布进行实验研究,以探讨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静脉注射^99Tc^m-MIBI,小鼠肿瘤部位未见明显放射性浓聚,肝脏,心脏及膀胱有明显放射性浓聚,除血,脑及脾外,靶与非靶放射性比)T/NT)均〈1.0;15及90min乳癌EAC和肉瘤S180中的放射性摄取分别为1.48、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