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设计出了一种具有6自由度的新型串并联机器人,介绍了该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机器人的自由度进行了计算,之后对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其末端执行器的运动方程,最后对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Guyan缩聚方法的理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算例,用此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改.首先对算例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其次进行了相关性比较,最后选择了三种不同的缩聚方案对理论模型进行缩聚,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缩聚动力学修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问题的方法也值得推崇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砌块成型机振动模态与谐响应分析及设计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砌块成型机进行了有限元建模,介绍了建模方法,通过砌块成型机的模态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修正.分析了各阶模态振型.修正结果表明,砌块成型机模型能够反映其真实的动态特性,同时对振动台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得出了砌块成型机振动台的理论振幅值,并对砌块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现场测试对砌块成型机进行了结构改进.  相似文献   

4.
齿轮传动中间轴位置对轴承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齿轮轴系的布局进行了初步探讨,对2种基本布局类型的轴承受力进行了对比,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预防滑动轴承的磨损失效,对滑动轴承的摩擦状态监测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通过对电机电流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谱峭度分析,从而对滑动轴承摩擦状态进行监测的具体方法。同时介绍了油膜压降法试验原理,进行了油膜压降法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镜像表面观察。通过对比确认,基于电机电流信号分析得到的滑动轴承摩擦情况与通过油膜压降法试验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电机电流信号进行滑动轴承摩擦状态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军用车辆动力系统的组成及使用要求,同时对其所用发动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选型过程进行了重点研究。与转子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进行了对比,内燃机具有高效、高可靠性、高耐久性及成本低廉等优势。对内燃机经选型后的改装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根据往复泵曲轴受力分析的结果,利用ANSYS对曲轴的静强度进行了计算,对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曲轴材料进行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振动试验夹具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固有频率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汽车电器振动试验夹具,在进行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对夹具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滚筒的应力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崔建昆  刘小东 《现代机械》2005,(4):25-26,35
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绞机的滚筒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等效力学模型和优化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对发动机执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对结构进行了材料工艺及静强度试验研究.在设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纤维和树脂基体的筛选、优化进行了研究,对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和疲劳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大部件复合材料固化成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开展了机架结构连接方式和相关接头加工技术可行性研究.本文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天主承力结构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液压伺服马达拖动和液压伺服加载 ,目前列为液压技术研究的前缘学科。本文专门从液压伺服马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水下液压系统没有在水下作业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在海水环境的液压元件与常规液压元件相比,无论是在材料选择、设计方法上,还是在结构原理、加工要求上都有较大差别,这是因为海水的自身压力对液压系统的渗透改变了传统的密封与润滑观念。而通过采取密封措施和压力补偿后,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的水下液压系统可以在不同海水深度下作业。介绍了基于海洋环境的水下液压系统密封技术。  相似文献   

13.
当液压系统或液压机械的压力超过82MPa时,通常称为超高压压力。在这一压力域中,有着许多一般液压技术所未予考虑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即形成了独特的超高压液压技术。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超高压液压系统的使用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个液压系统在某处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的压降,但压降在某处是必须的,在某处是不必要的.很多液压系统故障的根本原因就是由压降没有合理解决引发的.通过该文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运用(压降必须处)、控制压降(压降不必要处)的方法,使液压系统设计更合理,减少液压系统故障率,提升液压系统有效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杨翠英 《机械》2010,37(4):78-80
介绍攀钢热轧板厂热卷箱液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设计特点,根据系统在实际生产当中的运行情况并结合系统的设计特点,提出了系统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弯曲辊液压回路的设计缺陷及改进措施,托卷辊回路存在设计缺陷及改进措施,液压胶管经常出现打爆现象。  相似文献   

16.
压力控制元件的最大可控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宏  傅新  杨华勇  杨国来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4):1227-1229
提出了压力控制元件的最大可控压力概念,以缝隙流动理论为基础导出了最大可控压力数学模型,经少量合理的简化得到其无因次数学表达式。讨论了主要参数对最大可控压力的影响。建立的最大可控压力概念及其数学表达式对于流体压力控制元件的研究、压力控制可靠性等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尤其对于超高压、高水基压力控制元件研制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根据液压辊缝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辊缝控制的液压刚度模型。重点分析了油液弹性模量和背压对液压刚度的影响关系,给出了负载变化产生压力冲击的估算方法。最后结合一起典型故障的处理,阐明合理选择背压的重要性和选择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传统的液压功率匹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液压网络功率完备匹配的概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能成为功率完备匹配液压恒压网络系统的结构条件,功率完备系统的几个优点。通过对用于液压网络系统压力控制的机液伺服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对齿轮泵试验台液压系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向液压拉深是在凹模兼液压室的型腔内充满液体,利用凸横带动板料进入凹模后建立的反向液压而使板料成形的方法。对向液压拉深方法可提高拉深时的成形极限、抑制侧壁起皱.使零件具有很高的尺寸、形状精度及表面质量。可实现零件的一体化成形,在精度要求高的拉深件中可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