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云南晋宁磷矿东采区顺层高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对现场滑坡形态、破坏情况、滑面及滑体特征等进行分析,并从地质、力学角度上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力学机制及滑坡演化形成过程。最后采用离散元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破坏,降雨及磷矿开采是滑坡滑动的重要诱因。磷矿层开采坡前缘切断岩层,形成临空面,岩体卸荷松弛发育裂隙,雨水下渗到全风化粘土层面附近富集,层间含水化强的物质,在长期浸泡软化、不等厚互层差异风化等作用下,岩体力学性质大幅衰减,滑体沿软弱层面向临空方向滑动,坡体后缘岩体被拉开,形成张拉裂缝,软弱滑动面贯通,边坡发生变形破坏,主要是以岩石的拉张破坏为主,拉应力对岩石的破坏起主导作用。从计算的位移、滑动形态、变形速率及应力分布判断,滑坡的变形机制为滑移—拉裂破坏模式。其研究成果为矿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搜集地质测绘、勘察及岩土试验等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认识了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等状况,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以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营以及非常供水状况下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绵阳小枧沟镇滑坡为一典型人工切坡至滑的缓倾角顺层滑坡,滑坡的变形失稳还受降雨等因素影响较大,建议采用抗滑桩对该滑坡进行防治处理,并加强监测巡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抗滑桩设计理论方法和计算步骤的简要介绍,建立抗滑桩的简化力学模型,让初学者对抗滑桩的划分类型、设计要求、不同情况下采取何种计算方法等知识有了简要的认识。然后以宜万铁路巴东车站段的一处大型滑坡为例,利用极限平衡理论,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出滑坡推力和桩前剩余抗滑力。采用悬臂桩计算法,将抗滑桩定性为弹性桩,对其按受荷段和锚固段分别处理,对抗滑桩进行了计算与设计。给出了抗滑桩的设计意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边坡正处于缓慢变形滑动阶段,属于顺层滑坡,在对其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将定量计算结果与定性判定相结合,对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结合滑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结合浙江省泗溪滑坡的工程实践,研究影响风化岩质顺层滑坡各因素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可能滑面岩土体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最大,地下水位降低量对稳定系数的影响次之,坡高变化率对稳定系数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边坡岩土体粘结力和边坡岩土体容重在可变化的范围内对稳定系数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风化岩质顺层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采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和分析滑坡的稳定性以及变形破坏过程。结果表明,风化岩质滑坡的变形破坏主要是由滑体沿滑面的位移的不一致和塑性应变的不断发展引起的;采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算法可以更好地反映该类型滑坡所处的实际壮态及滑坡的滑动过程,为该类型滑坡稳定性的准确评价和预测预报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潘明亮 《山西建筑》2014,(2):139-140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的顺层路堑边坡的滑动破坏为例,结合滑坡区岩土体结构、水文地质特征、滑坡形态特征等现场调查资料,综合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对其潜在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9.
何平  邵俊江 《山西建筑》2009,35(34):286-287
对杭千高速公路几个典型工点的顺层岩质高边坡滑移破坏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对引起杭千高速公路边坡顺层滑塌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类似工程的顺层边坡治理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长晋高速公路K31+160~K31+460段顺层滑坡为例,通过Geoslope软件数值模拟了该滑坡在初始设计状况下全断面开挖后无工程防护时的坡体状态,以及变更设计后工程防护对坡体的加固效果。同时运用监测等手段,对变更设计后坡体的适时状态进行监测分析,根据两者相互综合的反馈信息,为滑坡的“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有效地指导设计及施工的进行。该滑坡成功治理的实践经验表明:(1) 对滑坡的治理不应只注重于单纯的支挡防护,而应根据滑体的实际地质情况,同时加强对滑体软弱夹层影响巨大的地下水疏排工程;(2) 反映坡体整体应力、应变的数值模拟与以坡体关键点为主的监测信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复杂滑坡的合理设计与成功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勇  王新磊 《市政技术》2013,(Z1):41-42,46
以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某顺层滑坡处治为例,通过分析滑坡变形机制,提出典型的顺层滑坡预加固、应急处治以及综合治理设计方案。监测结果表明,处治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该处治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陈克良 《山西建筑》2009,35(10):288-290
介绍了扎南高速公路第十三合同段仁家湾地段褶曲顺层岩滑坡的识别和施工处治过程,提出了边坡放缓及防护加固的方法,以积累褶曲顺层岩滑坡治理经验,从而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顺层滑坡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以作为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的一种逆过程。根据已有文献报道和工程实践,建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稳定性系数的数理统计相关式,为充分利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的优点、发挥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的优势和保证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及分析的可靠性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确定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中滑体(包括滑带)的强度参数和重度、精确划分网格和收敛准则等原则。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认为,这些原则的确定在风化岩质顺层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及稳定性分析中是正确的,可作为该类型滑坡稳定性分析和计算的参考。采用不分离接触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高度非线性问题的风化岩质顺层滑坡稳定性,可以更加逼真地反映滑坡变形、破坏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重庆市某干线公路顺层滑坡的垮塌机理,该文采用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模型对该干线公路某顺层滑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深入分析了结构面流变作用下滑坡体位移、应力以及安全系数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结构面流变特性是该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非线性粘弹塑流变模型可很好地分析带有软弱结构面的顺层滑坡稳定性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滑坡的稳定性及失稳机理研究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顺层滑坡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潭邵高速公路K90 900~K91 080段路堑边坡中有2条次一级断层与公路斜交,山体上部的岩体中存在大量的相互切割的近似垂直的节理,山体内存在顺坡向的劣质煤层和泥岩层,构成了山体滑坡的内因。该段路堑开挖深度最大约30m,边坡开挖后,地表水沿节理裂隙入渗到软弱岩层,使软岩的抗剪强度下降,诱发了该路堑边坡滑动。滑坡计算采用简化Bishop法,通过反分析计算与工程经验类比法,确定滑动带的抗剪强度指标为?=11.5°,c=8.2kPa。经计算分析,如果仅采用抗滑桩或锚杆进行加固,其工程量大、成本高,因此提出以削坡减载为主的初步治理方案。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坡顶的裂缝未及时封堵,坡面未形成有效的排水系统,以及滑动带的水不能及时有效排出,导致滑动带的抗剪强度指标进一步下滑,使削坡减载治理措施未产生明显功效。经进一步的计算分析,提出在原削坡基础上,增加长锚杆与其他防护和防水补充治理措施,有效地阻止了滑坡的进一步下滑,使滑坡保持长期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危害较为严重的滑坡类型,滑带的性质对于这类滑坡具有控制作用,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成为这类滑坡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基岩顺层滑坡分布与滑带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将滑带形成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和滑带;通过滑带形成过程中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和滑带的性质对比,研究滑带形成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岩石矿物组成和含量、微结构和连接特征、矿物微观演变、物理化学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的演化过程,最后总结得出滑带形成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红砂岩滑坡的形成机制,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以湘西某红砂岩顺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查,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等方法对滑坡区的地质特征、形成机理和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该滑坡属小型浅层牵引式顺层岩质滑坡,滑体组成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夹钙质粉砂岩,滑带为泥化夹层,滑床为微风化泥质粉砂岩;滑...  相似文献   

19.
提出在原锚索桩桩身设置多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新结构形式,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寻求最佳锚点位置和锚索承担滑坡推力最佳拉力取值范围的优化方法;通过工程造价比较,得出当锚索拉力系数m值在22%~42%时,锚索抗滑桩总造价较低且趋于稳定,锚索与抗滑桩受力达到最佳协调状态。在同等滑坡推力作用下,多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相比其他抗滑桩形式明显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0.
顺层岩质滑坡的滑面确定较为简单,但其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较为困难。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运用反演计算、室内实验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顺层岩质滑坡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