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出台了油气体制改革、权益金制度改革、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文件。自然资源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持续推进油气矿业权管理改革工作。文章梳理分析了新时代以来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实行矿业权竞争出让、深化矿业权“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取得的成效,结合调查研究,总结了当前改革工作在矿业权出让、审批、监管方面面临的挑战。针对如何更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竞争出让、建立科学的矿权核减制度、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和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油气矿业权监管,加快形成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油气勘探开采新体系、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提出了诸如扩展油气区块来源、深化管理模式、建立更加符合地质认识的管理制度、推进综合监管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华东  叶恺 《石油实验地质》2013,(1):108-110,114
从近200年来油气工业多次重大理论创新,使人类发现油气藏的深度、分布区域和可采储量不断突破"禁"区,推动着找油气的领域连续翻新的历史现象分析入手,对油气到底来自何方进行了探讨;从技术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分析出发,将当采技术与油气历史成因学说联系起来,构思了油气资源评价系统。据此认为油气能源仍将是本世纪甚至下世纪不可替代的主要能源。最后展望了石油勘探的当采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在这一背景下,自然资源部持续推进油气矿业权审批登记制度改革。文章在梳理1998年以来油气矿业权审批登记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按照不同时期改革特点将油气矿业权审批登记制度改革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对油气矿业权审批登记制度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一是通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油气上游市场活力;二是通过精简审批事项,改善营商环境;三是引入“互联网+”,提高审批登记效率;四是通过完善制度,促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结合当前改革新形势,油气矿业权审批登记制度改革仍然面临新挑战,下一步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企业政府目标同向;转变管理理念,推进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继续完善“互联网+”审批模式,实现互联互通;优化和完善矿业权管理,促进油气资源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4.
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以往的油气资源评价侧重于对地质资源量的评价,如何由地质资源量得到可采资源量一直是油气资源评价中的难题。为此,在新一轮(2003-2007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对油气资源可采系数开展了专项研究。首先,将国内石油评价单元划分为中生代坳陷高渗单元、古近纪与新近纪断陷盆地复杂断块高渗单元等24种类型,将天然气评价单元划分为克拉通盆地古隆起单元、前陆盆地冲断带单元等16种类型。然后,在对油气藏地质特征解剖和开发特征描述基础上,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类比分析方法,分析了评价单元地质、开发特征与可采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起各评价单元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的取值标准,为可采资源量的计算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浅层—中浅层油气资源的探明程度逐年升高,勘探增储潜力逐年递减,加大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对于缓解年度新增油气探明储量的压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保障资源充分利用、促进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发现、有效统筹资源,从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对深层—超深层矿权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深层—超深层矿权管理过程中存在探采合一期限过短不足以完成转采、新出让深层—超深层探矿权范围较小不利于油气勘查、探矿权相互穿插导致科研资金重复投入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资源潜力,深入分析深层—超深层矿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建议探采合一期满再延续一次至8~10年,保障油田企业有足够的转采时间;合理设置出让矿权规模及延续退减方式,鼓励矿业权人在新区块内加强投入,促进油气资源发现;加强组建专项联合研究团队,贯通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材料器件、制造、应用产业链条,优化资源投入,提升中国战略资源整体效率。加强资源统筹、优化矿权管理政策,为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毛怡 《石油实验地质》2021,43(4):728-736
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为了适应国家油气矿业权体制机制改革,正在进行矿权竞争性出让和储量价值化的探索。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了解油气矿权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际石油公司矿权流转的主要做法和我国油气矿权流转实践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我国油气矿权出让制度改革与油气储量价值化研究进展。“十三五”以来,我国油气矿业权高度集中的围城逐渐被打破,政府监管方式逐步转变,配套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区块流转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开始运转。油气储量价值化评价是矿业权的流转、油气储量的有偿转让和交易的关键环节,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储量价值化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川东南A区块为例,针对多类型油气藏关键参数的确定,阐述了单位储量价格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油气资源领域评价范围最广、涉及矿种最多的资源国情调查——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经过4年努力,取得丰硕成果。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不断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竞争性出让已成为获取新探矿权的主要方式。《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自然资规[2019]7号)实施4年以来,国家共挂牌出让14轮66个油气探矿权,面积为4.19×104km2,总成交价达93.16亿元。在系统梳理国家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进程的基础上,对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不同阶段特征、油气企业积极参与改革的创新举措及出让区块勘探实践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可划分为油气改革试点、出让政策落地、竞争性出让全面实施3个阶段,各具特点。(2)为积极应对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国石油等企业创新管理举措,建立了竞争性出让快速响应机制及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区块价值评估方法和技术流程。(3)出让区块勘探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除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宿区块建产外,总体油气发现较少,大部分区块已退减。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在促进企业勘查投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元化油气市场已具雏形;为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真正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培植油气矿业权...  相似文献   

9.
豆进元 《石化技术》2022,(10):217-219
为做到科学利用原位热采技术实现油页岩开采,结合项目实例对加热传导、对流传导等不同原位热采模式进行比较,提出采用原位注蒸汽方案加强油气开采。从矿体中采集试件开展中试实验,利用压力室、蒸汽发生器等装置模拟矿层开采条件,然后通过注入高温蒸汽实现矿体热解。从孔隙结构变化、矿体热解情况和油气开采效果三个方面对实验结果展开分析,可知采用注蒸汽原位热采对矿体进行均匀升温,有助于油气开采效率和品质提升,能够为油页岩开采提供有效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大庆探区油气勘探新进展与下步勘探方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2000 年1 月1 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通过深化地质认识、发展勘探技术、创新勘探管理,大庆探区油气勘探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精细勘探在葡萄花油层发现3 个5000×104t级目标,新增石油地质储量3.1×108t,在扶杨油层新增石油探明储量4726×104t,发现3 个规模储量后备区;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徐深1 井获得重大发现,徐中火山岩隆起带具有形成1000×108m3 天然气储量规模前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提交石油探明储量2009×104t,探明加控制储量达到8229×104t。总结了大庆探区4年来油气勘探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技术进步及工作经验,阐明了下一步勘探工作的方针、思路、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成熟探区油气勘探资源接替战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阳坳陷为例,探讨了油气勘探资源接替战略的含义及其与油气勘探战略的关系,初步提出了成熟探区油气勘探资源接替战略研究的内容及基本方法。在制定油气勘探资源接替战略时,须进行勘探现状、勘探实践能力和勘探发展趋势3方面12项内容的基础研究。油气勘探现状的评价是油气勘探资源接替战略研究和制定的前提,包括对探区勘探程度、勘探潜力、勘探水平和勘探目标质量4项内容的评价。油气勘探实践能力分析是制定和实施资源接替战略的保障,包括对石油地质规律、油气勘探历程、勘探理论技术适应性、勘探组织管理形式的有效性和勘探工作运行质量5项内容的分析。勘探发展趋势研究决定了未来勘探的规模和节奏问题,是制定资源接替战略的重要依据,包括对重点增储领域、勘探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储量增长趋势预测3项内容的研究。这3个方面12项内容构成了油气勘探资源接替战略的基础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在第四届中加能源与环境论坛上介绍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212× 10^8t,天然气可采资源量22×10^12m^3,煤层气埋深1000m以下可采资源量11×10^12m^3,油砂可采资源量23×10^8t,油页岩折合成可回收页岩油为120×10^8t。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重点勘探领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东营、沾化、车镇、惠民、东濮、泌阳、南阳、潜江、高邮、金湖及百色盆地11个富油凹陷油气资源丰富,第3次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6.6168×108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639.8×108m3。截止2002年底,东部11个富油凹陷石油平均探明程度为50.57%,天然气探明程度为27.31%,剩余石油资源量为47.7509×108t,剩余天然气资源量为2645.87×108m3,仍存在较大油气资源潜力。近几年勘探成果表明,东部油气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隐蔽油气藏内,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平面上石油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营、沾化、车镇、惠民及东濮凹陷,天然气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东濮凹陷。未来东部成熟探区油气重点勘探领域为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及新层系、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系天然气共探合采的战略选择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杉钰  王峰 《天然气工业》2020,40(1):152-159
我国煤系气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加快煤系气共探合采的进程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通过对煤系气资源特点、我国煤系气资源潜力和试采成果、相关管理制度及产业政策的剖析,探讨了我国煤系天然气共探合采作为重要战略选择的依据,梳理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具有显著的煤系天然气资源优势,但因综合认识和实践经验不足,共探合采探索起步较晚;②近年来煤系天然气共探合采获得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理论技术不成熟、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产业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以此为导向摸索共探合采的发展对策十分关键。结论认为:发展煤系气共探合采是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需要从以下方面统筹协调:①以专业技术团队和专项综合试验区引领理论技术不断提高;②基于资源特点,统筹煤系天然气的综合管理,扫清制度障碍;③优化配套产业政策和激励手段,多措并举推动煤系天然气共探合采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油气勘探理论和实践历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1992年后,油气生产已不能满足消费的增长,国内资源潜力能否具备恢复自给的条件?青藏地区和南方海相层序是否前景巨大?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形势,考虑国内勘探人员在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观念和世界现代勘探实践取得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异,提议应与国际接轨,并区分学术思想讨论和部署决策责任,强调讲究经济效益,充分重视实际资料和各种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观点,在深化国内勘探的同时,面向世界勘探市场,前途仍然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长庆油田多层系开发过程中笼统合采油井层间干扰矛盾,在油井两层分采技术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产层单向过流(进入油管)、油管内层间产液桥式多级过流、封隔器层间封隔、普通抽油泵举升"三层分采技术思路,研发了桥式分采器关键装置,设计了"桥式分采器+Y211封隔器+Y111封隔器+普通管式抽油泵"三层分采工艺技术管柱结构。该三层分采技术在长庆油田成功开展了两口井三层分采试验,效果明显,为长庆油田多层分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大庆探区复杂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识别与评价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庆油田围绕着复杂油气水层的井筒识别与评价难题,开发应用了以地化录井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成果,逐渐形成了轻质油层、残余油水层、火山岩气水层等复杂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技术系列,先后准确地识别与评价了贝302、徐深1 等一大批高产工业油气流井,在大庆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系统介绍了大庆复杂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识别与评价技术攻关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资料处理与评价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简要介绍了我国历次油气资源评价概况及特点,指出了我国油气资源评价与国际惯例相比,在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资源量的构成和资源量的时效性四个方面上存在的差异。为了更加客观评价我国油气资源潜力,建议以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为契机,加强统计法、地质类比法及油气资源经济性评价等薄弱环节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建立一套既能符合我国油气地质特点、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借鉴国际经验 调整油气税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快建立有利于劣等油气资源开发、统一企业税制、实行耗竭补贴、推行完全消费型增值税的税费政策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技术》2008,2(4):76-76
国土资源部8月18日发布消息,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10^8t,地质资源量765×10^8t,可采资源量212×10^8t;我国天然气远景资源量56×10^12m^3,地质资源量35×10^12m^3,可采资源量22×10^12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