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轨道交通行业,变电站内供电设备的维修普遍采用计划修模式,具有较多局限性。智能巡检技术通过在变电所主要供配电设备上安装传感器等在线监测设备,可实现对设备运行中的状态数据进行收集,通过检测系统后台有效采集和利用设备运行状态的大量运行参数,机动灵活地预判设备潜在的运行风险,可为供电设备状态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变电所智能化巡检的相关需求,研制一种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巡检机器人以轨道和运动机构为基础,集成可见光摄像机、红外摄像仪、局放检测仪和拾音器装置,通过局域网与监控中心建立连接,在接收到命令后,应用该控制系统实现变电所室内设备的遥控或自主巡检。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导航、定位、刹车和避障方面表现良好,配合上位机软件,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对变电所室内设备进行全覆盖巡检,具有显著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供电系统的设备运维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引入在线监测系统对变电所一次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轨道交通在线监测系统主要从中央级在线监测系统、站级管理系统、所内机器人巡检及软件框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利用智能传感装置、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进行供电系统智慧化建设,以全面提升运维检修效率,改善设备监测能力及设备管控方式,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多个变电站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套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方案,该方案由计算机基站、固定检测设备和可移动智能巡检机器人组成。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系统中实现了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工作人员的巡检工作。  相似文献   

5.
燃气电站主厂房系统复杂,涉及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种类繁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定期巡检。为减轻运行人员工作强度,弥补人工巡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文章以某燃气电站主厂房为例,研发一套主厂房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以巡检机器人为核心,融合多种关键技术,可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和监控,并具备红外测温、激光测振、异声监测、跑冒滴漏识别及危险气体监测等功能。整套系统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巡检效率及质量,保证了电厂稳定运行,为电力行业“智慧巡检”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配电室巡检工作质量,解决安全隐患,设计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配电室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中由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多种传感器和工业相机,通过运动控制子系统和后台控制子系统对机器人运动过程进行控制。利用机器人采集配电室内设备信息,将所得信息发送至嵌入式中央处理器中进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融合后信息经以太网传输到云服务器中存储,并通过网络服务器传输至手机、平板等智能装置中,完成配电室智能巡检。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设计系统融合后的数据更加精准,可为机器人避障提供了可靠数据保障,且该系统的障碍物辨识精度高,在巡检方式、巡检效果、巡检策略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可有效解决配电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应用RFID智能电子巡检系统所建设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在实现设备资产安全健康运行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场设备分散、巡检数据采集处理、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发研究出监测维护指令化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分析处理重要设备在线监测的信号,同时能收集处理巡检资料,根据巡检资料处理结果,发出巡检和维护指令,并能根据设备运行趋势及时调整巡检周期和提前安排维护作业,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恶性事故、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供电企业的管理要求,阐述基于工程生产管理系统(PMS)下的智能GPS巡检功能从系统的运行原理、技术路径、系统功能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对该功能在配电设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加以说明,旨在充分发挥智能GPS巡检功能的作用与优势,为配电设备管理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使设备管理效率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适应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输变电线路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电路设备巡检工作的疏漏和提高设备巡检数据利用率,开发了一种用条码标识电路设备,用使携式数据采集仪采集其参数以及用数据库的方式管理巡检参数的输变电线路巡检系统。该系统可接入监控系统或MIS系统,通过WEB查询和发布巡检信息,并分析设备运行趋势,为管理人员提供下次巡检计划或检修计划参考方案。该系统已应用于广东某市电力局的220kV和10kV线路设备的巡检,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韩少恒 《机械制造》2023,(11):77-79
对工业智能巡检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现途径。工业智能巡检系统通过成像采集设备和传感器设备采集仪表设备图像和传感器数据,结合机器视觉技术进行仪表识读,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大屏显示、预警提示及管理,由此实现智能巡检。应用工业智能巡检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巡检人工记录方式存在的错误率高、效率低、成本较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智能设备管理系统(IDM也称作AMS系统)通过HART协议获取现场智能仪表的数据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发,实现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智能巡检、设备状态智能监测与潜在故障早期预警和故障自动诊断等功能,减少现场维护工作量,显著提升仪表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仪表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装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是现代高速铁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安全可靠运行关系到高铁正常运行。为了保证牵引变电站的安全,每天的巡检任务是繁琐而繁重的。为了减轻巡检任务的负担和增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研制了一套针对高铁牵引变电所的移动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该移动巡检机器人由移动平台、协作机械臂及各种检测传感器组成,用于对牵引变电站内的10 kV高压开关柜上的仪表、显示屏、指示灯及开关等电器指标信息进行精准识别和记录,对柜体及周边的温度、声音、烟雾等工作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巡检的结果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设备的远程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4.
巡检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PDA变电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与实践,实现了现场标准化作业,利用PDA、电子条码技术、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工作流技术,对广域或区域变电设备进行全方位巡检,并实现应用数据采集与管理,保证了变电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实现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完成了巡检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已投入使用的变电站设备布局紧密,仪器朝向不一的智能化巡检问题,设计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系统。系统本体采用基于六轴机械臂的复合式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灵活性;提出激光雷达和二维码导航融合的复合导航方式,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导航系统的稳定性;利用视觉算法进行智能识别,开发远程监控中心进行智能监控。实际测试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活性,整体运行效果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矿用带式输送机巡检机构系统。特征是基于无极绳牵引原理使巡检设备往复运行,巡检机构系统机头部分和机尾部分安装有改向轮和张紧装置,用于实现钢丝绳的导向和张紧。巡检设备沿带式输送机所布置巷道运行平稳,可用于传感器、供电设备以及无线数据发射设备等的集成安装,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巡检与监测。经过现场试验和实践证明,该巡检机构系统具有装卸方便和使用可靠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步步推进,燃煤电厂露天煤场的全封闭改造已逐渐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斗轮机智能无人控制系统的建设,以及斗轮机设备诊断、巡检和安全运行监控的智能化,使封闭煤场实现智能无人巡检和智能无人安全运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换流阀是直流输电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为保证其可靠运行,需要定期巡检。介绍了用于阀厅设备巡检的机器人开发背景,研制了用于阀厅室内的可对换流阀塔、套管等设备进行外观检测和红外测温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该巡检机器人既可通过人工操作执行巡检任务,也可根据预设任务全自主进行巡检。设计了其系统架构,并分别对轨道驱动系统、通信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设计做了说明。机器人样机的应用表明该巡检机器人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检测效率和质量高,可较好地替代人工进行常规巡检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建芳 《机械管理开发》2022,(11):224-225+229
针对目前输送机托辊运行状态采用人工巡检效率低、精确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托辊运行状态自动巡检系统。该系统以红外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对托辊运行状态的智能判定。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自动巡检系统对托辊故障的识别率高达96.1%,实现了托辊运行状态的“无人化”实时在线监测,对提升输送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井下复杂现场环境,对煤矿运输列车进行智能无轨自移设计,包括设备结构、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三个方面,实现了列车系统的无轨自移、智能巡检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控制精度也达到了10 mm量级,大幅降低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