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以5-氨基四唑一水化合物(5-AT·H2O)为原料,与硝酸反应一步制得5-氨基四唑硝酸盐(5-ATN)。研究了硝酸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目标物合成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合成工艺:20℃下,5 g 5-AT·H2O与15 mL浓硝酸(65%)边搅拌边反应15 min,目标物产率达92.6%。和文献报道比较,该工艺反应温度降低、时间缩短、产率提高。表面形貌分析与吸湿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产物晶体表面光滑、吸湿性低。  相似文献   

2.
5-氨基四唑制备工艺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5-氨基四唑的制备原理和制备工艺 ,提出了优化工艺条件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 DSC热分析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3.
新法合成5-氨基四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氨基胍硝酸盐为原料,重氮化后,调节反应溶液至弱碱性,加热分子内环化得到5-氨基四唑,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5-氨基四唑合成反应机理,考察了环化反应溶液酸碱性、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关键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适宜反应条件为:重氮化反应pH=2~3、温度为20~30℃、时间为0.5...  相似文献   

4.
ZnBr2催化合成5-氨基四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宏社  杜志明 《含能材料》2005,13(6):368-370
以ZnBr2为催化剂,双氰胺和叠氮化钠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5-氨基四唑。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叠氮化钠):n(双氰胺)=1:1.6,催化剂用量n(叠氮化钠):n(溴化锌)=1:0.3,反应温度75~85℃,反应时间5.5h时,5-氨基四唑平均收率达83.6%。因此ZnBr2是催化合成5-氨基四唑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5-氨基四唑一水合物的制备及其分子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5 氨基四唑(ATZ)一水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分子结构。5 氨基四唑(ATZ)一水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点群。测定结果表明,5 氨基四唑分子具有很好的共面性,在其晶体内存在大量分子间氢键,致使整个分子形成了三维立体网格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高氮化合物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和确认.  相似文献   

7.
以三氨基胍盐酸盐为原料,经重氮化取代反应和环化反应合成了1-二叠氮甲基亚氨基-5-叠氮四唑(DACAT)。用IR、13C NMR和14N NMR鉴定了它的结构。考察了三氨基胍盐酸盐/亚硝酸钠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体系的pH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p)基组水平下优化了DACAT的几何结构。用Monte-Carlo法、完全基组法(CBS-4M)和Kamlet-Jacobs公式分别计算了DACAT的理论密度()、气相生成焓(ΔθfHθg,m)、固相生成焓(ΔfH s,m)、爆速(D)和爆压(p)。结果表明,最佳反ρ应条件为:n(三氨基胍盐酸盐)∶n(亚硝酸钠)=1∶2,重氮化取代反应温度为0℃,环化反应温度为20℃,pH值为8.0,重氮化反应和环化反应时间各为30min。两步反应的总收率为12.6%。所得DACAT的、ΔfHθg,m、ΔfHθs,m、D和p值分别为1.7628g·cm-3、ρ1590.42kJ·mol-1、1435.44kJ·mol-1、8725m·s-1和34.52GPa。  相似文献   

8.
9.
两种新型1-取代的5-氨基四唑含能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坤  刘祖亮  马丛明 《含能材料》2015,23(11):1099-1102
以2-氯-4-氨基吡啶为原料,经硝化得到2-氯-4-氨基-3,5-二硝基吡啶,然后与5-氨基四唑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新型含能化合物2-(5-氨基-四唑-1-基)-4-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收率64%;由2-氨基-6-氯-3,5-二硝基吡啶与5-氨基四唑缩合得到新型含能化合物6-(5-氨基四唑-1-基)-2-氨基-3,5-二硝基吡啶(2),收率41%。采用核磁共振、红外、质谱、元素分析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结构表征。计算了化合物1和2的爆速、爆压及氧平衡,利用TG和DSC分析法研究了化合物1和2的热行为。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相同的爆速、爆压及氧平衡,其值分别为8.18 km·s-1,30.7 GPa和-62.9%。化合物1的热失重在280~325℃范围内变化,累计失重71%,热分解峰温为304.5℃;化合物2的热失重在285~415℃范围内变化,累计失重65%,初始分解温度为310.67℃。  相似文献   

10.
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研究1,5-二氨基四唑(DAT)的电子结构及异构化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水平下,对涉及反应各驻点的几何结构、振动频率、自然键轨道、以及零点能( ZPE)进行了计算;用内禀反应坐标理论( IRC)获得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MEP),在耦合簇理论的CCSD(T)方法下计算单点能得到了反应的最小势能曲线;并且用传统过渡态理论(TST)、Eckart 隧道校正理论(TST/Eckart)和变分过渡态理论(CVT),计算了200~1000 K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DAT分子中的N(4)和N(9)易参与金属原子配位,形成一系列以DAT为配体的配位化合物。异构化合成DAT反应为叠氮基关环机理,气态情况下该反应为放热且自发反应,反应活化能较低。  相似文献   

11.
偶氮四唑二胍的合成优化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5-氨基四唑(5-AT)为原料,经过氧化和合成两步反应制得偶氮四唑二胍(GZT)。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NaOH溶液的浓度对合成该物质的影响,表明该法制备GZT的优化反应条件为:5-AT的用量为0.10 mol时,NaOH溶液的浓度为1.5 mol.L-1,5-AT与KMnO4的摩尔比为3∶3,在80℃下反应60 min。放大实验平均产率在80%以上。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热重-差热分析,对产物的物性、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连三嗪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氰基-4-硝基苯胺、3-氨基-4-氰基吡唑为原料,分别经肟化、重氮化等反应合成了两种连三嗪化合物——6-硝基苯并[3,4-e]-1,2,3-三嗪-4(1H)-肟和吡唑并[3,4-e]-1,2,3-三嗪-4(1H)-肟;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HMNR、CMNR)、元素分析、质谱等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考察不同因素对肟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2-偕氨肟基-4-硝基苯胺的最适宜合成条件:2-氰基-4-硝基苯胺/盐酸羟胺的料比为11.20,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10,反应时间为2 h,收率为95.6%;3-氨基-4-偕氨肟基吡唑的最适宜合成条件:3-氨基-4-氰基吡唑/盐酸羟胺的料比为11.25,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10,反应时间为2 h,收率为79.3%;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分析了重氮化、消除反应发生在不同分子结构中不同位置氨基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氧化氰二聚环化的合成方法,以偕氯肟基化合物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3,4-二苯基氧化呋咱及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3,4-二(吡啶-2′-基)氧化呋咱、3,4-二(吡啶-3′-基)氧化呋咱、3,4-二(吡啶-4′-基)氧化呋咱及3,4-二(吡嗪-2′-基)氧化呋咱,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鉴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初步考察了不同取代基、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等对二聚反应合成氧化呋咱衍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形成氧化氰结构,目标产物收率越高;催化剂通常选用无机弱碱(如Na2CO3、KHCO3);反应温度通常控制在2~1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分别为64.7%,71.3%,70.0%,71.1%,75.6%。  相似文献   

14.
3-氨基-4-偕氨肟基呋咱合成及反应历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丙二腈(MN)合成3-氨基-4-偕氨肟基呋咱的反应机理,已有文献建议为下述四步:亚硝化、重排、肟化和脱水环化.本研究以原位红外跟踪了亚硝化这一步,检测到2-亚硝基丙二烯(NMN)及2-肟基丙二腈(OMN)这一对异构体.此外,得到了-NO、=NOH和-OH的三维原位红外图谱及-NO、=C=N-和-OH在亚硝化过程中特征峰强度的变化,这有助深入了解亚硝化过程.不过,实验未能分离出OMN.NaOMN作为MN与NaNO_2反应的产物,1,3-二氨基-1,2,3-三肟基丙烷作为OMN钠盐(NaOMN)与NH_2OH的产物,两者均被成功地分离,并以IR、NMR、MS和元素分析证实.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五步反应机理:硝化、重排、成盐、肟化及脱水环化.  相似文献   

15.
FOX-7合成过程中硝化反应的热危险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全自动反应量热器(RC1e)测定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合成过程中的硝化反应热释放速率及传热系数、比热容。结果表明硝化反应加料过程中的平均放热速率约为80 W,保温反应过程中的平均放热速率约为40 W,物料放热量为375.22 kJ·mol-1,理论绝热温升为483.8 K。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微商热重(TG-DTG)法分析了中间体2-(二硝基亚甲基)-5,5-二硝基嘧啶-4,6-二酮的热稳定性,其分解分为两个阶段,起始分解温度为30℃,第一阶段分解峰温为67.01℃,放热量为201.2 J·g-1;第二阶段分解峰温为87.15℃,放热量为1046.6 J·g-1,表明中间体的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黄鑫  连光耀  常天庆  邢士勇 《兵工学报》2011,32(9):1171-1176
针对复杂装备测试性设计过程中测试设计优化问题,在分析现有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技术成熟度评价( TRA)方法和二进制粒子群优化(BPSO)算法的测试设计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装备测试设计的技术成熟度分析结果建立目标优化模型,然后应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的结果直接用于装备的测试性设计工作.由于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