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建昌县凌河源水土保持工程为例,分别从自然、经济、人口、教育科技及水土保持措施5个方面构建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盆谷区、丘陵区、低山区和中山区综合评价值分别为65. 26、57. 80、60. 15、62. 04;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基于各因子匹配系数Cc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水保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凌河源项目区具体水土情况进行水土保持策略侧制定和研究,对整治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保持生态环境平衡和稳定,保证凌河源项目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凌河源项目区群众的生活水平等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步伐的加快,大凌河流域凌河源项目区水土保持进程已经迫在眉睫。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以"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科技创新"方针为指导,提出了凌河源项目区水土保持策略,为凌河源项目区后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支持和借鉴,同时也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凌海市境内大凌河与小凌河堤防工程标准较低,堤防防御洪水的标准逐年下降,已不能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凌海市在凌河流域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加强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文章简述了凌海市凌河流域基本概况、工程建设必要性和规划建设目标,并就规划的发展条件与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规划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节水增粮工程实施适应了新阶段农业发展需要,既推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深入发展,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本文阐述了建昌县农业灌溉状况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状况,分析了节水增粮工程建设条件和预期效益,说明了节水增粮工程建设是确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昌县工程项目区内的水土资源流失十分严重,致使土地贫瘠,粮食产量降低,为了提高收入,农民会大面积开荒以增加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引起恶性循环,加剧水土流失危害。为此,建昌县对工程项目区内的坡耕地进行了改造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后将改变坡耕地种植现状,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地生产条件,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葫芦岛市建昌县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大凌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分布在建昌县新开岭乡新开岭村、贺杖子乡碾房村、素珠营子乡梁杖子村。通过该项目治理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社会效益巨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工程建设也起到了科技示范作用,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桥梁的建设和工程竣工后的安全运行,对桥梁建设对于河道行洪安全有一个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文章通过对燕阳山南路凌河大桥工程进行了防洪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工程建设对该段河道行洪影响极小的结论,同时提出了该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洪安全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对该项目建设的防洪影响综合评价旨在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产开发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和建成生产过程中必然会破坏原地貌,堆置生产废弃物,造成水土流失。为此,作为生产企业应做好水土流失防治,保护水土资源。文章以建昌县融成钙业有限公司年产石灰20万t项目为例,结合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提出了该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依据工程实际布设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措施的布设将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治河理念既考虑河流防洪安全和生态建设,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文中针对渗津河河口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工程治理遵循凌河三带规划,通过河道清淤、石笼护岸、湿地建设和生态提升等的工程建设,恢复河道原有生态、涵养水源,保护河岸,创造适宜的水生生境。  相似文献   

10.
凌海市境内的大凌河、小凌河流域的河道堤防设计标准较低,已不能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为此,辽宁省加强了凌河流域河道整治改善河道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和对流入海河流及界河主要支流的综合治理。文章对凌海市境内的凌河流域的生态带建设进行了阐述,以及对水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与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项目区内白石水库为引用水源保护区,近几年北票市市政府及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对大凌河、凉水河、牤牛河进行湿地工程建设,水环境质量大有好转,须要进步加强湿地的延伸,来确保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基霞 《吉林水利》2016,(11):58-59
目前,建昌县农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紧缺、 农田水利建设相对落后的不利局面.科学、 高效、 有序地发展农田水利事业,健全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和完善管理措施是缓解建昌县自然灾害、 减少农业生产损失、 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恢复河流生态与功能为目标,开展凌河生态治理保护模式研究,提出新模式、模式基本思路及模式的理念。结合凌河治理保护工程规划设计与实践,构建凌河生态治理—保护—开发—管理"四位一体"的集成技术体系。基于凌河生态治理保护前后的效果分析,构建凌河生态治理保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凌河生态治理保护效果由定性转为定量的评价。不仅能够极大地改善凌河的生态环境,而且开创了辽宁省河道生态治理新局面,同时对辽西地区乃至辽宁省的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土流失造成了资源的逐渐枯竭,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虽然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但如何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一直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一个难点。本文以辽宁省凌河流域为研究背景,对该流域内植物措施进行对位配置分析与研究,并结合辽宁省凌河流域的植被研究,提出了宏观、空间、技术、管理、时序五种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可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水土保持效果,同时也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灌区工程建设对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积极意义,但在保障灌区增产效益的同时,新增农田面源污染会加剧水质污染风险,如何有效控制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值得深入研究。通过计算云南弥泸灌区、江西梅江灌区和广西下六甲灌区工程实施前后污染负荷,分析不同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变化及污染特征,为灌区工程实施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同时总结不同灌区工程采取的环保措施,以期为灌区类工程农田面源污染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坡耕地治理工程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工程,在现阶段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做好坡耕地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的生产,对促进粮食高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保证我国农村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辽宁省建昌县的坡耕地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凌河河道实际情况详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划区设局”以前河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同时结合4年来凌河治理保护的工作实践,提出若干恢复凌河生态的保护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渠村灌区是国家级大型灌区,为濮阳市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已实施多年,是一项解决灌区渠道渗漏、卡脖子及补源区地下水补源的有效措施,是一项民心工程,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常因各种原因忽视了质量管理。文章以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施工为例,分析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续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北省邢台县河流众多且源短流急,每临雨季洪水暴涨,极易引发山洪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措施以达到改善河流运行状况,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有效保护了河道两侧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受2012年第10号台风"达维"的影响,辽宁省发生强降雨过程,建昌县也遭遇了强降雨,受灾严重。文章介绍了宫山咀水库此次暴雨洪水过程、调度和防御措施等内容,同时也对今后暴雨洪水防御措施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