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用恒电流法研究Fe(Ⅲ)EDTA对银的氧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采用银旋转圆盘电极,在氟离子、溴离子、碘离子以及其他照相辅加剂存在下对Fe(Ⅲ)EDTA氧化金属银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恒电流法做为检测手段,初步探讨了Fe(Ⅲ)EDTA络合物对金属银漂白过程机理。实验揭示了各种卤离子在Fe(Ⅲ)EDTA对银的氧化过程中的行为。pH和Fe(Ⅲ)EDTA浓度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以及某些含有巯基的化合物对Fe(Ⅲ)EDTA氧化反应的加速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法)研究了氢化菜籽油(HRO)、Ⅲ类油S~6以及Ⅳ类油PAO6的氧化安定性,并考察了三种基础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HRO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比Ⅲ类油和Ⅳ类油好;三种基础油对胺类抗氧剂AO的感受性相近,但氢化菜籽油的感受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白瓷板比色法对砷耐受菌Pseudomonas taiwanensis 11(P11)的氧化As(Ⅲ)或还原As(Ⅴ)能力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11对As(Ⅲ)具有显著的氧化能力,As(Ⅲ)被氧化量的增加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对As(Ⅴ)没有明显的还原能力。P11培养6.5 h,可将30%的As(Ⅲ)氧化为As(Ⅴ);P11培养9.0 h,可将70%的As(Ⅲ)氧化为As(Ⅴ)。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成本低,是一种快速、直观高效的鉴定砷耐受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相转移催化高锰酸钾氧化茴香脑制备茴香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前言茴香醛是茴香脑氧化制得的一种高级香料。由茴香脑氧化制备茴香醛国外报导不多,国内也很少报导。综述起来,由茴香脑氧化制备茴香醛的方法有:1.过氧化物氧化法。2.铬酸氧化法。3.硝酸氧化法。4.电解氧化法以及一些较特殊的氧化法。目前国内厂家由茴香脑氧化制备茴香醛多采用铬酸氧化法及臭氧氧化法。铬酸氧化法收率较高,但“三废”严重,臭氧氧化法“三废”少,后处理易  相似文献   

5.
<正> (一) 香料:把具有香味的物质作为原料,一般就称之为香料。香料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天然香料又分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精油是最典型的植物性香料,它是由植物的花、叶、根、果、籽有时是全植物通过蒸汽蒸馏法、萃取法或其它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油,如香茅油、茉莉油、攻瑰油等。动物性香料是从动物的生殖  相似文献   

6.
<正> 一、概述环氧苯乙烷又称氧化苯乙烯,是有机合成、制药工业、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市场对香料β—苯乙醇和医药左旋眯唑需求量的增长,作为中间体的环氧苯乙烷的研究,也非常活跃。目前主要合成方法有溴醇法和氯醇法。国内有关厂家  相似文献   

7.
张吉祥  卢文鹏  李瑞冰 《辽宁化工》2023,(5):717-720+724
砷的毒性不仅与其含量有关,更取决于砷元素的形态。砷有多种价态,在自然条件下砷主要为正三价和正五价。无机砷中三价砷的毒性明显高于五价砷,其毒性约为五价砷的30~60倍,且五价砷的吸附性和稳定性更强。故工艺过程中多将As(Ⅲ)氧化为As(Ⅴ)进而脱除或进一步回收利用。重点介绍了水中As(Ⅲ)的高级氧化法(过硫酸盐氧化、光催化氧化、O3氧化法、超声波氧化和Fenton氧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展望了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含砷废水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羟基苯甲醛(PHB)是医药、香料、农药的一个重要中间体。1989年后,国内以对甲酚氧化法生产PHB。该法的原料成本约需3.6万元/t,加之加压氧气特殊的设备和安全要求,致使目前PHB价格居高不下(5,8~6.0万元/t),难以满足TMP  相似文献   

9.
天然菌类香菇烟用香原料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然菌类香菇为原料,采用常规提取法、酶解法和梅拉德反应法开发新型烟用香料,进行了卷烟加香实验,结果表明:酶法所得香料使卷烟有特殊香韵,保润,提高烟气舒适度的作用;梅拉德反应所得香料使烟香明显增加,柔和烟气,增加甜润感和细腻性;常规提取法所得香料使烟香增加,余味改善。通过对香料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常规提取法香料检测出挥发性成分23种,其主要香气成分为:糠醇(71.91μg/g)、棕榈酸乙酯(1.36μg/g)、亚油酸(23.61μg/g)、亚油酸乙酯(6.93μg/g);酶解法香料检测出50种,其主要香气成分为:1-(2-烯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丙-2-醇(1.68μg/g)、正十六酸(35.6μg/g)、亚油酸(66.72μg/g)、10,13-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02μg/g);梅拉德反应香料检测出38种,其主要香气成分为:2,5-二甲基吡嗪(1.67μg/g)、1-乙酰基-1H-咪唑(1.424μg/g)、1-(2-甲氧基丙氧基)丙-2-醇(1.57μg/g)、1-十六碳醇(1.356μg/g)、棕榈酸(107.627μg/g)、亚油酸(280.312μg/g)。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 SCWO)技术对香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TN、NH3-N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SCWO法处理香料废水有良好的效果,出水COD得到明显的去除.在过氧比为2,反应压力27 MPa、温度500℃、时间60 s的条件下,该废水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9.4%.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水氧化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超临界水的性质、超临界水氧化法原理、动力学、工艺和优越性等方面阐述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高浓度难降解合成香料废水治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零价铁(ZVI)去除水中的As(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雅光  万俊锋  王杰  余飞  王岩 《化工学报》2015,66(2):730-737
采用市售还原铁粉(零价铁,ZVI)及其与石英砂的复合物为吸附剂,对水中As(Ⅲ)的吸附分别做了分批试验和连续性试验。分批试验结果表明,ZVI吸附水中As(Ⅲ)的去除效果受pH主导,其最佳pH范围4~9,ZVI主要通过其表面吸附及其腐蚀产物对As(Ⅲ)的吸附共沉淀作用达到对As(Ⅲ)的去除,同时,在ZVI腐蚀的过程中还伴有在ZVI表面As(Ⅲ)的氧化、还原作用,As(Ⅲ)的氧化受ZVI腐蚀过程的影响,其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Fe2+氧化为Fe3+的阶段;连续性试验利用ZVI与石英砂复合物对模拟含砷废水进行吸附研究,从吸附柱进水至吸附饱和共20 d时间,经计算,ZVI对As(Ⅲ)的吸附容量为89.90 mg·g-1,ZVI腐蚀产物在石英砂表面的晶态类型对As(Ⅲ)的吸附容量有影响,无定形态的ZVI腐蚀产物对As(Ⅲ)的吸附容量最大,质量分数和原子分数分别可达到6.73%和2.15%。  相似文献   

13.
间接电氧化法合成对甲基苯甲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以Mn(Ⅲ)为媒质,用间接电氧化法生产对甲基苯甲醛的新工艺。对间接电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及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彦威  勾洪磊  李兴  王志忠 《现代化工》2005,25(Z1):167-170
对铅电极上在线超声电氧化Mn(Ⅱ)为Mn(Ⅲ)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Ⅱ)在铅电极上的超声电氧化过程与未施加超声波时氧化机理相同,Mn(Ⅱ)都不是直接与铅电极进行电子交换,而是被电极上所生成的PbO2所氧化;探讨了超声波功率和电解电流对Mn(Ⅱ)氧化的影响,实验发现二者对其影响不是呈线性关系.在其优化条件下,Mn(Ⅱ)被氧化为Mn(Ⅲ)的收率可达到98.41%.  相似文献   

15.
电合成对氟苯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PbO2 /Ti为阳极 ,Pb为阴极 ,于无隔膜电解槽中将Mn(Ⅱ )电氧化成Mn(Ⅲ ) ,产率为87 0 % ,电流效率为 71 5 % ,明显优于用Pb(+) -Pb(- )电极对的电解结果。电解液可循环使用。以Mn(Ⅲ )为氧化媒质 ,采用槽外式间接电合成法将对氟甲苯氧化成对氟苯甲醛 ,产率为76 5 %。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在ACF上负载纳米TiO2制备得TiO2/ACF光电极,利用XRD、SEM、TEM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表观形貌、粒径大小的分析。并将其用于光电催化氧化As(Ⅲ),探讨了外加偏压和氧气对氧化As(Ⅲ)的影响。电极暗态通电无法氧化As(Ⅲ),外加偏压对光电催化氧化As(Ⅲ)有最佳值0.5 V,在此条件下通氧气对氧化As(Ⅲ)无促进作用。在初始As(Ⅲ)为2.0 mg/L,pH=7,固液比1.0 g/L,外加偏压0.5 V条件下,紫外光照射60 min后As(Ⅲ)转化率达到86.7%。  相似文献   

17.
梁倩  段云敏  吴彬彬  张乃东 《化工学报》2016,67(4):1527-1533
利用Fenton法处理辽河油田采油废水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FTIR)及X射线衍射法证明了体系中有聚铁生成,并用逐时络合比色法确定了新生态铁中Fe(Ⅲ)的形态分布,同时对Fenton的氧化和絮凝作用做了分步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法具有氧化和絮凝双重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效应,其功效大于单纯的聚铁絮凝,也远大于自身的单纯氧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用纸电泳—光密度扫描法同时测定电镀废水中的Cr(Ⅲ)和Cr(Ⅵ)。其原理在于水溶液中Cr(Ⅲ)和Cr(Ⅶ)所带电荷不同,在高压电场中可以快速分离,六价铬向阳极移动,三值铬向阴极移动。将分离后的Cr(Ⅲ)氧化为Cr(Ⅵ),用二苯卡巴肼喷雾显色后,用光密度扫描法对Cr(Ⅲ)和Cr(Ⅵ)同时进行定量扫描测定。本法快速,简便选择性高。用本法对电镀废水进行测定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用FeCl_3促进吡嗪-N-氧化物和唑化合物发生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3个吡嗪-唑联芳化合物(Ⅲa、Ⅲb和Ⅲc)。通过~1HNMR、~(13)CNMR和MS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抑制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及淬灭自由基反应体系对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抑制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APH)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Ⅲa、Ⅲb和Ⅲc的有效计量因子(n)分别为1.48、1.78和1.88,而水溶性维生素E由于未产生抑制期(tinh)而未获得n值;在抑制HO·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化合物Ⅲa、Ⅲb和Ⅲc相对空白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TBARS)吸光度百分数(TBARS百分数)分别为76.1%、69.8%和72.6%,与水溶性维生素E的TBARS百分数(71.0%)相当;在抑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自由基(GS·)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3个化合物TBARS百分数分别为68.3%、64.1%和67.4%,远小于水溶性维生素E的TBARS百分数(88.3%);3个化合物均能够捕获2,2′-偶氮-双-(3-乙基苯并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说明3个目标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并捕获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22,(12):2827-2829
生物氧化法作为预处理,联合离子交换纤维(FFA-1)技术去除水中无机砷,考察pH、再生次数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FA-1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对五价砷(As(V))有很高的去除能力,约为90 mg/L,但是在pH为2~10时,对三价砷As(Ⅲ)去除量都很低。以生物氧化作为预处理,先氧化As(Ⅲ),再用FFA-1去除,可以完全去除水中的砷(去除率>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