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解海波 《中国冶金》2015,25(8):28-35
对球团带式焙烧机的设计,国内尚无系统化的设计理论。对鞍钢321.6m2、包钢162m2和京唐504m2带式焙烧机的介绍文献,也只是从设备使用效果、技术介绍和问题解决方法层面加以分析论述,而缺乏理论上的设计范畴内的系统化总结。通过鞍钢321.6m2、包钢162m2和京唐504m2球团带式焙烧机的设计、操控参数与球团矿产、质量的关系的分析,并参考国外的关于带式焙烧机设计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带式焙烧机设计的11个要点,与广大带式焙烧机设计者研讨。  相似文献   

2.
余海钊  廖继勇  范晓慧 《烧结球团》2020,45(4):47-54,70
随着赤铁矿、褐铁矿等进口矿种使用占比的加大,以及国内工业、经济、科技等的快速发展,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工艺在国内将迎来快速发展。本文对带式焙烧机球团工艺及生产线情况、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重点阐述了该生产工艺中涉及的高压辊磨原料预处理、新型球团黏结剂、优化配矿、镁质球团制备、焙烧热工制度及温度控制、数值模拟与预测等技术的发展状况,以期为带式焙烧机球团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钢铁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京唐504m2带式焙烧机顺利投产和运行,对其适宜的原料配料方案、膨润土种类及配比、造球参数以及热工焙烧制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生产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带式焙烧机工艺的球团质量,降低其工序能耗,本文以鞍钢带式焙烧机工艺为基础,从带式焙烧机升级改造,球团生产优化配矿和配加复合黏结剂3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利用系数提高0.036 t/(m2·h),电单耗和煤气单耗分别降低6.02 kW·h/t和0.165 GJ/t;经过优化配矿,球团矿还原度提高0...  相似文献   

5.
依托攀钢西昌300万t/a钒钛磁铁矿球团带式焙烧机项目,通过钒钛磁铁矿球团带式焙烧机模拟试验研究,找到了钒钛磁铁矿球团的焙烧特点。结合国内外带式焙烧机工艺发展的先进技术,提出一些钒钛磁铁矿带式焙烧机工程设计的新思路、新手段,如先进布料技术、厚料层焙烧技术、抽干段布风板优化技术、CFD流场模拟技术、先进燃烧技术、烟气氧含量降低技术、鼓干段SO2及NOx降低技术、干式结构梁及风冷梁新技术和三维工程设计技术等。生产实践表明,攀钢西昌钒钛磁铁矿球团带式焙烧机生产线月作业率达98.13%,日产量不低于9 100 t,成品球团矿FeO质量分数为0.6%~1.5%,平均抗压强度不低于2 000 N/P,碱度为自然碱度;排放指标为,烟气中烟尘质量浓度2.53 mg/m3、SO2质量浓度3.15 mg/m3、NOx质量浓度42.42 mg/m3、基准氧体积分数17.34%,均满足排放标准。本项目为国内第1条生产钒钛矿球团的带式焙烧机生产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鞍钢球团焙烧炉的技术改造与效果李学曾,梁迪超(鞍钢烧结总厂)关键词带式球团焙烧机,焙烧炉,炉膛,烧嘴1概述1989年鞍钢建成的大型带式球团焙烧机是我国部分引进国外设备,自行配套设计的最大球团生产设备。焙烧机的有效面积321.6m2,担负球团矿加热的焙...  相似文献   

7.
首钢京唐公司通过往自产球团中小比例配加含钛矿粉,进行了含钛球团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京唐带式焙烧机焙烧工艺制度下,配加5%含钛球团粉生产的含钛球(TiO2含量0.8%左右)具有品位高、SiO2含量低、抗压强度好、成本低等特点,且其还原膨胀率为19.35%,比常规球团低;用其替代京唐高炉炉料中的常规球团后,炉料熔滴性能合适,能起到高炉护炉和降低成本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扩大首钢京唐504 m2带式焙烧机的原料适应性,在原有配料结构(以磁铁精矿为主)的基础上配加部分赤铁矿粉进行了实验室焙烧试验,共设计了8组配矿方案用于生产磁-赤型球团矿。结果表明:8组方案的球团矿品位均超过65.71%,平均抗压强度均达到2 500N/P以上,还原膨胀率最低的达到17.43%。采用球团综合评价法得出:70%秘鲁磁铁矿粉+30%地方磁铁矿粉的配料方案为最优;当秘鲁磁铁矿配比不低于70%,地方磁铁矿配比不超过30%,两种赤铁矿配比总和不超过10%时,所生产的磁-赤型球团矿可满足超大型高炉的入炉标准,从而为大型带式焙烧机的生产配料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9.
周启贤 《包钢科技》1996,(3):102-106,111
本文对我国第一台带式球团设备一包钢162m^2带式焙烧机建成投产后的生产,主要存在问题及两次工艺改造的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概述了我国首台带式焙烧机长达20余年的生产实践,工艺改造及达产关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胡长松 《中国冶金》2021,31(6):54-60
以首钢京唐钢铁厂高炉大比例球团矿炉料结构为背景,以京唐二期球团带式焙烧机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在试验研究和工艺设备等方面阐述了首钢京唐高炉大比例球团矿炉料结构下的带式焙烧机工艺和设备的创新点和优势。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生产出了超低硅高碱度球团矿,2条线均日产量为12 500 t,碱度为1.1~1.2,SiO2质量分数为2.0%,TFe品位为66.0%,抗压强度在3 100 N/P以上,还原膨胀率为17.5%。在3座5 500 m3高炉中高比例使用2种球团矿,入炉比例达55%,高炉渣量从280降低至215 kg/t以下,燃料比从505降低至483 kg/t,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邓睿 《中国冶金》2021,31(2):55-59
为了提高高炉球团矿入炉比,从而降低钢铁生产能耗,缓解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基于氧化球团焙烧基础理论,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对镁质熔剂性球团特性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带式焙烧机球团工艺制备镁质熔剂性球团的热工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镁质熔剂性球团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可以实现高炉原料结构中球团矿比例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志刚 《中国冶金》2015,25(9):11-14
竖炉磁化焙烧是处理难选红铁矿较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弱磁块矿竖炉磁化焙烧的试验研究,提出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竖炉磁化焙烧理论,在现有鞍山式竖炉的基础上,通过高效控制铁矿石竖炉磁化焙烧还原气氛,对竖炉磁化焙烧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还原气体H2体积分数提高到12%±1%,同时降低CO体积分数,提高块矿焙烧还原温度,可获得最佳的磁化焙烧效果;通过独立设置铁矿石磁化焙烧还原煤气系统与加热煤气系统,可实现还原煤气的成分、流量、压力灵活调节;通过减少还原煤气总量,将矿石还原煤气量降低至1400~1600m3/h,降低竖炉的生产成本;通过独立的还原煤气系统,提高还原煤气中焦炉煤气比例,将H2体积分数控制在12%±1%,矿石磁化率控制在2.33左右,降低了竖炉磁化焙烧煤气消耗,提高矿石磁化焙烧质量;为保证还原煤气降低用量后的压力和喷出的均匀性,将还原煤气喷出塔的出口面积缩小50%,使矿石能够充分、均匀地完成还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改善5 500m~3特大型高炉精料入炉水平,首钢京唐炼铁作业部在停配白云石熔剂实现自然镁烧结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烧结杯试验做了微观组织结构研究。根据生产实际,通过采取优化配矿结构以及调整过程控制参数等措施,逐步降低烧结矿SiO_2与MgO质量分数生产低硅低镁烧结矿。通过低硅低镁烧结技术的应用,首钢京唐炼铁作业部在改善烧结矿品位稳定强度、粒度的基础上保证了入炉精料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首钢京唐5 500m~3特大型高炉提高综合入炉品位、降低渣比以及喷煤降焦创造了良好的原料条件。  相似文献   

14.
镁质球团矿冶金性能好,是一种优质炼铁炉料,其生产最适宜的设备是带式焙烧机,但镁质球团对焙烧均匀性要求高.针对带式机生产镁质球团,采用Fluent工具对焙烧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以获得均匀的温度场.建模考虑了碳酸镁的分解、氧化镁含量对磁铁矿氧化的影响,仿真结果通过链篦杯实验进行了验证,模型模拟的温度准确率大于90%.随后利...  相似文献   

15.
吉立鹏 《中国冶金》2018,28(6):19-24
针对钢渣尚未有效资源化利用的情况,以磷元素为中心对钢铁厂磷素流从矿选、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工艺上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梳理,重点分析了首钢京唐公司生产过程中磷素流路径,利用平衡的手段,研究了磷元素的分配规律和富集规律,并对生产过程磷素流的优化进行了探讨。认为可通过生产流程整体优化来降低铁水磷含量,实现钢渣的减量化,并利用冶金技术将富磷的钢渣和矿选尾矿等制备成矿渣、铁水和磷酸铁等产品来实现钢渣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在钢铁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节能减排是烧结厂得以生存的必由之路。基于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原理建立的烧结工序流评价模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反映出烧结工序的流走向,从而挖掘其节能潜力所在。对某一典型烧结厂的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烧结过程固体燃料和混合料的分别占收入的73.59%和17.28%,热烧结矿的物理、烧结机损和烟气的热量分别占支出的47.42%、30.34%和21.63%,该烧结工艺的普遍效率和目的效率分别为69.66%和48.02%,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可以采用优化配矿、厚料层烧结、烟气循环烧结、余热发电等技术措施来提高效率,最终实现烧结工序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代军 《中国冶金》2014,24(2):30-35
首钢京唐钢铁厂在曹妃甸新建2台烧结机面积为500m2的烧结厂。总体设计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大型化的技术装备,突破传统冶金工程的长流程工艺布局,实现短流程紧凑式布置。应用烧结机和环冷机台车栏板加宽技术,为烧结矿增产、降低单位产量能耗创造条件,实施厚料层烧结。从2009年5月投产以来,烧结生产设备运行稳定,烧结料层厚度达到830mm,烧结矿碱度合格品率为99.71%、转鼓指数为81.79%,工序能耗(标煤)为47.70kg/t,远低于同期国内钢铁企业和韩国浦项光阳厂烧结工序能耗,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红土镍矿碱法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改进,研究低品位红土镍矿焙烧活化-碱浸过程中含硅矿物的转化。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红土镍矿活性的影响,探索了红土镍矿经焙烧后碱浸过程中温度、时间、搅拌强度、液固比以及碱初始质量浓度对硅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土镍矿经650 °C焙烧2 h后,活性得到明显提高,红土镍矿经焙烧后采用初始质量浓度为60 g/L的碱溶液,在搅拌速度为400 r/min、浸出温度为140 °C、液固比为5∶1的条件下浸出120 min,硅的转化率可达89.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