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小清河生态系统功能与现状问题,从流域尺度出发,阐明生态修复的目标,提出水质水量、植被、湖泊湿地及岸坡修复4方面生态修复工作重点,为小清河生态修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小清河管理局结合小清河工程建设管理实际,积极推进小清河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管理规范化、防汛工作机制化、资源管理制度化、执法检查常态化建设,努力实现从工程管理向流域管理的转变,从工程维护向生态修复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郭文明  王立  赵飏 《山东水利》2013,(11):14-15
论述了在济南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市的过程中,小清河的重要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小清河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市建设规划有关要求的差距,对下一步改善小清河的水环境、截污治污和提高防洪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大清河流域主要河流与湿地生态水量进行了计算,合计生态需水量6.7亿m3.现状山区河段生态水量基本满足,平原河段生态水量满足状况较差,湿地生态水量均不满足.对生态不满足的9个平原河段和3个湿地进行水量保障分析,在新增本地地表水对生态用水的供水能力前提下,合理利用再生水和外调水,并结合当地大水网建设,保障大清河流域...  相似文献   

5.
结合小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阐述了小清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初步构建了小清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以实现小清河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小清河济南段河道生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河岸带的生态模式,分析了生态河岸带在小清河治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小清河水生态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小清河是泉城的重要河流.针对山东小清河流域目前存在的水污染严重、水环境及容貌环境差的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阐述了小清河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济南市小清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本生态需水量是维持河湖生态功能不丧失,需要保留在河湖内的最小水量及其过程是河湖生态需水要求的底限值。通过对小清河岔河控制站基本生态需水量的计算分析和满足程度评价,对确定小清河干流的生态需水量及目标生态需水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为沿岸地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资源环境禀赋不足的大清河流域将面临更加强烈的开发需求,保护形势紧迫严峻。根据大清河流域战略定位确定生态定位,结合空间要素的景观格局,将大清河流域划分为太行山水源涵养生态区、山前过渡带城市生态区、白洋淀国家湿地公园区、文安洼森林湿地生态区与滨海交错带湿地生态区5个生态分区,并在不同的生态分区内识别生态源斑块,构建了"五区七源三轴"的大清河流域生态适度恢复的安全格局,为大清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灌河沿线分布多个城市和乡镇,为保证河道水质,针对不同河段污染特征及场地条件,沿线分别布置支流汇入口表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尾水潜流人工湿地、河道滩地溪流湿地、入河排污口生态湿地等4种不同工艺类型的人工湿地。为验证人工湿地对水质改善的效果,采用MIKE21模型对灌河进行二维水动力水质模拟,对比分析了人工湿地工程实施前后灌河控制断面水质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对沿线生活污水排放口、支流汇入口、面源污染排放区等设置人工湿地,能够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人工湿地在改善河流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济南主要纳污河流小清河污染现状和治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梳理小清河济南段治理思路,即,以整体性治理思路为基础,打好“治、用、保”组合拳,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建设,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补水。  相似文献   

12.
水系连通是水资源管理、水利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研究水系连通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济南西部多水源连通(黄河、长江、玉符河、小清河、玉清湖水库)交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定量分析1988-2014年研究区水系连通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88-2014年,济西多水源连通交汇区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减少了7.76、3.26和4.77 km~2,水域和草地分别增加了9.77和6.03 km~2;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经历了以林地转化为主导和以耕地转化为主导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土地利用的稳定性较差,后一阶段土地利用的稳定性有所提升; 1988-2014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由9.04×10~8元增至15.01×10~8元,说明当地生态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复杂。济西湿地是研究区生态质量提高的关键,湿地的修复与建设既是水系连通的成果,又是水系连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河河口及新洲河河口湿地为对象,调查湿地上游的污染来源及湿地生态质量(退化)状况。对两河河口湿地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依据生态功能分区成果,从湿地植物修复、底泥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控制、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景观改善6个方面提出了两河河口湿地生态修复的思路。针对两河河口湿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两河河口湿地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快速推进及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大清河流域生态地位凸显。打通大清河流域生态廊道是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服务于大清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的重要节点,文安洼蓄滞洪区湿地退化问题亟待解决。近年由于上游来水减少,区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剧了水资源消耗,文安洼内水资源极度短缺,因此须考虑充分挖掘、利用区域内再生水、雨洪资源等进行湿地恢复。在确立文安洼湿地功能定位及恢复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湿地恢复的多水源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辽河流域遭遇持续干旱,加之支流污染物不达标排放、滩地耕作农药、化肥污染,造成辽河上游水质污染严重,也危害到流域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为改善辽河上游水质,枯水期通过橡胶坝拦蓄,在辽河干流通江口至清河口间形成较稳定的生态水面,将水流引至滩地上,结合工程措施营造滩地生态蓄水湿地,在湿地中栽植净化水质效果明显的水生植物,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净化辽河水质。  相似文献   

16.
湿地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湿地水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景观格局变化、湿地生态与环境功能退化等问题。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提出了加强湿地管理,分清权属、重点保护,开展相关科研活动等有关水利风景区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湿地优先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科学修复湿地,维持流域整体取用水安全及生态与环境安全,本文在分析流域"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演变与湿地生态演化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对湿地进行优先保护并提出实施要点.其内容包括:基于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确立湿地生态保护目标和生态需水;将湿地作为优先用户,通过面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确保其生态需水;开展湿地生态用水调度与监管,完善应急调度方案;在水资源管理中,完善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费使用机制,其中优先保护湿地足核心.  相似文献   

18.
<正>古老的大运河工程利用天然湖泊、湿地和冲积扇、自然河流等因势利导、沟通南北,促进沿线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大运河沿线相关水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对防洪、排涝、供水和航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了其"黄金水道""文化廊道"和"生态廊道"的水利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清河入河口现状水污染的特点,利用现状低洼坑塘,采用人工曝气和生态湿地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对河道水体进行处理,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污染和黑臭,减少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改善水色及透明度,使清河口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吉林省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是进行湿地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是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吉林省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的主要原则、依据,探讨了湿地生态功能区划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湿地环境资源调查与监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确定、湿地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在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湿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