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冬秋 《化工之友》2008,27(13):21-22
目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鼻内窥镜对82例126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进行手术,随访1年。结果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112眼(占89%),稍泪溢,无脓性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9眼(占7%),泪溢伴脓性分泌物5眼(占4%)。其中术后稍泪溢,无脓性分物的患者未做特殊处理,泪溢伴脓性分泌物的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后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病人疗效可靠,手术安全性大,操做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的疗效,并观察术后创面的变化。方法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16例,术后第2天起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鼻咽,术后1个月鼻内镜下观察创面的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1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鼻内镜下检查鼻咽部清洁。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鼻咽,疗效较好、创伤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优势。方法采用鼻窦内窥镜及手术器械对2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手术并术后随访。结果本组22例,有20例一次治愈;有1例因泪小点狭窄,术后好转,行泪小点切开术后治愈;1例无效。结论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不失为慢性泪囊炎手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0例(3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逆行泪道插入球头硅胶管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逆行泪道插入球头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办法简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鼻内窥镜下行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管对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对67例75只眼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探通并用硬外麻醉导管行泪道置管,置管期间规则注入庆大霉、地塞米松,拔管后泪道注入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观察泪道的通畅状况和溢泪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诊4个月,69只眼(92.0%)治愈,5只眼(6.7%)有效,1只眼(1.3%)无效。结论泪道探通联合用硬外麻醉导管行泪道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做内支撑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两侧断端并放置内支撑物再吻合之。结果37例新鲜泪小管断裂患者,术后治愈33例,占89.19%,好转3例,无效1例。结论硬膜外导管是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较为经济实用的内支撑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鼻腔填塞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创伤小,止血彻底,临床疗效明显,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理性海水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鼻腔。结果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能缩短鼻腔粘膜修复时间,使鼻腔粘膜较快地恢复正常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能够快速清除覆盖于粘膜表面的干痂,防止鼻腔粘连,缩短鼻腔粘膜修复时间,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的方法,使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窦炎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方法对59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鼻窦炎患者中治愈52例(88.13%),有效3例(5.08%),无效1(1.69%),总有效率为98.31%。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治疗鼻窦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2例(42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行手术治疗。其中5眼行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摘除术,另3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眼压正常40眼(95.24%),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视力≥0.3者29眼(69.05%)。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控制眼压及提高视力,及时手术是预防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鼻泪管造影对鼻泪管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4例(44只眼)鼻泪管阻塞的X线造影表现。结果44例(44只眼)有鼻泪管阻塞临床症状的病例中有38例(38只眼)X线鼻泪管造影表现为泪囊扩张,伴或不伴鼻泪管扩张,阻塞位于不同部位;6例(6只眼)全程泪道未显影。结论X线鼻泪管造影具有简便、经济、直观的优点,可以明确鼻泪管阻塞部位及泪道扩张程度,对泪囊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能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出血灶电凝止血在治疗鼻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在鼻腔放置含2%的卡因和0.1%肾上腺素(少量)棉片作表麻后,用西德wolf0,30°,直径为4mm鼻内窥镜作鼻腔检查,用负压吸引器清除积血,发现病灶则用GD350-S双极电凝器电凝,电凝直至出血灶及周围组织变白或者部分脱落,出血停止,术后用明胶海绵及棉条轻填充以预防出血。结果治愈27例,未愈3例,其中2例做血管造影下动脉内栓塞术(DSA)治愈,1例鼻咽部血管瘤放弃治疗出院。结论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多样,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法治疗鼻出血虽然不能取代其它治疗方法,但有很大的优越性,它直接对鼻腔进行检查,能发现并处理病灶,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前囊环大小、形态与折叠式人工晶体匹配的情况以及对后者位置的影响,探讨前囊环与人工晶体最佳匹配的方式。方法散大瞳孔,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到122例(132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做5.0~5.5mm直径中央连续环形撕囊术后行超声乳化伴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3个月后晶状体囊结构、前囊环与囊袋内人工晶体位置的变化。结果全部术眼整个晶状体囊袋塌陷、缩小,前囊环呈灰白色环状(Soemmering环),前囊环将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完全包埋,无夹持(67眼);不完全包埋,部分夹持(43眼);没有包埋,完全夹持(22眼)3种状态。其中完全夹持眼组后囊膜中央区混浊发生率(50.0%)明显高于部分夹持眼组(18.6%)和无夹持眼组(8.9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夹持眼组人工晶体正位率(94.0%)与部分夹持眼组人工晶体正位率(41.9%)、完全夹持组人工晶体正位率(77.3%)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囊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前囊环将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完全包埋的匹配方式是维持晶体后囊膜透明和人工晶体居中的最佳位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的手术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对11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矫正成型术并做临床分析。结果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成型手术视野清楚,直观,创伤小,矫正彻底,安全,疗效确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成型较传统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安全,直观,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联合丝裂霉素C、可吸收明胶海绵应用手术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间治疗的大型垂体腺瘤患者36例,手术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66.7%),次全切除10例(27.8%),部分切除2例(5.6%)。28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症状和内分泌学指标有所改善,肿瘤复发2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强化麻醉联合局部麻醉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该院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成2组,即观察组:静脉强化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组;对照组:全身麻醉组,观察术中出血量、治愈率、费用、患者自我评价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自我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行鼻内镜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羟基磷灰石义眼胎巩膜腔内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26眼)常规眼内容摘除术后,巩膜"X"型剪开,剪断视神经,放置羟基磷灰石义眼胎于巩膜腔,缝合固定义眼胎于巩膜腔,放置刮除上皮之角膜片于前部正中义眼胎表面,对合缝合筋膜囊及球结膜.结果 术后筋膜囊及球结膜伤口愈合良好,术后20天左右定做安装仿真义眼,随访3~24个月,无球结膜伤口开裂,义眼胎暴露及眼胎脱出现象,术眼外观饱满,义眼活动良好.结论 巩膜"X"型剪开,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获得更为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硅胶引线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根据裂伤的位置寻找断端远端,然后插入硅胶导管作为支撑物,吻合泪小管。结果术后8~12周拔管,随访10个月,23例中1例因损伤时间太长未能吻合,余22例皆吻合成功。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断端远端成功率较高,联合植入硅胶引线导管,不失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一种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ERCP+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网篮/球囊/碎石网篮取石对25例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内镜下取石治疗,必要时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道内置管引流(ERBD)。结果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2%(23/25),二次取石成功率为100%,并发症术后胰腺炎为4%(1/25),一过性淀粉酶升高为16%(4/25)。结论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好、并发症少、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