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高炉长寿技术的开发和实现是促进高炉生产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益的有效措施。采用不结垢不腐蚀的冷却水或控制冷却水在工作条件下不结垢不腐蚀,是高炉长寿的前提条件之一。为获得磁化冷却水最佳的防垢、抑垢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水磁化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分析了磁场强度、磁处理时间和冷却水流速对冷却水磁化效果特征参数:PSI、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防垢效果最佳时的磁场强度34000GS,并用首钢高炉冷却水进行磁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梯度磁场处理循环冷却水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腐蚀、结垢、藻类繁殖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问题,采用高梯度磁场处理技术以达到水质稳定.通过自行组建的高梯度磁处理技术实验平台,得出了在试验工况条件下,循环冷却水电导率、pH值、浊度、COD随磁场强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合适的磁场强度有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证明,高梯度磁场对水中的胶体颗粒可以起到絮凝的作用,并保持了pH值的稳定,较大幅度地去除了浊度和COD,并且改善了水质.  相似文献   

3.
磁场处理工业循环水具有一定的阻垢效果。在实验室利用研制的超强永磁场模拟处理工业循环水装置,研究磁场处理后循环水pH值与磁场强度、循环水速度、循环水温度、磁场处理时间、钙离子浓度等的关系,建立基于pH值的超强永磁场循环水处理阻垢效果评价模型,为研制磁场处理循环水的质量控制模型提供参考,为超强永磁场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磁场处理工业循环水具有一定的阻垢效果。在实验室利用研制的超强永磁场模拟处理工业循环水装置,研究磁场处理后循环水pH值与磁场强度、循环水速度、循环水温度、磁场处理时间、钙离子浓度等的关系,建立基于pH值的超强永磁场循环水处理阻垢效果评价模型,为研制磁场处理循环水的质量控制模型提供参考,为超强永磁场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结垢是工业循环冷却水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研究循环水磁防垢除垢作用的机理,通过文献调研前人对循环水磁防垢的相关研究,总结了磁处理水理化性质(黏度、表面张力和氢键数量)的变化以及水垢(文石、方解石)结构的变化与系统能量的关系,并结合影响磁化水抑垢效果的因素,针对目前对于磁防垢除垢作用机理的分歧,从相关的试验结论出发,以能量为落脚点对循环水磁防垢除垢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推导,即水分子经磁场作用后,增加了氢键数量形成了更多的水合离子,减少了水垢的形成,同时致使体系能量降低和活化能增加,而活化能的增加能够促进硬垢向软垢的转变。这种经磁场作用后体系能量的重新分配造成的变化解释了常见的磁处理结论,并就影响磁处理阻垢效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1前言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制氧厂的主体生产设备是低温制氧机,其冷却水系统为常规敞开式循环设计。众所周知,在敞开式循环水系统中,由于冷却水在冷却塔中的曝气作用,最终使冷却水的pH值逐渐上升直至达到其自然平衡pH值。冷却水的自然平衡pH值通常在8.9~9.3之间。在日常运行中,如果不向冷却水系统中添加有特殊作用的酸性液体,则冷却水的pH值会稳定在其自然平衡pH值范围,不会产生大的波动。2系统介绍从2001年起,由于副产品医用氧气生产工艺的需要,该厂2#6000制氧机循环水系统进行了投加硫酸的调节,日常运行中系统pH值控制在7.8~8.3之间…  相似文献   

7.
制氧站循环冷却水全系统除垢清洗及水质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制氧站循环冷却水系统除垢清洗及水质稳定技术处理。经过除垢清洗及投加CW2105水质稳定剂、CW701杀菌灭藻剂后,解决了制氧站循环冷却水全系统因水质失稳结垢、菌藻滋生,导致制氧站循环水结垢造成制氧设备超温报警的问题。投加水质稳定剂后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稳定,因结垢而影响制氧站安全生产运行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王利荣 《云南冶金》2022,(6):195-198
针对空分空压机油冷却器、电机冷却器换热效果差,导致油温、电机进风温度偏高等问题,对影响冷却器换热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到的关键原因是循环水系统结垢、腐蚀铁锈和黏泥填料碎片等杂质造成了换热设备细管子堵塞,通过物理清洗、化学清洗并将循环冷却水调整为pH 5~5.5,很好地解决了冷却器换热效果差的问题,换热工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多晶硅生产过程的冷却循环水系统主要用来为物料降温,一般分为开式循环水系统和闭式循环水系统.开式循环水系统主要工艺部件是开放式的,补水来源一般为工业软化水,循环水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CO2含量降低、碱度增加、pH值升高、浊度增加等情况,需要对冷却水的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并选择适合的水处理药剂进行投加.闭式循环水系统为密闭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炉宵闭冷却循环水配用的散热铜管外壁结垢严重问题,通过分析比较3种技术方案,决定采用冷却水系统工艺改造的方案。在冷媒水循环系统中加设一条管路,用来定期对铜管外壁进行酸洗,达到降低冷却水温度的目的。该方法改善了高炉的冷却效果,年创经济效益约20万元。  相似文献   

11.
高炉长寿、大型、高效化是高炉炼铁的主流趋势,炉缸是影响高炉长寿的关键性环节。为实现对炉缸内部环境长期稳定的监测,冶金研究人员尝试了诸多方法,例如热电偶测温、冷却壁水温监测法、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弊端。根据高炉炉缸的结构特点,实验室设计了一个炉缸试验装置及其配套的EMF(电动势)测量系统。通过实验室试验得出EMF信号与液面高度、温度、传感材质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现场鱼雷罐工业试验验证了EMF信号与液面的关系。6种信号线中,钼丝和镀银铜线适合做信号线。  相似文献   

12.
宝钢3座高炉持续高强度冶炼、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各高炉冷却需要,随着炉龄增加,冷却器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高炉的长寿。通过高炉大修和高炉冷却系统的在线改造,增加炉体冷却板、冷却壁的冷却水量,提高水压,改善循环水水质,强化对炉体的冷却,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软水对碳钢和紫铜腐蚀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的冷却水水质对高炉长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正交试验研究高炉用软水水质指标温度、pH、电导率对碳钢和紫铜腐蚀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对碳钢而言,pH、电导率不具有显著性,而温度具有显著性,温度是引起碳钢腐蚀的主要因素。对紫铜而言,温度、pH、电导率都不具有显著性,软水对紫铜几乎不腐蚀。  相似文献   

14.
安钢6#高炉短期减风后合理控制操作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钢6^#高炉短期减风后操作参数的合理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实际生产中调整矿批、煤量、氧量、碱度、出铁量、水压、水量、风温等参数的方法和幅度。指出在目前的生产状况下,减风后如果无富氧,继续向高炉喷煤的适宜风压最好不低于130kPa,此时煤量最高9.5t/h。  相似文献   

15.
焦克新  张建良  刘征建  杨天钧 《钢铁》2020,55(8):193-198
 高炉长寿化是大型高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高炉长寿的关键在于弄清高炉侵蚀的根本原因。从高炉炉缸侵蚀机理、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原因、高炉炉缸圆周方向侵蚀不均匀性、高炉冷却强度与冷却效率以及高炉炉缸维护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炉长寿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高炉炉缸炭砖损毁的本质是碳不饱和铁水对炭砖的溶蚀。具体结果表明,首先,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最严重部位位于高炉炉缸死料柱的根部位置;其次,阐明了直接导致高炉存在不均匀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冷却系统的冷却水量和送风系统的风量在高炉周向方向分配不均匀;然后,阐明了冷却系统的作用本质是降低耐火材料热面温度,并提出了高炉冷却强度指数及高炉冷却效率指数;最后,分析了采用无钛矿护炉和钛矿护炉两种模式的高炉炉缸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炉渣处理和热能回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因巴法(INBA)、图拉法(TYNA)、底滤法(OCP)、拉萨法(RASA)等国内外高炉渣处理的方法及回收高炉渣热量的物理法和化学法。认为目前的高炉渣处理存在新水消耗大、炉渣物理热无法回收和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排放的问题,且在已研究的回收炉渣热量的方法中,未考虑处理后炉渣的应用或存在设备损耗大、热量回收率低等问题。拟开发的高炉渣干法粒化技术有望同时解决其渣粒化及热量回收的问题,是高炉渣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7月开始攀钢4号高炉(第二代炉龄)冷却壁出现破损,由于生产需要,破损冷却壁不能及时更换,一度造成高炉生产异常波动。通过采用外部强制打水、提高冷却壁水压、调整料制、限负荷和富氧、定期检修等一系列措施后,实现了高炉连续稳定顺行和高产。  相似文献   

18.
黄庆 《冶金动力》2010,(3):21-23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工艺中,含有酸性气体的煤气对煤气管网的腐蚀问题,梅钢3200m^3高炉设计的干法除尘工艺采用美国喷雾公司的技术,在煤气并网前喷雾碱液,来降温除酸,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The water cooled tuyere noses, through which hot blast is blown into the furnace, are exposed to very high temperature region of raceway inside the furnace. As a result the chances of rupture of cooling pipes within the tuyere nose are significantly high. The rupture causes water dripping into the furnace and if it continues and unnoticed for a prolonged period it lowers down the local raceway temperature and thus adversely affects the product hot metal and slag quality. Moreover, with heavy water leakage, there is a danger of explosion; monitoring of the cooling water is therefore essential.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water flow metre at each tuyere 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leaking tuyere at the early stage unless the rupture size grows bigger and so the leakage. In several cases the furnace is forced to shut down to manually inspect the leakage occurring without prior knowledge of the exact tuyere number. Identification of water leakage at an early stage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prevent process disturbances due to chilling of the furnace and avoid the unscheduled downtime for tuyere replace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identify the water leakage from tuyere nose cooling circuit in blast furnace and the adverse effect of water leakag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last furnace. A system called water leak detec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different blast furnaces in Tata Steel Jamshedpur to monitor the water leakage through tuyere nose and identify the exact leaking tuyere based on a dimensionless number called leak detection f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