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Planning》2013,(18)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诗经》中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表现婚姻爱情生活的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类诗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通过这类诗歌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了解远古男女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和痛苦。这类诗歌无疑充满了一种真实而又坦诚的情感元素。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
《诗经·风》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重要内容,着重描写了先秦人民的爱情、劳动及生活场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多元化历史生态的大门。本文正是以《诗经·风》中的爱情诗、爱情美为线索,着重通过几篇重要的诗歌阐述《诗经·风》中传达的爱情之美和情感之美。透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诗经·风》的研究线索,也力图带给人们真正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诗经》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本文分析了《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加深人们对于《诗经》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其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雅"是《诗经》中的正乐部分,最鲜明地代表了周王朝官方主流思想。《孟子》书中大量引用"雅"诗是借《诗经》传统权威推行仁政,通过引诗的手段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的王道政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8)
<正>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爱情是爱情诗中的共同语、世界语。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写得最好的是爱情诗。这些两情相悦词,内容多写男欢女爱,情感或热烈奔放,或细腻委婉,成为那个重科举的时代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些诗词中,有一些经典名句盛久不衰,达到的高度让今人难以逾越。一、主题思想(一)歌咏爱情的美好,表达对爱情的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4)
《诗经》中描绘了许多昆虫,以极其丰富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不仅是先民的物候指南,更是寄予了其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从先民的思维方式出发,就能更好地了解昆虫的重要作用,理解诗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4)
《诗经》中描绘了许多昆虫,以极其丰富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不仅是先民的物候指南,更是寄予了其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从先民的思维方式出发,就能更好地了解昆虫的重要作用,理解诗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5)
先秦时代,人与自然联系紧密,《诗经》与《庄子》中均有关于鸟类的大量记述。"鸟"之意象,对《诗经》和《庄子》的艺术表现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比较二者艺术风貌,《诗经》与《庄子》中的鸟类意象也大有不同,总体来讲,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内在意蕴上看,《诗经》中的鸟多被寄托情感,《庄子》中的鸟多寓意思想;从创作方法上看,《诗经》中的鸟多为客观描写,《庄子》中的鸟多为主观虚构;从功能作用上看,《诗经》中的鸟多是情感媒介,作比起兴,《庄子》中的鸟多是说理工具,论道明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5)
韩国朝鲜王朝在东方邻国的强大影响下,全面效仿中国,确立了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其《诗经》学伴随晚明的转向也发生了重大变迁,呈现出从经学阐释到文学解读的发展态势。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梳理韩国《诗经》学的发展脉络,而且能清楚地发现中国《诗经》学在发展过程中对邻国的辐射作用,是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3)
《诗经》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古往今来广为流传。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做好《诗经》的翻译工作有助于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开展文化外交,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今笔者对比中外不同名家的译作,以一定的理论作为评判标准,分析各个版本译作的得与失,从而为《诗经》的翻译工作探路。在这里,我们以《诗经》广为流传的一首《关雎》为样板,在前文所述的标准之下,对比不同人的译作,来为《诗经》英译探路。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3)
《诗经》研究自古是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点。从汉至今,研究《诗经》的书籍层出不穷、包罗万象。这一现象固然可喜,但由于各人知识结构的不同,对《诗经》的理解不免也存在偏差,特别是今人对《诗经》的解读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字词解释、文本解析两方面入手,简略今人译注《小旻》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5):43-4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然而,自汉代将其尊经之始,在经学视域下,《诗经》逐渐远离诗性特质,而被赋予厚重的经学内涵,推向经学的圣坛,承载着传播经学思想的重任。诗经学发展至明代,伴随着明中叶新思潮和诗学理论的产生,一股《诗经》文学阐释潮流兴起,使《诗经》研究实现了由"经"向诗的本质回归,确立了明代诗经学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25)
《诗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职大学语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通过探讨激趣法在《诗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使《诗经》教学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雷晨 《山西建筑》2012,38(16):225-226
通过讨论《诗经》植物的选取特点,《诗经》中可用于植物造景的典型植物意境,探讨《诗经》对植物造景的启示,最后就现代园林继承植物意境的障碍提出建议,从而拉近人与植物的关系,提高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
《文心雕龙》的大部分篇章中,刘勰都曾直接或间接地提到《诗经》,并对《诗经》的作者、修辞手法、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等发表了精辟的意见。这些意见,既有对前代研究成果的因袭,也有总结和发展,研究《文心雕龙》关于《诗经》的论述,对于深入了解《(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有一半的诗歌是反映女性生活的。《诗经·国风》中描述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爱情中的女性形象、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弃妇诗中的女性形象等。《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叙述的女性有对其爱情的独特看法,不同程度的反映出周代女性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正《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作品的时间跨越了从商代至春秋近两千年,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含了先秦时期的方方面面。建筑,尤其是周代建筑在《诗经》中多有涉及,因而,要对周代建筑工艺并建筑风格有所了解,必从《诗经》入手。但《诗经》中的建筑种类繁多,包括宫室、庙堂、亭台、园林等等,其中对周代贵族宫室记载最为详实的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7):12-14
关于《诗经》的解读,一直以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读者和学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不同的诠释。然而,对于一部作品的解读,最恰如其分的莫过于结合其时代背景做出分析阐释。《诗经》产生的年代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所以我们应该将《诗经》置于当时的文化背景之下,即在周的礼乐文化背景之下,再分析阐明《诗经》所反映的当时的文化内涵与意蕴。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是儒家的五部经典之一,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诗经》又是一部民俗史,反映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周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民生百态,可以说,《诗经》是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周代词典。通过《诗经》,我们可以反观周代社会的民风民俗,并对此作进行考查研究。本文拟从《国风》中的爱情赠答诗入手,对周代社会的礼俗风尚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2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诗集之一,和荷马史诗差不多产生于相同的时代(公元前8至6世纪)。《诗经》的英译始于18世纪中叶,而后出现了众多《诗经》的全译本和选译本。本文通过对比詹姆士·理雅各(James Legge)和许渊冲两位翻译大家的诗经译本,从而探讨谁是读者心中最合格的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