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最近美国关于功能性Cr(Ⅲ)电镀代替Cr(Ⅵ)硬铬电镀的科研进展.Cr(Ⅵ)电镀用于提供硬度高、抗磨损和耐腐蚀的镀层.但是,Cr(Ⅵ)槽液毒性大,对环境和人身有危害,已经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督.Cr(Ⅲ)电镀铬已经取得了可以和Cr(Ⅵ)电镀相比美的功能性,对Cr(Ⅲ)镀铬镀层的厚度、均匀性、结合力、孔隙率和抗腐蚀性能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电去离子法(EDI)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去离子法(EDI)是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的结合技术.在电渗析淡室中添加离子交换树脂作为阳极室介质,自制了EDI装置,并采用该装置对电镀铬漂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进水pH、流量和电流密度对EDI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进水pH=4.8,流量和电流密度分别为4 L/h和1.2 mA/cm2时,Cr(VI)的分离效率可达99.5%,但淡室出水中的Cr(Ⅵ)浓度略高于国家排放标准.作为一种能够高效分离电镀铬漂洗废水中六价铬的新技术,EDI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吸附法对含Cr(Ⅵ)模拟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电极电位、极板间距、极板面积、模拟废水初始Cr(Ⅵ)含量、废水pH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电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拟合,并对电极进行了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极电位为1.6 V、极板间距为0.6 cm、极板面积为100 cm2、模拟废水初始Cr(Ⅵ)的质量浓度为20 mg/L、废水pH为2的优化条件下,Cr(Ⅵ)的吸附去除率达到100%;其他因素不变,仅将p H调至2.5,Cr(Ⅵ)的吸附去除率为88.0%,较开路条件下提高了10.7个百分点;电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2级动力学方程;对活性炭纤维电极进行4次循环电吸附、脱附实验后,其对Cr(Ⅵ)的吸附去除率仍保持在84%以上。  相似文献   

4.
采用以铁板为电极材料的电絮凝装置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絮凝时间、初始pH值等工艺条件对废水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0mA/cm~2、絮凝时间为40min、初始pH值为4~6时,对废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较好。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电絮凝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废水中Cr(Ⅵ)的质量浓度、总铬的质量浓度、出水pH值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相关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5.
钛-铁双阳极电絮凝法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铬(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采用钛-铁双阳极电絮凝技术去除电镀废水中铬(Ⅵ)进行了研究.以铬(Ⅵ)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详细研究了不同阳极材料及组合方式、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废水pH、电导率、静置时间等因素对其去除废水中铬(Ⅵ)效果的影响,经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对质量浓度为0.2 g/L的含铬(Ⅵ)模拟废水,当电流密度控制在1.5 A/dm2,电解时间为1.5 h,电解质NaCl质量浓度为1.0 g/L及废水pH=9时,铬(Ⅵ)的去除率最高,达96.57%.在此基础上应用于处理实际镀铬废水,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初步探讨了钛-铁双阳极电絮凝法除铬(Ⅵ)机理,得出氧化和絮凝作用,是废水中铬(Ⅵ)被有效去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油田野外井场远程测控的实际需求和特点,重点介绍了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针对实际油田井场数据监控的需求,提出了井场数据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基本功能和结构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系统中各节点的基本结构。提出的井场数据监测方案,对于实现现场野外远程监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用纸电泳—光密度扫描法同时测定电镀废水中的Cr(Ⅲ)和Cr(Ⅵ)。其原理在于水溶液中Cr(Ⅲ)和Cr(Ⅶ)所带电荷不同,在高压电场中可以快速分离,六价铬向阳极移动,三值铬向阴极移动。将分离后的Cr(Ⅲ)氧化为Cr(Ⅵ),用二苯卡巴肼喷雾显色后,用光密度扫描法对Cr(Ⅲ)和Cr(Ⅵ)同时进行定量扫描测定。本法快速,简便选择性高。用本法对电镀废水进行测定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唐树和  徐芳  王京平 《应用化工》2007,36(1):22-24,28
采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探讨了废水酸度、交换时间、浓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以及树脂再生所需的合适温度和再生剂浓度。结果表明,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具有交换容量大、交换效果好、树脂再生条件较简单等优点。并对实际含铬废水进行了处理,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为1 540 mg/L,处理量达52 BV(床体积)时,出水中Cr(Ⅵ)的浓度仍小于0.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树脂交换容量约80 mg/g。用8%NaOH溶液,在50℃条件下进行再生效果较好,再生率大于95%,可实现树脂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琛 《电镀与精饰》2011,33(3):36-40
利用改性膨润土对废水中的Cr(Ⅵ)进行吸附是目前废水处理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膨润土的改性方法、机理,综述了改性膨润土处理含Cr(Ⅵ)废水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指出改性膨润土在处理Cr(Ⅵ)废水的技术前景及其在其他类别电镀废水处理方面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8):2168-2171
以麸皮为生物吸附剂,考察麸皮用量、废水pH、时间、Cr(Ⅵ)初始浓度对废水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作为生物吸附剂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r(Ⅵ),麸皮用量200 g/L,pH=2、Cr(Ⅵ)初始浓度为5 mg/L,吸附240 min时,Cr(Ⅵ)去除率为99.31%。麸皮对Cr(Ⅵ)离子的吸附过程接近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55.44 mg/kg。  相似文献   

11.
光度法测定镀铬液及铬酸钝化液中Cr(Ⅵ)和Cr(Ⅲ)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硫酸介质中,沸水浴加热条件下,Cr(Ⅵ)能氧化玫瑰桃红R褪色,且褪色程度(ΔA)与Cr( Ⅵ)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和Cr( Ⅲ)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8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4L·mol-1·cm-1。该方法可用于镀铬溶液和铬酸钝化液中Cr(Ⅵ)和Cr(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性木屑吸附处理模拟含Cr(Ⅵ)水,探讨了废水酸度,吸附时间,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改性木屑用量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利用改性木屑吸附含Cr(Ⅵ)废水,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而且在同一条件下改性木屑吸附性能优于普通木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竹炭加入量、溶液p H值、吸附时间、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对废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竹炭对Cr(Ⅵ)的动态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当竹炭用量为100 mg,溶液的p H值为1,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震荡吸附180min,竹炭对废水中Cr(Ⅵ)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竹炭对Cr(Ⅵ)等温吸附服从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对制备材料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利用制备的纳米零价铁对配制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考查,探究了纳米零价铁投加量、废水中Cr(Ⅵ)初始浓度、废水初始pH值及反应时间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纳米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中Cr(Ⅵ)初始浓度为20 mg/L、纳米零价铁投加量为500 mg/L、废水初始pH值为3、反应处理时间为4.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r(Ⅵ)的去除率可达99.45%。  相似文献   

15.
交联薯渣黄原酸酯(CCX)废水中Cr(Ⅵ)离子的吸附,探讨了pH值、温度、吸附时间、CCX含硫量、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CX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3.0倍时,pH为2.5,在45℃下搅拌反应50 min,对Cr(Ⅵ)的吸附容量为37.76 mg/g,去除率达到99.69%,处理后的废水中Cr(Ⅵ)浓度为0.15 mg/L,低于国标排放标准(0.5 mg/L)。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CCX吸附Cr(Ⅵ)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用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条件下,对以褐煤为原料制备的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磺化煤的用量、Cr(Ⅵ)起始浓度等因素对磺化褐煤吸附Cr(Ⅵ)的影响,确定了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条件:溶液的pH为2.0,Cr(Ⅵ)起始质量浓度为40mg/L,吸附温度为70℃,吸附时间为3h,磺化煤用量为80mg,Cr(Ⅵ)去除率达98%以上。同时探讨了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性木屑吸附处理模拟含Cr(Ⅵ)水,探讨了废水酸度,吸附时间,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改性木屑用量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利用改性木屑吸附含Cr(Ⅵ)废水,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而且在同一条件下改性木屑吸附性能优于普通木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用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性木屑吸附处理模拟含Cr(Ⅵ)水,探讨了废水酸度,吸附时间,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改性木屑用量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利用改性木屑吸附含Cr(Ⅵ)废水,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而且在同一条件下改性木屑吸附性能优于普通木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硫酸和硝酸锰溶液制备了改性活性炭H-AC和Mn-H-AC,并探讨了不同活性炭吸附剂对废水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相比,H-AC和Mn-H-AC对Cr(Ⅵ)的吸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其中Mn-H-AC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因素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废水初始pH值吸附反应温度 Mn-H-AC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20.
以SO2为还原剂,采用一种新型的气液传质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SA)对含Cr(Ⅵ)废水进行直接还原处理,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SO2浓度为3582 mg·m-3时,对Cr(Ⅵ)含量为1134 mg·L-1的模拟含铬废水,循环处理6 min,Cr(Ⅵ)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废水初始pH为碱性比其为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SO2的吸收,提高了SO2利用率,增强了处理效率。废水射流流速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小,但SO2和Cr(Ⅵ)的浓度对处理效果有明显影响。随着SO2浓度增大,处理效率增大;Cr(Ⅵ)的初始浓度增大,处理效率降低。研究结果为建立含硫气体还原处理含Cr(Ⅵ)废水新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