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了变容二极管的-特性,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完成其在1 GHz工作频率下模型参数的提取.为了拟合更加准确,在-特性曲线上读取了6级(,)值,并用ADS软件分别进行多次随机仿真和梯度仿真.用提取的参数建立了变容二级管的电路模型.最后,用此模型设计了一款压控振荡器,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Multisim的变容二极管特性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对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的静态调制特性和动态调制特性进行了分析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路的各项性能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在仿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曲线拟合,拟合数据与理论相一致,并且能显示出一些无法用电子仪器设备显示的波形和曲线,使结果更直观,更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进VBO接口电路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性能,提出2种新的ESD防护器件:栅二极管与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可控硅整流器(SCR). 采用SMIC 40 nm CMOS工艺与SMIC 28 nm PS CMOS工艺制备传统二极管、栅二极管、面积效率SCR;通过半导体工艺及器件模拟工具(TCAD)进行仿真,分析电流密度;通过传输线脉冲测试(TLP)方法,测试不同结构ESD防护器件的-特性. 栅二极管的ESD鲁棒性为19.7 mA/μm,导通电阻为1.28 Ω,相较于传统二极管降低了38.8%. 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SCR触发电压为1.82 V,鲁棒性为48.1 mA/μm,相较于传统二极管提升了174.8%. 测试结果表明,栅二极管与ASCR和传统ESD器件相比,性能有极大的提升,适合用作VBO接口芯片的ESD防护.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利用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实现信号钳位的方法。与传统的二极管钳位方法相比,具有钳位速度快、精度高、调节方便等特点。软件仿真和实际电路测试都证明了电路的有效性。文中给出了一个DSPWM调制应用电路实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基于MOS管构成具有负阻微分特性的网络,仿真了网络中各种参数改变对特性曲线的影响,负阻微分MOS网络可以模拟共振隧穿二极管的I—V特性。根据实际的InGaAs/A-1As/InP异质结共振隧穿二极管测试结果,通过设置合理的参数和偏置,给出了适用于蔡氏电路的非线性特性曲线,对今后设计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混沌系统以及硬件电路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将共振隧穿二极管应用于混沌系统的设计中,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运放构成的非线性网络,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工作频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变容二极管设计了215 GHz三倍频器。为了简化结构和提高功率容量,该倍频器采用同向并联二极管对结构实现非平衡式三倍频。由于在太赫兹频段二极管的封装会影响到器件的场分布,将传统的二极管SPICE参数直接应用于太赫兹频段的电路设计仿真存在一定缺陷。故建立了精确的二极管三维电磁模型,在非线性区域合理的设置了波端口,采用改进型场路结合仿真的方式对倍频器进行了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倍频器在207~226 GHz输出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大于2 mW,最大输出功率为5.4 mW,最小变频损耗为13.1 dB。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用PSpice仿真感性负载电路中出现的错误振荡问题,依据半导体内部工作机理,通过求解二极管基区双极扩散方程,构建了一种大功率PIN二极管的PSPICE子电路仿真模型,在模型过程考虑了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恢复特性.模型通过测试电路仿真得到反向电压和电流波形,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作为大功率器件模型使...  相似文献   

8.
IGBT模块中IGBT与二极管各自详细暂态电气特性及相互影响少有研究,因此提出一种适于实时仿真的IGBT模块电气模型。模型采用机理推导、电气等效、曲线拟合等方法在PSCAD、SABER、SIMULINK等电路仿真平台建模并基于FPGA模型实时化,可以在纳秒级步长下模拟IGBT模块电压电流尖峰、拖尾电流、米勒平台等暂态电气特性。通过与SABER中通用模型仿真结果、实验实测波形对比分析以及搭建的FPGA实时仿真系统,验证了IGBT模块电气模型和参数提取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将模型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电磁干扰及损耗分析、控制策略等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金属天线系统集成度低、性能重构不灵活等问题,设计并制备一种具有高浓度固体等离子体的横向 SPiN 二极管。 测试结果表明,该二极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本征区内部等离子体区域呈现类金属特性(载流子浓度超过1018cm-3),可取代金属作为天线基本辐射单元。在此基础上,研究一种基于SPiN 二极管的硅基频率可重构单极子天线,通过控制不同二极管单元的导通与截止,实现硅基天线在2.56 GHz 和 2.68 GHz 的两种重构模式,并对天线其他辐射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铺地材料辐射热通量测试装置中,为了研究标定数据点建立曲线模型的问题.采用三次样条插值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了辐射热通量分布曲线,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拟合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更适于实际系统应用.并采用VB与Matlab的混合编程技术,在上位机测试软件中加以实现.在燃烧试验中,依此可以精确地计算出铺地材料的辐射热通量.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测试系统中,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差分(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的整流二极管高频建模方法. 首先,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VNA)提取了整流二极管截止时高频阻抗特性. 然后,基于进化差分算法进行整流二极管高频特性建模,同时,对比了进化差分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拟合结果. 结果表明:进化差分算法在拟合精度及运行速度均优于遗传算法. 通过实测曲线与仿真曲线对比表明拟合效果良好,验证了模型及参数的准确性. 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导通关断特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Excel的内置函数求梁在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用Excel中图形处理的方法准确地绘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由计算出的数据可得到拟合曲线及其方程,并求其极值.这种求梁的内力方法简单、直观,便于梁的外荷载设计及梁的安全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实验测点最佳布置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系统地提出实验测点最佳布置的理论与方法,文中给出了用多项式,分片多项式及样条函数拟合实验数据时实验测点的最佳布置方法。用这种方法布置测点与经验布置测点方法有很大差别。这种方法的拟合误差小,文中给出了一个应用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例分析,介绍了应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统计、正态概率纸检验和线性回归的一般步骤,给出了应用Excel软件进行分布拟合的一般方法.Kolmogorov-Smirnov检验的p值证明了实例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岩体的剪切蠕变特性是影响坝区边坡岩体变形与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现场剪切蠕变试验数据回归拟合得到了坝区“硬、脆、碎”辉绿岩脉的剪切蠕变经验方程,并由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剪切蠕变经验方程的拟合参数;提出了可以真实模拟现场剪切蠕变试验过程以及岩体实际地层分布情况的蠕变参数数值反演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回归拟合变形值及数值反演计算变形值均与试验变形值比较接近,最大误差均未超过8%,表明剪切蠕变经验方程能有效反映坝区岩体的剪切蠕变变形特性,且建立的剪切蠕变数值模型也是合理可靠的,这为深入认识和了解坝区辉绿岩脉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剪切蠕变力学特性提供了重要的试验和理论依据,也为坝基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技术参数保证。  相似文献   

16.
确定体效应二极管等效电路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众所周知的体效应振荡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利用测量得到的振荡频率和输出功率关于谐振腔长度的变化曲线,拟合出体效应管包括管座的等效电路参数。  相似文献   

17.
非圆曲线与列表曲线的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于非圆曲线和列表曲线的拟合方法。在对非圆曲线和列表曲线拟合编程及应用于数控加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圆弧样条函数拟合和双圆弧拟合是解决非圆曲线和列表曲线拟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泉州市区PHC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泉州市区6根现场试验桩的实测资料,对PHC桩上拔荷载-桩顶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基于1stOpt操作平台,选用Levenberg-Marquardt结合Universal Global Optimization-UGO的拟合方法,选用双曲线模型、幂函数模型和双曲线幂函数组合模型对6根现场试验桩的拟合。结果表明双曲线幂函数组合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相关系数R超过0.9999,基于该数学模型的PHC桩上拔荷载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一般为-0.48%至0.55%;相对于试验报告给出的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1400kN,根据拟合曲线预测的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达59.13%。  相似文献   

19.
针对管道漏磁内检测缺陷信号的重构问题,研究了曲线拟合和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以管道漏磁内检测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所得到的半椭圆型缺陷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径向磁通密度特征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二次方程组,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实现对仿真数据的二元一次函数拟合和二元二次函数拟合.应用MATLAB编写程序求出拟合系数,得到拟合方程,拟合计算结果与仿真数据基本吻合.通过对两组函数方程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二元二次拟合函数能更准确地描绘出缺陷大小与检测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二次拟合模型更可靠,为管道漏磁内检测缺陷信号重构提供了函数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