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象山水电厂使用的YDT-3000型调速器是典型的中型模拟电路形式的电气液压调速器,目前在国内中、小型水电站中多有应用。运行经验表明,该种类型的调速器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且不能适应该厂长远规划。进行微机调速器改造后,提高了调速器的工作可靠性,机组运行工况明显改善,简化了运行维护工作,实践证明履改造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步进式水轮机调速器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操作方便、调节品质优越、可靠性 高、检修维护工作量极小。陈村水电站三台机组六十年代生产的DT—100型调 速器机柜的性能已不能满足系统调峰,守口子对陈村机组调节性能的要求。近两 年电站采用国内最新开发研制的步进式调速器,对三台调速器进行技术改造,运 用效果良好,为电站和系统运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该调速器在水电系统的 调速器改造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留驾水电站YT-3500型调速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速系统的改造设计,选用先进的WBZT-50型步进式调速器代替原调速器,对系统的电气及机械部分进行了重新配置,介绍了改造后调速系统的设备配置、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运行方式,解决了原系统存在问题,运行效果十分良好。对水电站调速器的改造及运行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改造前活套控制系统硬件老化、故障率高的现状,采用PLC对整个活套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对驱动电机功率进行升级,配套对应的欧陆直流调速器,并通过辅助现场触摸屏进行控制,使整个活套控制系统可以满足各种厚度钢板的生产需求。近一年的运行表明,改造后的活套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完全满足钢管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农村及一些山区、边远地区有不少单台运行或少数几台并列运行的小型水轮发电机组,一般都没有自动调速装置,要靠人工手动调速,不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频率稳定性差,不能保证电能质量,若配以机械液压调速器,价格比较高。采用电子电动调速器则可以满足一般小水电站的要求。既经济又实用。电子电动调速器的总体结构如图一所示。 它的关键部件是电子调速电路。这里主要来分析电子调速电路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清水源一二级电站采用SLT-600(FX2N)型全数字可编程微机组合式调速器,其电气部分以可靠性极高的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采用智能变结构PID调节规律,机械液压随动系统采用全数字液压技术,主接力器零位时无漂移,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我校电力系商国才教授、机械系刘长青副教授、动力系王印松博士与贵州省水利电力厅地方电力局联合研制的“QDYT-l型全数字电动液压式水轮机调速器”于 2000年 7月 11日通过了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型调速器用步进电动机直接驱动旋转配压阀替代传统的微机水轮机调速器由机械推动的滑动配压阀,取消了传统的电液转换器,为国内首创。根据中国电力信息中心科技查新报告,在国际上亦尚未检索到这种形式。“鉴定委员会还认为该型调速器:运行可靠,性能良好,操作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相似文献   

8.
<正> 1980年8月,我院水动教研室接受了将广西西津水电厂的pK型机械液压型调速器改为电气液压型调速器的任务,针对国内调速器行业现状和西津水电厂生产实际,对国内调速器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收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下,水动教研室有关人员经过科学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在系统理论分析计算和大量模拟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J2113型热室125T压铸机液压的系统改造,分析了改造后的液压系统原理.改造后的液压系统流量充分、压力稳定、动作迅速,且调整和维修保养方便,故障率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水轮机调速器的可靠性,对全数字式水轮机调速器进行了研究,它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基础,结合专用集成电路技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进行测频和位移测量,同时采用一个全数字式的液压控制系统--数字阀插装阀并联液压控制系统,从而构成一个真正的全数字式水轮机调速器,即从信号的采集到控制的输出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在水轮机调速器半物理仿真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它的控制性能良好,可以满足水轮机对调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微机调速器,并重点阐述了其系统组成、主要单元的工作原理、PID算法和软件特点.电站试验及运行表明,该微机调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渔子溪水电站的实际参数,采用数值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改造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方案,改造后的水轮机,改善了叶片的空蚀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水轮机效率,增大了机组出力。  相似文献   

13.
水轮机调速器中阀控缸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旋转配压阀作为主配压阀的水轮机调速器中,建立了低压系统和中压系统两种情况下的阀控缸动力元件的数学模型,绘制了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分析表明:在保证系统最大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升高系统压力后,重新设计的阀控缸系统与低压下的系统有相近的动态特性,这使减小整个调速器的体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轮机主轴密封采用传统的接触式密封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非接触式水轮机主轴密封的原理及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叶片式水力机密封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并运用于实际水电站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小液力透平各过流部件的水力损失,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在不同蜗壳进口截面下将一单级液力透平蜗壳的基圆作为一环线,计算沿该环线的切向速度值,根据基圆半径计算出相应的速度矩,并在环线上分别设置4个监测点,利用ANSYS软件计算监测点处的速度矩随流量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蜗壳进口截面对各过流部件水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液力透平的蜗壳最佳进口直径为65mm,改进后液力透平的效率比原设计下的效率提高了1.83%,且在该蜗壳进口下叶轮进口的速度矩波动幅值最小;随着蜗壳进口直径的增加叶轮进口的速度矩逐渐减小,蜗壳收缩管的收缩率逐渐增加,收缩管中的水力损失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在线学习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在水轮机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系统具有时变非线性,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达到最优控制的特性,提出采用基于RBF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来控制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模糊控制器的比例因子、模糊推理规则和隶属函数由遗传算法在线寻优.由RBF神经网络进行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模型辨识,以评价模糊控制器控制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控制效果良好,特别在变工况和扰动情况下优于最优PID控制.  相似文献   

17.
气液两相多级液力透平的全流道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G85-80五级节段式离心泵做液力透平,基于CFD软件,采用N-S方程和标准κ-ε湍流模型,选择Mixture多相流模型,利用SIMPLE算法,对其在纯水介质和气液两相介质时进行全流道数值模拟,得到透平的外特性曲线和内流场规律。结果显示:气液两相透平在最优工况点的压头、功率比纯水透平的高,而水力效率和质量流量较纯水透平的低;在最优工况点,随着级数增加,气液两相透平各级导叶、叶轮进出口压差增大,其内部压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叶片工作面进口附近的漩涡区域减小;与小流量时的透平相比,大流量时透平各级叶轮、导叶内部的气体体积分数较大,透平叶轮出口附近的高含气率区域较小,各流道中气体分布的不对称性加剧。    相似文献   

18.
There exists a large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certainties, such as hydraulic turbine governors, whose robust control problem is hard to solve by means of the existing robust control approaches. For this class of systems, this work presents a dynamic extending H∞ controller via both differential geometry and H∞ theory. Furthermore, based on differential game theory, it has been verified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has robustness in the sense that the disturbance can be attenuated effectively because the L2-gain from the disturbance input to the regulation output signal could be reduced to any given level. Thirdly, a robust control strategy for hydraulic turbine governor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extending H∞ control method, and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 real control equipment. Finally the field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which show clearly that the developed control equipment can enhance transient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s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