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沸石/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斜发沸石以及分子筛代替炭黑作补强剂在橡胶中的应用.考察不同量的斜发沸石、分子筛对橡胶的补强效果,同时考察偶联剂对橡胶复合体系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当斜发沸石的加入份数为5份(质量分数)时,橡胶的拉伸和磨耗性能稍微下降,当加入10~20份时,性能下降很多.当5A分子筛加入5份时,橡胶的拉伸和磨耗性能下降,断裂伸长率也下降.体系的力学性能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有所提高,加入1.5份时,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改性煤矸石粉对热塑性丁苯橡胶(SBS)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采用密炼工艺制备了改性煤矸石粉/SBS复合材料,用RPA8000橡胶加工分析仪对所测胶样进行了不同温度、频率、应变的扫描对比分析;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断面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煤矸石粉填充SBS能提高材料的弹性模量,尤以百份SBS中添加20份改性煤矸石粉最为突出。电镜照片显示,煤矸石粉的表面活性基团能够与SBS大分子链形成网络结构,与RPA扫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铜基温敏复合材料.通过PHILIPS EM430型高分辨透射电镜(TEM)观察复合材料形貌,比较及确定了复合材料的粒径,进而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将复合材料装入自制铜管(直径5 mm,长度20 mm,一端封闭),用温控光学测微装置测试其热敏性,着重探讨了球磨时间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特征和热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球磨时间使复合材料粒径和形状发生变化,球磨时间对复合材料的热敏性影响显著,复合材料的热敏性随球磨时间延长而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炭黑/掺杂盐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吸波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聚苯胺(PAn)和乙炔炭黑(CB)填充于腈橡胶(NBR)的吸波性能。并就其组成、配比、硫化条件对吸波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NBR/PAn复合材料中,随着PAn含量(在40-100份之间)的增加,其最大吸收衰减增大;NBR/CB复合材料在CB含量达100份时,最大衰减达12dB;硫化能改善材料的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无定形活性水合硅酸钙、炭黑、白炭黑为填料,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其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考察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添加量、硅酸钙添加量、硅酸钙与炭黑、白炭黑的配合比例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炭黑、白炭黑传统填料相比,硅酸钙粉体具有降低胶料扭矩、缩短硫化时间的作用;填充硅酸钙后,天然橡胶的拉伸及撕裂强度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在填充50份4%S基改性的硅酸钙后,复合材料的100%、300%定伸强度与50份炭黑填充时相当;硅酸钙与白炭黑配合填充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在比例为1∶3、1∶1时各自达到最大值11.31 MPa、23.93 N/mm,优于白炭黑单独填充.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新型无机填料—膨润土对聚丙烯(PP)的填充行为(力学性能、熔融指数、密度等),着重考查了用硬酯酸进行表面改性后的填料粒径,填充量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SC、偏光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填充体系的微观、亚微观结构,对膨润土填充PP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炭黑种类、用量、粒径及结构度对橡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炭黑的填充量大 ,粒径较小 ,结构度较高时能赋予橡胶较低的体积电阻率 ;炭黑填充型橡胶有较好的导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白炭黑和偏铝酸钾为原料,低碳链饱和醇为添加剂合成了L沸石,并系统研究了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和丙三醇对L沸石晶粒尺寸及晶体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添加剂合成的L沸石为扁圆柱形,粒径较小;而分别添加少量上述6种醇所得L沸石则均呈扁平蚌状,粒径显著增大,而且结晶度较好;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乙醇的添加量,依次获得不同形貌的L沸石晶体,但结晶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热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Tween)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小颗粒ZSM-5沸石,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及合成条件对小颗粒ZSM-5沸石合成的影响。利用 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所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吐温添加量为2.5g时效果最好,可得到分散度较好的小粒径产品。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氯乙烯和木粉、稻壳粉、果壳粉制备PVC木塑复合材料.研究木质填料种类、含量和粒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维卡软化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粉含量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表观黏度增加;维卡软化点显著提高:当粒径为60目,维卡软化点由15份时的90.1℃升高到75份时110.9℃,提高了23.85%;粒径减小,力学性能提高.添加量相同时,PVC/木粉体系的维卡软化点和表观黏度较高,稻壳粉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活性碳酸钙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粒径的碳酸钙粒子经新型磷酸脂包覆处理后,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的常温和低温力学性能,并用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重质CaCO3。经活化处理填充PVC,其力学性能改善,粒径越小其力学性能越好;纳米活性CaCO3。对PVC复合材料有明显增韧作用;随活性CaCO3。用量增加,PVC复合材料低温冲击强度变化规律与常温下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2.
以沸石为载体,AgNO3溶液为交换液,通过离子交换法将Ag离子交换进入沸石中,制成了载银沸石,并将其与稀土添加入尼龙(PA)中共混制备了载银沸石/稀土/PA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添加组分质量分数的增加,改性纤维的拉伸强度降低,当载银沸石和稀土质量分数达3%时,断裂强度明显大幅度下降。共混体系的流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切力变稀行为,表明共混体系为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添加组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随添加组分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流变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建立橡胶混凝土二维混合随机骨料模型,基于余能原理基面力元法对橡胶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获得了应力-应变曲线图、破坏过程图和最大主应力、应变云图,模拟了橡胶混凝土破坏过程,分析了橡胶混凝土受压破坏机理,并探究了橡胶颗粒的不同粒径及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压强度随着橡胶掺量的提高,明显降低。相同掺量下,采用大粒径的橡胶颗粒可以使抗压强度略有提高。破坏最开始发生于橡胶颗粒较为密集区域,故而在配置橡胶混凝土时应尽量将橡胶颗粒分散均匀。该模型为分析并预测橡胶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 ruthenium oxide nanoparticles with size less than 20 nm were fabricated by annealing the metallic ruthenium nanoparticles in air, which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the thermal reduction in the polyol solution. The rutile structure of the ruthenium oxide was proved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oxide has good electron conductivity. The surface of the ruthenium oxide was modified by a vinyl silane coupling agent. The assembling of the silane to the oxide surface was proved by Infrared (I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By mixing the nanoparticles with poly(methylvinylsiloxane) (PMVS) silicone rubber, a composite filled with dispersive conducting phase was fabricate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t conductivity shows that the electron transportation through composite is mainly dominated by tunneling. The measurement of piezoresistance shows that the composite at low strain has high piezoresistance repeatability. The 3D reconstruction images of the composite filled with carbon black or ruthenium oxide show that the aggregation of the nanoparticles differs much for two composites. The narrow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particle size was thought to be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high piezoresistance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15.
纳米ZnO/PP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钛酸酯偶联剂对不同粒径的纳米ZnO粒子进行表面处理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纳米ZnO/PP复合材料 ;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其结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偶联剂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平均粒径为 80nm的纳米ZnO质量分数为 4 %时 ,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纳米ZnO具有异相成核作用 ,能够起到细化PP球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得到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方法分别考虑钢骨混凝土部分和钢管混凝土部分各自承担的轴力和弯矩,将这两部分的轴力、弯矩叠加.钢管混凝土部分按照现行的钢管混凝土公式计算;钢骨混凝土部分采用简化分析,按照忽略环箍效应和考虑环箍效应两种情况计算,同时和按照叠加方法计算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比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提高约15%,叠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适用于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结论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能力和更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橡胶粉掺量对砂浆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将回收废旧轮胎破碎成橡胶粉加入砂浆中,制备不同掺量的保温复合砂浆的试样,测定了该类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橡胶粉保温砂浆的流动性、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随着橡胶粉的增加而降低;偶联剂添加量为橡胶粉颗粒的5%时,提高界面的强度效果最好,复合砂浆的导热系数达到0.71W/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