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A/O复合式生物膜工艺的缺氧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物料平衡理论为基础,结合莫诺方程和Fick定律,建立了相应的底物降解和微生物增殖的动力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所得数据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随着进水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其偏差逐渐加大,不过最大偏差率仅为13%,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比较准确地预测了缺氧段的运行效果,这为该工艺的设计、运行和控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SBR无厌氧段生物强化除磷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BR工艺处理人工配水,考察了进水COD及氨氮浓度、C/N值、好氧时间对诱导无厌氧段生物强化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醋酸钠为碳源、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为100和5mg/L、C/N值为20时,对在A/O运行方式下表现为厌氧释磷、好氧超量吸磷的SBR,逐渐缩短其厌氧时间且保持好氧时间为135 min后,好氧吸磷现象并不会消失,仅是吸磷量略有降低.该除磷现象的发生是系统微生物经过特定诱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王申 《市政技术》2015,33(1):145-147
通过对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情况的调查,初步分析认为是由于处理水量超过设计水量,造成污水在曝气池好氧段停留时间较短,反应时间不足,使得亚硝酸盐在好氧段没有被完全氧化,系统硝化反应进行不完全,导致曝气池内硝酸盐氮堆积,丝状菌大量增殖,引起污泥膨胀。为此,采取了关闭厌氧段配水管的措施,使曝气池由A2/O工艺变为A/O工艺,从而初步解决了污泥膨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污水处理过程的仿真模拟,对A/A/O工艺中的厌氧、缺氧、好氧停留时间比和设计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可有效优化污水厂的设计,降低污水厂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在冬季,当A/A/O工艺中厌氧、缺氧、好氧停留时间比为1:1:6,MLSS浓度为5 000 mg/L时,反应池的总体积为22 000 m~3;在夏季,当厌氧、缺氧、好氧停留时间比为1:1:2,并适当降低好氧区的溶解氧浓度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显著提高,不仅节约了33%的供气量,同时也减少了50%的污泥回流量.  相似文献   

5.
临沂污水厂原设计规模为15×10~4m~3/d,一期工程(8×10~4m~3/d)采用底曝氧化沟工艺,二期工程(7×10~4m~3/d)采用A/A/O工艺,总排口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一级B标准.此次升级改造,将原一期工程的底曝氧化沟改造成复合式好氧池,并配套前置缺氧池,对原二期工程的厌氧段、缺氧段进行水力优化,增加转盘式过滤器,使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不需另外征地,可为类似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A/O/混凝沉淀/O组合工艺处理棉布印染废水,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对COD、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兼氧段停留时间为14 h、好氧段停留时间为10.5 h时,该工艺对印染废水中COD和色度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92%以上,出水水质完全符合印染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DO对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考察了好氧段DO浓度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段DO浓度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显著,当DO控制在1.5mg/L左右时,系统的处理效果最佳,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对NH4+-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12%、94.61%、92.85%、96.10%,平均出水NH4+-N、TN、TP、COD分别为0.25、0.68、0.5和10 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复合式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重点考察了该工艺的硝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投加悬浮填料能够显著提高活性污泥系统的硝化效果;复合式A/O工艺的硝化效果明显优于投料普通活性污泥法,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均低于0.5mg/L,完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不同工艺的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了厌氧释磷、好氧聚磷及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以确定其反硝化除磷能力及差异性。3个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分别为内设厌氧段的Carrousel氧化沟(A/O)、外设厌氧池的Carrousel氧化沟(A/C)和具有独立厌氧、缺氧及曝气池的A2/O工艺。结果表明,A/O工艺中活性污泥的释磷能力相对较强,A/C与A2/O工艺中活性污泥的释磷能力相当;A/C工艺中活性污泥的好氧聚磷和反硝化聚磷能力均优于其他两种工艺,好氧聚磷量和反硝化聚磷量分别为15.39和8.09 mgP/gVSS,活性污泥中存在数量可观的反硝化聚磷菌(DPB),反硝化聚磷菌与好氧聚磷菌的比例(DPB/PAO)为57.7%;A/O和A2/O工艺的活性污泥中同样存在DPB,但DPB/PAO值较低,分别为32%和27%。  相似文献   

10.
在A2/O工艺的好氧段添加阿科蔓生态基而构成复合式A2/O工艺,并开展了处理C/N值为3.2的实际污水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N值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均较低,厌氧段成为脱氮主要场所,除磷效果波动较大.碳源缺乏刺激反硝化除磷成为系统除磷的主要途径,并且随着系统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反硝化除磷量占总除磷量的百分比增加.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9、10、11h时反硝化除磷量占总除磷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0.99%、68.46%、75.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