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为了从经济运行角度研究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分摊,给出一种基于经济运行分析的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分摊计算方法。首先,采用等效电阻法计算最小配电网线损,并据此计算接入分布式电源前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负载区间;其次,分析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前后经济运行负载区间变化的原因,并据此构建不同的运行场景;最后,采用潮流追踪算法计算分布式电源线损分摊电量,设置对应的奖惩系数修正计算的线损分摊电量。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王井钢  李敬雄 《供用电》2003,20(3):19-21
通过理论分析,可以用公式进行涉及三方的"T"接线路的线损分摊问题的计算.对于35kV及以上有"T"分支又有三个供电方的线损分摊问题和10kV线路两用户的线损分摊问题都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每一区域配电网都有使其网损达到最小值的经济运行区间,而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会影响配电网的运行状况,有可能使配电网偏离或进入经济运行区间。为了维持配电网的经济运转,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DG接入影响配电网经济运行时间的线损分摊方法。首先,基于等值电阻法计算配电网线损,以配电网线损最小为目标,引入配电网经济运行时间的概念,进而计算得到DG接入前后该时段配电网所处的负载区间;其次,通过分析DG接入前后配电网负载区间发生变化的原因,形成不同的DG并网运行场景;然后,在潮流追踪分摊网损的基础上,为不同运行场景下的DG分别设置不同的奖惩系数,修正DG线损分摊量;最后,以某地区实际运行的线路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潮流追踪算法计算的结果比较,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同风电场出力之间可能存在平滑效应,含多风电场系统总风电波动成本并不等于各风电场单独并网波动成本之和,这给总风电波动成本在各风电场之间的合理分摊带来困难。提出基于波形相似性理论的风电波动成本分摊方法。在“同一系统中,所有参与并网发电的风电场运营商都应承担跟踪负荷波动的任务”的前提下,对各风电场出力进行等电量顺负荷等效变换,并以等效变换曲线作为风电波动成本分摊系数计算的基准;用波形相似性方法度量风电场实际出力曲线和等效出力曲线的波动整体性差异,兼顾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影响,确定各风电场因未能有效跟踪负荷波动而应承担的风电波动成本份额。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以光伏电源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给地区电网线损带来较大影响的现状,首先对光伏电源并网对线路线损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公式推导,其次以吉林省光照充足的某地区为例,进行光伏电源并网的线损理论计算分析。分析光伏电源在接入位置、接入电压等级、接入容量这几个方面对地区电网线损的影响,指出光伏电源并网应优先选择电压等级最高的节点,且所接节点负荷的比重尽可能大,电源容量占地区负荷的总量20%~40%为最优线损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多个小电源的6~10 kV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多个小电源的 6~ 1 0 k V配电网复杂的运行情况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以潮流计算为基础 ,不仅考虑了代表日内小电源既向配电网反供电力又从配电网吸收电力的运行情况 ,又考虑了供电首端母线代表日内既向配电网馈电又从配电网吸收电力这种复杂的运行方式 ;这种方法在计及电压和无功对配电网线损影响的同时 ,还考虑了变压器铁损的实验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7.
风电场50年一遇极大风速是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和风资源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按照常规方法计算,满洲里地区50年一遇极大风速结果偏高.通过对计算条件的深入分析,采用风压复核进行了重新核算,准确确定了满洲里地区的风电场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8.
线损优化与分摊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谱质心迁移的线损优化分摊方法,以应对工业环境与模拟环境下线损优化分摊模型的领域适应性问题。首先计算各源领域与目标领域之间的电频谱相似度量(PFSSM),并据此将与目标领域最接近的源领域选为初始训练集,其次采用谱质心迁移模型剔除距离训练集谱质心均值较远的样本,并加入同数量的目标领域无标签样本,直至训练集谱质心均值与目标领域一致。最后基于我国某地区电力市场实际数据构造算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源领域与目标领域之间的电频谱相似度量值,负载控制对线损优化分摊的影响小于线损分摊计算法则和母线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线损优化与分摊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谱质心迁移的线损优化分摊方法,以应对实际工业环境与模拟环境下线损优化分摊模型的领域适应性问题。首先计算各源领域与目标领域之间的电频谱相似度量(Power Frequency Spectrum Similarity Measure, PFSSM),并据此将与目标领域最接近的源领域选为初始训练集,其次采用谱质心迁移模型在迭代过程中剔除距离训练集谱质心均值较远的样本,并加入同数量的目标领域无标签样本,其标签定义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Logistic回归两个分类器的一致输出结果,直至训练集谱质心均值与目标领域一致。最后基于我国某地区电力市场实际数据构造算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源领域与目标领域之间的电频谱相似度量值,负载控制对线损优化分摊的影响小于线损分摊计算法则和母线运行方式。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迁移学习的领域适应性问题,并提升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线损优化分摊精度,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简捷的网损分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维洲 《电网技术》2004,28(12):66-69
基于当前国内网损分摊的某种理论[1],作者提出了一种直观、简捷、实用的网损分摊计算方法,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该方法可以把任意复杂电网的网络损耗分摊到任何一个负荷和电源节点,同时能直观地看出电网中某一负荷(或电源)的潮流相关路径及其对输电设备的利用份额,为合理安排系统运行方式,防止电网发生网络阻塞,优化电网经济调度提供依据.用所提出的方法以甘肃电网330kV、220kV主网网损分摊为实例进行网损分摊计算,计算结果用西安交通大学王锡凡教授编制的网损分摊程序[2]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是完全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