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次生态抗旱临时蓄水橡胶坝工程建设是在辽河干流河道干旱缺水的条件下进行生态建设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辽河干流双安桥生态抗旱临时蓄水橡胶坝工程设计内容,以便积累经验在今后的河道生态建设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辽河干流面临着水资源开发过度,缺少生态用水的问题,加之河道内植被覆盖率差,河道自然蒸发率高,造成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甚至出现断流,降低了河流的环境承载力。由于缺少生态用水,维持河道内生物繁衍和滩地内植被生长的水量严重不足,植被退化严重,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明显不足,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生态功能下降。文章通过介绍辽河水生态恢复成功案例辽河干流法库段(和平)生态蓄水工程设计,为今后辽河流域河道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辽河水环境,起到生态蓄水、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及临时抗旱等作用,在辽河干流上修建了15座橡胶坝。辽河为典型的北方季节性河流,冬季是辽河的枯水期,也是影响辽河水质的关键时期,为保障辽河干流水质全面稳定达到IV类水质的目标,选取部分橡胶坝进行冬季运行。文中通过5年来辽河干流橡胶坝冬季运行的实践,对橡胶坝冬季运行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橡胶坝冬季控制运用的关键措施,为北方季节性河流橡胶坝冬季运行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施辽河流域污染源头治理、支流口湿地工程、垃圾处理、干流生态保护与恢复四大治理工程,确保辽河干流水质按21项全指标考核达到国家规定的Ⅳ类标准。文章就辽河干流中段生态蓄水工程水文计算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为工程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辽河流域的干支流生态建设现状及封育生态改善后的变化情况,为下一步辽河流域调水调沙(冲沙),分析辽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变化、橡胶坝淤积防治等基础研究积累资料,为辽河干流及其支流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辽河流域遭遇持续干旱,加之支流污染物不达标排放、滩地耕作农药、化肥污染,造成辽河上游水质污染严重,也危害到流域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为改善辽河上游水质,枯水期通过橡胶坝拦蓄,在辽河干流通江口至清河口间形成较稳定的生态水面,将水流引至滩地上,结合工程措施营造滩地生态蓄水湿地,在湿地中栽植净化水质效果明显的水生植物,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净化辽河水质。  相似文献   

7.
辽河干流辽中段(本辽辽环线)生态蓄水工程位于辽河干流辽中县辽中环线高速公路桥下游约1.1km处,主体工程包括橡胶坝主体工程、钢坝闸门工程、横堤工程、岸坡防护工程及湿地工程等。橡胶坝共3跨:坝高2.5m,每跨坝长56m,合计3跨。以水文、地形、运行管理为依据,确定坝型、坝址、工程规模。辽河干流辽中段(本辽辽环线)生态蓄水工程位于辽河干流辽中县辽中环线高速公路桥下游约1.1km处,主体工程包括橡胶坝主体工程、钢坝闸门工程、横堤工程、岸坡防护工程及湿地工程等。橡胶坝共3跨:坝高2.5m,每跨坝长56m,端部为堵头式。设计溢流流量为49.2m3/s。其建设能有效改善辽河的水环境,形成生态湿地,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辽河干流的河道特性及缺少生态水面的状况,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在河道内形成生态水面和湿地栽植亲水植物,使河流成为水清、地绿、林茂的绿色通道,实现建设生态河流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汾河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基础部分,建设范围始于汾河二坝,止于文峪河入汾河口,途经太原、晋中、吕梁3市5县(市),全长82.2 km。工程通过在河道内设置蓄水闸坝,向堤外湿地补水,利用雨洪资源,增大水域面积,增强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生态环境。2015年12月,省水利厅以水规计[2015]570号文批复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总投资82 533万元。批复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治理段干流上布设蓄水闸坝15座,修建湿地进水  相似文献   

10.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介休市北辛武堤外调蓄水工程,位于北辛武村以北0.4 km,工程依托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布设于汾河干流堤外低洼地带,位于14号液压坝及15号液压坝蓄水范围内。根据相关规程、规范,结合蓄水区治理段河道特点,通过对介休北辛武汾河干流堤外低洼地带进行建筑物设计、工程布置、综合治理和重建水系,有效改善了介休汾河中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是国家重要工农业生产基地。由于存在洪涝、干旱灾害,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防洪抗旱与生态建设对策;建议编制防洪抗旱生态建设规划;引呼济嫩并扩大引嫩江水工程;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加快蓄水工程建设,提高工程标准;退耕还湿还草造林,提高植被复被率;搞好土壤水库的建设;从根本上搞好防洪抗旱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
辽河干流堤防经过全面整治后,先后经历3次洪水冲击,河道形态较堤防设计时已发生较大变化,河道现状行洪能力也有所变化。基于2010年河道地形对辽河干流行洪能力进行复核,并对各河段现状行洪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河干流部分河段行洪能力较设计标准偏低,建议在今后辽河干流防汛工作中,加大对河道内阻水障碍物的管理,同时加强预案、风险图等非工程措施方面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大同市御河干流生态基流减少,河道两岸生态荒芜,乡村段基本处于未治理状态,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河道内没有水生生物;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覆盖率低。针对目前大同市御河水生态存在的问题,提出御河水生态修复措施,建设生态滞洪区、生态湿地、城市蓄水工程等,恢复河道生态;在御河干流两侧及孤山水库库周种植防护林带,提高植被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进行清洁小流域建设。  相似文献   

14.
依据收集的辽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水文站长系列径流观测资料,通过Tennant法、流量历时曲线法等多种水文学法,对辽河河道生态需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并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得出辽河的最小生态流量和适宜生态流量。该研究成果有利于辽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围绕防洪保安,开展了大规模的堤防工程建设,建成了三峡、丹江口等一大批干流和重要支流控制性水库,加强了分蓄洪区建设.围绕抗旱,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和临时应急抗旱水源工程.长江流域初步建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工程为骨干,配合干支流水库、分蓄洪区、河道整治以及蓄、引、提水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和综合抗旱体系,流域防洪抗旱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从辽河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出发,将辽河干流生态需水量分为生态基流量、稀释自净需水量、输沙需水量和蒸发量4个部分;通过6个重要水文断面实现生态需水分区;生态用水过程按汛期和非汛期分别计算;生态需水整合分为类型整合与分区内整合,类型整合中的消耗型需水采用累加原则,非消耗型需水采用取大原则,分区内整合在类型整合的基础上采用分区贡献法;最终建立了辽河干流生态需水分区分期整合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辽河干流生态需水量在汛期以输沙需水量为主,非汛期以生态基流量为主;干流汛期和非汛期来水量不足,需要区间补给才能满足河道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辽河干流河道淤积成因、淤积特性、演变规律的分析以厦河道发展趋势的预测,归纳总结辽河干流各河段河道冲淤变化特征,并提出辽河河道整治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辽河下游河道淤积成因、淤积特性的分析以及河道发展趋势的预测,归纳总结了辽河干流各河段河道冲淤变化特征。根据各河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原则与工程措施,确保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辽河石佛寺水库在实施蓄水试验应急防护工程及生态建设荷花种植工程后,分析了调度运用目标的多重性,指出了水库除实施常规调度外,还要考虑满足水生生物生长、净化水质、下泄合理的生态流量及减少泥沙淤积等方面需要,实施多目标调度,给出了水库低水位蓄水后的调度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辽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历史上辽河干流发生多次洪水,造成较大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分析辽河干流历史洪水、防洪工程现状、河道行洪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辽河干流洪水防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防御对策,建议加强工程治理、加大清障力度、做好巡堤查险、加强险情抢护、强化河库联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