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了探索AM60压铸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采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不同表面状态下制备10μm、20μm及30μm三种厚度微弧氧化陶瓷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并对其进行了Tafel斜率分析。结果表明:微弧氧化处理,可以使AM60压铸镁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2~4个数量级;压铸镁合金在原始表面状态下进行微弧氧化,其腐蚀电流密度随着处理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厚度为30μm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较低;对压铸镁合金处理前进行打磨,可以进一步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在微弧氧化陶瓷层厚度为20μm时获得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通过NaCl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定性地分析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初步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的结合方式和生长方式直接影响其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性与陶瓷的厚度有关,陶瓷层厚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使其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过程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盐雾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不同生长阶段的形貌特征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阳极沉积阶段、微弧阶段和局部弧光阶段.阳极沉积阶段是在阳极表面发生团絮氧化膜沉积与扩展的过程;微弧阶段是前期缺陷减少与消失并形成均匀膜层的过程,陶瓷层表面微孔孔径较小,膜层均匀致密;局部弧光阶段形成的放电微孔孔径较大,陶瓷层比较疏松.陶瓷层的耐蚀性则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微弧氧化处理8min~12min时,陶瓷层的耐蚀性最好.通过控制陶瓷层不同生长时期的能量分配,尽量延长陶瓷层的均匀生长过程。可以获得到均匀致密的陶瓷层. 相似文献
5.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利用盐雾腐蚀试验和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腐蚀过程及4各电解液体系对陶瓷层耐蚀性的影响,分析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与铬化处理膜层耐蚀性的差异和封孔处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电解液中处理的镁合金样品耐蚀性最好,所有微弧氧化处理的样品其耐蚀性均远优于铬化处理样品,用石蜡孔可明显提高样品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6.
7.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耐蚀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在复合铝酸盐溶液中的耐蚀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利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氧化膜的电化学阻抗和稳态电流/电位极化曲线;利用CMB-1501B型便携式瞬时腐蚀速度测量仪测量了氧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和年腐蚀深度MMA。试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的镁合金耐蚀性提高了2~3个数量级,镁合金微弧氧化膜主要由MgO、MgAl2O4、Al12Mg17组成。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显微缺陷与相组成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75,自引:11,他引:75
利用SEM,XRD及盐雾腐蚀等试验手段,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中显微缺陷与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弧氧化初期,陶瓷层致密,几乎观察不到显微缺陷,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陶瓷层的增厚,其外侧开始出现孔洞类缺陷,直至90%厚度范围布满相互交错的不规则孔洞;陶瓷层主要由MgO,MgSiO3,MgAl4O4和 非晶相组成,随着厚度的增加,陶瓷层中MgO的比例不断增加,而非晶相含量逐渐减少;短时间微弧氧化处理有利于制取艰非晶相为主的致密无缺陷的耐蚀陶瓷层。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对AZ91D镁合金在铝酸盐和锫盐溶液中进行表面陶瓷化处理.采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对微弧氧化镁合金进行电化学稳态电流/电位极化曲线测量以及塔费尔斜率测量.通过电化学测量对微弧氧化镁合金的腐蚀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经微弧氧化处理后,点蚀的发生受到限制,镁合金微弧氧化试样的腐蚀电流较原始试样降低4~6个数量级.镁合金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等级均达到耐蚀以上的等级. 相似文献
10.
电流密度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不同的氧化电流密度(20 mA/cm^2、50 mA/cm^2、70 mA/cm^2、100 mA/cm^2),在碱性硅酸盐溶液中镁合金AZ91D表面制得了一系列的微弧氧化膜,并且利用体视显微镜方法、X射线衍射方法和电化学阻抗方法对膜层的表面形貌、结构组成以及电化学阻抗等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电流密度越高,膜层的生长速度越快,膜层的晶化程度越高,但是膜层的粗糙度和孔隙率升高,阻抗反而下降.膜层的阻抗性能不是由膜层的总厚度决定,而是主要取决于氧化膜的致密程度. 相似文献
11.
12.
在镁合金AZ31B表面通过预镀锌处理后采用无机熔盐电沉积铝锰合金。使用SEM、EDX和XRD分析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组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及表面显微硬度测量考察了镀层对镁合金耐蚀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盐成分、电流密度和熔体温度等典型工艺参数对铝锰合金镀层的形貌、成分和组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了镀层的耐蚀性。镁合金电镀铝锰合金后,腐蚀电位有很大的提高, 而腐蚀电流密度大幅度的下降;同时铝锰合金镀层表现出很高的硬度,显著的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耐磨性。 相似文献
13.
锌镍合金镀层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法和电化学试验法对锌镍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辉光放电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锌镍合金镀层的成分变化规律、微观形貌和结构以及腐蚀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镀层厚度的增加,锌的含量不断增加,镍的含量是先增加后减小,镀层中形成了镍的富积层;含镍量不同,镀层的结构不同。含镍量在5%以下的锌镍合金主要是η相,含镍量在79%以上的锌镍合金主要是α相。其余范围内,锌镍合金镀层的相结构体现出很复杂的结构特征。经过钝化处理后锌镍合金镀层耐蚀性远高于镀锌钝化、镀隔钝化和镉钛合金镀层;锌镍合金镀层腐蚀产物主要是ZnO和ZnCl2.4Zn(OH)2,含有少量的2ZnCO3.3Zn(OH)2。 相似文献
14.
含稀土耐蚀Mg-9Al铸造镁合金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盐雾、失重及析氢等腐蚀试验研究了新研制的含稀土的Mg-9Al铸造镁合金AR091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与目前常用的ZM5和AZ91D镁合金的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R091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AR091的微观组织与AZ91有明显差别,其晶粒更为细小,β相明显减少,还存在许多针状含稀土元素(RE)的析出相。合金内各相间的微电偶腐蚀明显减弱,阴极反应过程受到抑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俄歇电子谱(AES)研究比较了合金的表面腐蚀产物膜,结果表明,在AR091合金表面能形成更为致密、保护性更好的腐蚀产物膜。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带电化学测试系统的磁致伸缩空蚀试验机研究了20SiMn低合金钢在3%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通过空蚀和静态条件下的自腐蚀电位变化以及交流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比较,分析了空蚀加速20SiMn低合金钢电化学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空蚀使20SiMn低合金钢的自腐蚀电位正移200 mV,并显著降低电荷转移电阻和线性极化电阻,使电化学腐蚀速率增大约54倍;随着空蚀的进行,电荷转移电阻和线性极化电阻减小,空蚀3 h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高Si压铸Al合金ADC12的微弧氧化表面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恒流微弧氧化技术,在以Na2SiO3和Na3PO4为主盐的电解液中,在高硅压铸Al合金ADC12表面制备了陶瓷膜.显微硬度及耐蚀性能测试表明,陶瓷膜显微硬度(HV)高达1430,能对基体金属提供有效的防护.涡流测厚及SEM研究显示,该陶瓷膜厚度分布比较均匀,具有双层结构.EDX和XRD分析表明,该微弧氧化陶瓷膜的主要元素组成为0,Al,Si和P;主要相组成为γ-Al2O3和α-Al2O3,同时含有少量χ-Al2O3,θ-Al2O3和Al2SiO5晶体. 相似文献
18.
制备结构、性能相近的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通过浸泡、点滴及电化学实验表征膜层的耐蚀性,并结合SEM分析膜层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本研究中6种耐蚀性检测方法的结果均表明:AZ91D镁合金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耐蚀性显著提高; 失重与增重现象的共存使浸泡实验不能准确评定微弧氧化膜层耐蚀性的优劣; 点滴实验可以较快较准确地反映膜层的耐蚀性,但采纳点滴液开始变色的时间点为评价依据更合适,且测试耐蚀性较好的膜层时,点滴液中硝酸的含量提高到标准中的至少两倍时,才能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 循环伏安、Tafel 极化、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4种电化学实验能反映诸如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阻抗值等更多的信息,可以进一步研究膜层的耐蚀原因。膜层的耐蚀性除了与膜厚、化学成分有关外,还与微观结构膜层内部和表面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Z.H. Huang X.F. Guo Z.M. Zhang C.J. Xu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2005,18(2):129-136
1. IntroductionM agnesium alloysare w idely used in autom otive, com m unicated, electronic and aerialindustriesand predicted to be one ofthe m ostim portantlow -density and high-strength m aterialsin the 21th centu-ry ow ing to theirlow density,high spec… 相似文献
20.
用电化学阻抗谱作为评价方法,研究了L3M铝合金及其含锂转化层在不同pH值的含Cl^-1溶液中的抗蚀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上的含锂转化层可大大提高铝合金在含Cl^-1的介质中的抗蚀能力,尽管其不耐强酸,强碱,但其在酸,碱介质中的稳定性比自然氧化膜好得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