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大底盘多塔楼的串联刚片体系模型,推导了大底盘多塔楼隔震结构计算简化模型的运动方程。分析了不对称多塔楼在地震作用下采用隔震和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比较了自振周期,结构位移和结构加速度等的特点。结果表明该结构采用基础隔震可以显著地降低地震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连振动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根据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不对称高层建筑LTTMD控制的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用实例分析了一个20层不对称高层建筑;其结果表明,施加LTTMD控制机构后,结构的水平及扭转地震反应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规定,对于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地震效应的计算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即采用扭转耦联振型分解法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地震效应.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设计规范中采用反应谱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几种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地震作用的新方法;通过构造两个简单算例,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弹性时程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指出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方法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可能偏于不安全,尤其对角部竖向构件的轴力以及不对称结构竖向构件的剪力计算偏差较大;对各种方法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建议未来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相关性、双向输入所用反应谱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连振动的多振型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不对称高层建筑平移-扭转耦连振动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根据结构 控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用LTIMD控制系统控制不对称高层建筑多阶振型的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 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5.
非对称门式双塔连体超高层结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刚度和质量均不对称的超高层双塔连体结构体系采用SATWE,ETABS和ANSYS三个软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三种软件计算所得的结构总体特征信息和反应基本相同。在静力荷载作用下,三种软件的计算结果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在计算地震反应时其结果仅存在细微差异,沿双塔连体方向的变形和受力受地震作用控制,垂直方向则受风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航站楼为背景,建立了下部为3个混凝土结构单元、上部为整体钢屋盖结构的计算模型,对复杂超长结构在地震行波激励下的响应进行了深入分析。选取了5条天然波和2条人工波,分别沿地震传播方向和垂直地震传播方向进行激励,并考虑了不同视波速的影响,分析了航站楼复杂超长结构的行波效应。结果表明:复杂超长结构存在对称和反对称的局部振型,由于局部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较小,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难以准确反映结构的地震响应;与一致地震输入相比,多点地震输入分析时下部楼层地震剪力增幅较大,且地震传播方向影响显著,对称结构也需要分别考虑正、反2个地震传播方向;多点地震输入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扭转位移比、框架柱和钢屋盖杆件的内力均有可能大于一致地震输入的计算结果,超载构件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由于沿长轴方向与沿短轴方向进行激励均可能起控制作用,进行复杂超长结构多点分析时应同时考虑双向地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属于复杂高层结构,它的体型庞大复杂,平面不规则,刚度分布不均匀,并伴随着复杂的扭转,其设计及抗震研究难度较大。主要对大底盘双塔对称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及反应进行分析,采用MADIS/Gen软件建模分析,对比分析了双塔结构整体模型与单塔结构模型的地震作用与地震反应差别,包括楼层剪力、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倾覆弯矩。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分析模型与单塔分析模型比较,后者楼层剪力偏小,楼层位移接近,层间位移角偏小,倾覆力矩偏大。对多塔结构,宜按整体模型和单塔模型分别计算,并采用较不利的结果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得到了对称和不对称连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消能连廊破坏的临界地震峰值加速度,并对在该峰值加速度下消能连廊的破坏进行了模拟。IDA分析结果表明,不对称结构消能连廊较对称结构更易发生破坏,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消能连廊破坏的危险性较远场地震下的要大。同时,破坏模拟表明,消能连廊的破坏一般是由于连廊支座位移超限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框排架厂房空间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一端设置山墙的框排架厂房在地震作用下将出现扭转振动,不考虑这种影响对结构设计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本文用于空间计算模型分析了框排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并与平面结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类结构的空间作用调整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10.
大底盘非对称结构的受力情况比对称结构更为复杂,文章分析了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大底盘非对称多塔楼结构协同计算与各单塔独立计算时的地震反应,并指出多塔楼协同计算时,应选取足够数量的振型数才能使高阶振型中对地震反应起一定作用的振型考虑进去,以满足结构设计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原位推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既有结构地震损伤和破坏的特点,利用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一栋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原位推覆试验。试验以原结构切割出的一单跨单开间框架为对象,其余部分作为反力装置。鉴于外砖墙的不对称性,水平加载力分布模式由按楼层倒三角分布的地震加速度乘以对应各加载点分配质量确定。根据结构的试验破坏过程,分析了结构的破坏机理,对其抗震性能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墙体不对称布置引起结构严重扭转;梁、柱铰机制均未出现;结构的破坏是以底层柱剪切破坏为特征的脆性破坏。建议对既有老建筑结构抗震评估时,必须考虑梁、柱剪切破坏模式,并考虑楼板及墙体刚度的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底部大空间房屋由于其平面和空间布置灵活而深受人们青睐。文章通过对某底部大空间建筑在7度抗震设防烈度下采用框架结构、框架一异型柱结构和底部框架-上部砖混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优化设计,进而给出了该房屋的结构方案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自林  丁宏毅  尚军  张聪 《工业建筑》2014,(Z1):135-138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体型不规则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了弹性及弹塑性分析,计算出了结构弹性位移、扭转系数及结构的抗倒塌性能等结构抗震性能等指标,并分析了异形柱截面柱肢高宽比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型不规则异形柱框架结构在7度抗震烈度下l/Bmax、l/b及高度均超限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增加异形柱截面柱肢高宽比可以相应地提高异形柱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可供设计人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简化延性耗能节点钢框架结构的数值计算,利用延性耗能节点简化理论模型分别对6层、12层的翼缘削弱型节点钢框架和盖板加强型节点钢框架进行简化,并对框架简化模型和实际框架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框架结构的前3阶基本周期并计算阻尼比,并对框架结构简化模型和实际模型开展El Centro波和Taft波2种地震波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将框架简化模型计算得到的框架基本周期、柱顶位移和柱底剪力时程曲线与实际框架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整体上框架简化模型和实际框架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翼缘削弱型节点框架简化模型计算的框架基本周期比实际模型计算值稍小,相对误差在8.5%以内,而盖板加强型节点框架简化模型计算的框架基本周期比实际模型计算值稍大,相对误差在4.0%以内;柱顶位移和柱底剪力时程曲线吻合较好。延性节点简化理论模型用于框架结构动力计算具有极高的计算精度,可有效分析延性节点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孟宪春 《山西建筑》2012,38(24):64-65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模型,对框架结构地震下的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不考虑土结动力相互作用以及考虑土结动力相互作用两种情况下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差异,为设计人员进行更精准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将SMA复合摩擦阻尼器用作空间网架结构的耗能减振装置,探讨了其在空间结构中的减振控制分析方法。介绍了SMA复合摩擦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模型,建立了网架结构减振控制的运动方程。地震作用下某网架结构减振控制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MA复合摩擦阻尼器可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响应,较之纯摩擦阻尼器和纯SMA阻尼器,减振效果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性能研究的重要性。介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所介绍节点包括预应力拼接节点、装配式节点、后浇整体式连接节点等。综述各类节点连接性能的刚度、强度、耗能性能及计算模型。介绍了国内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的设计规范及设计方法。最后指出,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耗能节点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装配式耗能节点及其结构体系的研究工作值得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ANSYS软件,建立对称与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分析其在El地震波的三种工况(即单向地震作用、双向地震作用、双向及扭转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比较模拟结果并得出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影响规律,从而为结构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受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的一典型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度分析 ,对目前采用的计算模型 (即对相互正交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内力及强度设计 )提出质疑 ,指出构件的最不利受力状态随构件的不同和地震作用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并解释了实际结构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主要原因 ,以及角柱震害普遍严重的主要原因。计算分析表明 ,在目前的计算模型下 ,无论是从结构强度的角度上讲 ,还是从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上讲 ,均需提高柱的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一个上部为多曲面异型网架、下部为部分框架结构的大跨空间结构为例,选用ANSYS有限元软件,选取下部支承结构的各项指标,对有无考虑桩-土作用的两种模型各指标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引入了折减系数,为今后对考虑桩-土作用后的结构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下部支承结构指标是否应该进行折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