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品种红小豆的品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河北、东北3个红小豆主产区的15个有代表性的红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10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已高达84.252%,可以反映红小豆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籽粒明度值L*、百粒重、蛋白质、出沙率、砂质感、淀粉粒径为影响小豆品质的最主要因子。用这3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10个品质因子对小豆进行综合评判,筛选出外观品质好的品种为日本红、农安红、保红947、中农科2号,加工品质和综合品质好的品种为中农科3号、保8824-17、保876-16、京农8号。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糖尿病专用山药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有代表性的10个山药品种,测定影响山药品种筛选的主要营养成分,然后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一种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山药品种。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3.68%,可较好反映山药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快消化淀粉含量、多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皂苷含量、淀粉含量为影响山药品质的主要因子。用5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12个品质因子对山药进行综合评判,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的是长山细毛山药,为1.175。筛选出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山药品种:长山细毛山药。  相似文献   

3.
探讨主成分分析在白桑椹加工用品种筛选中的应用,筛选白桑椹加工品质的有效指标。选取9个白桑椹品种,测定影响白桑椹加工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白桑椹加工品质由3个主成分构成,其中总糖、出汁率、总酚对桑椹加工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3.600%,筛选出可作白桑椹制汁加工用的品种为绿椹子和大白鹅。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速冻菜用大豆籽粒的品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同一地域不同品种速冻菜用大豆籽粒的品质,本文选取13种菜用大豆为试验材料,测定硬度、色泽、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影响速冻菜用大豆籽粒品质的10项主要理化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33%,其中第1、2主成分对速冻菜用大豆籽粒品质的贡献率相近,分别为28.13%、26.55%,可溶性蛋白、色泽、叶绿素、硬度等为影响速冻菜用大豆籽粒品质的主要因子。筛选出的新大粒1号在可溶性蛋白、色泽、叶绿素、硬度等理化指标综合表现出较优品质,其次为通豆6号、徐豆17号和通豆5号,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与感官评价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为速冻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与品质评价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即食玉米加工用品种筛选的主成分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主成分分析在即食玉米加工用品种筛选中的应用,筛选甜糯玉米加工品质的有效指标。选取11 个甜糯玉米品种,测定影响即食玉米加工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即食玉米加工品质由3 个主成分构成,其中支链淀粉对即食玉米加工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3.232%,筛选出可作即食玉米加工用的品种为苏试80618 和京甜紫花糯2 号。  相似文献   

6.
常见马铃薯品种特性分析及加工适宜性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区域在种植马铃薯品种繁多,不同原料品质会直接影响加工制品品质及产品得率。为探讨国内常见的44个马铃薯品种差异,指导马铃薯产业原料选择与品种繁育,实验测定了8个主要品质指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品种的各个指标差异明显,且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为消除冗余,实验对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转化成3个主成分因子,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水分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糖分因子,第三主成分主要代表蛋白质因子,这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5.77%,能有效反映初始指标的信息。综合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图可直观反映马铃薯原料指标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不同品种的加工或鲜食建议。采用Ward聚类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44个划分为4个类别,分析各类别间的指标差异,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马铃薯原料加工用途划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评价蒸煮大豆食味品质。以黑龙江45个大豆品种的理化指标、浸泡后的吸水率和膨胀率为自变量,以蒸煮后的硬度、咀嚼性和感官评分为因变量,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中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和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影响蒸煮大豆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PLS筛选出大豆钙含量、伴大豆球蛋白(7S球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膨胀率对蒸煮后大豆质构特性有主要影响。主成分分析检测得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374%,可较好地反映蒸煮大豆食味品质信息。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得出蒸煮大豆的硬度、咀嚼性及7S球蛋白、11S/7S、钙含量等为蒸煮大豆食味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对不同品种的蒸煮大豆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筛选出5种适宜蒸煮加工的大豆品种,即:黑农85、合丰55、JD149、绥农42和东农251。  相似文献   

8.
通过果实品质比较分析建立陕西安康地区引种枇杷品质评价方法,为划分品种类型并筛选适宜当地枇杷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对10 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的物性指标、营养指标及功能性指标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枇杷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在10 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的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大差异,但综合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麦后黄’。主成分分析提取出风味、抗氧化、加工和总酚4 项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666%。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综合排名前3 名的品种分别是‘ADVANCE’、‘津云’和‘CHAMPAGNE’。聚类分析将10 个日本引种枇杷聚为5 类,经初步分析,第1类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第2类可考虑作为加工果汁、果醋类饮料的原料;第3类是适宜鲜食的品种。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可综合评价枇杷果实品质,为其品种开发类型的选择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核桃油用加工专用品种不明确的现状,本研究以26个主栽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油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油用加工的核桃专用品种。通过测定各品种的7个表观性状以及19个理化与营养品质性状,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与油用品质密切相关的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核桃坚果的品质性状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出仁率与壳厚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壳越厚出仁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油酸与粗脂肪、硬脂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亚油酸与棕榈酸、硬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亚麻酸与δ-生育酚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γ-生育酚呈显著负相关(P<0.05)。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第1主成分反映了核桃的大小,对方差的贡献率最大;第2主成分反映了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第3主成分与出油率有关;第4主成分属于坚果的经济性状;第5主成分可作为衡量核桃油品质的重要指标。5个主成分解释了83.81%的总变异,反映了核桃油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评价核桃品种油用性状的代表性指标为坚果三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湖南省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制汁品质特性,对10个脐橙主产区20个品种的外观、理化、营养等17项指标进行测定与显著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品质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籽粒数、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82.43%、37.08%、31.79%,而果实纵径、横径、出汁率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9.22%、7.62%、4.65%。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2.514%,前5个主成分分别对应脐橙果实大小因子、功能因子、加工因子、营养因子、颜色因子。综合5个因子分析,发现‘纽荷尔脐橙-Ⅴ’、‘纽荷尔脐橙-Ⅹ’、‘纽荷尔脐橙-Ⅺ’、‘宜章脐橙’为较适宜制汁的脐橙品种。该研究结果为湖南地区脐橙制汁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绿豆沙品质评价方法及原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个品种的绿豆制作绿豆沙,测定了原料绿豆的理化指标、部分加工品质指标以及制得绿豆沙的感官及物性指标(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并分析了主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个绿豆品种的理化指标及品质指标变异系数不大,而色泽、硬度、胶黏性、咀嚼性等指标差异较大;原料豆的灰分含量与绿豆沙的弹性、凝聚性呈现显著负相关性,而砂质感则与百粒重极显著负相关,与综合评价极显著正相关;感官评价中的色泽指标与色差计测得的L值、b值显著正相关,说明使用色彩色差计可以较好地代替感官评价预测绿豆沙产品的色泽。  相似文献   

12.
以薏米、苦荞分别与红小豆、红芸豆制成杂粮复合豆沙,检测其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等宏量营养素以及黄酮、多酚、花青素等微量活性成分含量,并对营养品质及功能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红小豆沙和红芸豆沙相比,薏米或苦荞复合豆沙的蛋白质、总淀粉、慢消化淀粉、抗性淀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黄酮、多酚、花青素等营养功能成分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基于主要营养、功能物质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7个豆沙样品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苦荞红小豆沙薏米红小豆沙苦荞红芸豆沙薏米红芸豆沙红小豆沙红小豆沙(市售)红芸豆沙,这表明杂粮复合豆沙具有更高的营养功能品质。  相似文献   

13.
许鑫  韩春然  袁美娟  马永强 《食品科学》2010,31(17):173-176
对绿豆淀粉和芸豆淀粉的颗粒形态及大小、溶解度、膨润力、透光率、糊化特性、老化特性等理化性质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芸豆淀粉颗粒多呈椭圆形,粒径大小范围是17.89~28.80μm;绿豆淀粉颗粒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粒径大小范围是10.50~27.59μm;绿豆淀粉的膨润力、溶解度开始上升的温度较芸豆淀粉的早,并且芸豆淀粉的膨润力和溶解度在任意相同温度下都略小于绿豆淀粉;芸豆淀粉比绿豆淀粉的透明度先增加又随后降低,并且绿豆淀粉的透明度变化比较缓慢,而芸豆淀粉的透明度变化非常明显;绿豆淀粉比芸豆淀粉易于糊化;芸豆淀粉老化的速度高于绿豆淀粉。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提高自热米饭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品质,该文以糙米、发芽糙米、黑米、绿豆、红小豆、小麦、青稞糙米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高温流化处理前后7种全谷物吸水率、膨胀率的变化;然后测定添加到自热米饭中的7种全谷物在4℃下储藏0、1、14 d及14 d复热后的硬度,筛选出适合添加到自热米饭的全谷物;另外对筛选出的全谷物的浸泡时间和在自热米饭中添加的方法进行工艺优化;最后以全谷物的用量占自热米饭总质量的30%为目标,将筛选出的全谷物进行两两配方设计,进行感官评定,得到食用品质较好的组合配方。结果表明:高温流化处理后全谷物的蒸煮品质得到改善,且适合添加到自热米饭的全谷物种类为红小豆、绿豆、黑米和小麦;采用流化绿豆和流化红小豆浸泡1 h,流化小麦和流化黑米浸泡0 h,浸泡后均与精米混匀后蒸煮的制作工艺最佳;得到3种食用品质较好的组合:流化红小豆15%、流化绿豆15%,流化绿豆15%、流化黑米15%,流化红小豆10%、流化黑米20%。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表征木薯叶类黄酮基础上,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评价木薯叶类黄酮质量、分析与其质量密切相关的特征成分。结果表明,HPLC 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符合相关要求,共确定5个共有峰,18个样品的相似度大于0.88且样品得分点均位于主成分公差椭圆之内,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植龄的木薯叶类黄酮的质量较一致。CA显示,不同品种不同植龄的样品亦能聚到一起,表明木薯叶类黄酮的质量受品种和植龄的共同影响。PCA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748%,SC10-180 d、SC205-120 d、SC205-180 d 样品的综合得分最高(>2.2)、质量最好;芦丁X3峰、二氢黄酮苷X6峰、穗花杉双黄酮X15峰与木薯叶类黄酮质量有密切的相关性。该研究方法与结果,为评价木薯叶类黄酮质量提供新途径,同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绿豆的淀粉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绿豆淀粉品质的品种变异性并从中筛选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选取我国16个绿豆品种,从中提取淀粉,并对淀粉的基本组成、糊化及凝胶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豆品种的总淀粉、直链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总淀粉差异最小(变异系数2.32%)、抗性淀粉最大(变异系数22.77%),直链淀粉变幅为23.65%~34.08%。淀粉的糊化特性中,成糊温度的品种间差异最小、破损值差异最大,变幅分别为66.8~72.1℃及4.5~46.5 BU。凝胶特性中,硬度、黏附性和咀嚼度的差异尤为显著(变异系数>40%)。在所选取的绿豆样品中,中绿1号的淀粉易糊化,且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强;郑绿8号及中绿10号的淀粉易老化、凝胶硬度大、弹性好。  相似文献   

17.
以绿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生产出新型绿豆酱,这种酱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