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两种提纯天然石墨的方法:热的浓NaOH溶液和浓HNO3溶液处理。并研究测试了这两类样品及核纯石墨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天然石墨的循环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因此提高天然石墨的纯度可能是提高天然石墨循环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将改质沥青浆料与球形天然石墨粉末混合,然后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制备沥青炭涂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偏光显微镜(PLM)及充放电测试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所制得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沥青涂覆处理后石墨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经950°C热处理的11%的沥青涂覆改性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和更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
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对MCMB、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炭纤维为代表的石墨负极材料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石墨类炭负极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沥青包覆天然石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天然鳞片石墨与煤沥青以7:3的比例混合研磨,压力成型并粉碎至大约20pm后将其进行炭化得到炭化样品,并取部分炭化样品对其石墨化得到石墨化样品,将得到的炭化、石墨化样品及天然石墨分别进行XRD、SEM测试,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装配电池后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在石墨表面包履了一层沥青,电化学性能提高,炭化后的包覆样品首次效率比石墨提高了10%,但充放电容量偏低,而石墨化后的包覆样品放电容量及首次效率比天然石墨分别提高了16mAh/g和11%,不可逆容量降低了59mAh/g,稳定后放电容量为380mAh/g,效率为99.6%。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科技和产业焦点,石墨负极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优势一直占据着整个锂离子负极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本文综述了石墨负极材料的核心性能指标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概述了石墨负极材料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负极的配方,制作633048 s锂离子电池,分析了各种配方下,电池内阻随不同放电电压的变化情况;比较了不同负极配方电池容量与平台的保持率。当LCG含量小于10%时电池内阻较小,约小于60 mΩ,然而其循环性能和平台保持率小于20%。随着LCG含量的增加,约为15%时,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1%左右,平台保持率为78%左右,内阻约为58mΩ,电池综合性能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表面改性针状焦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坩埚炉、箱体炉及连续直热式装备进行石墨化处理,制备人造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详细研究了3种工艺石墨化负极材料的理化指标、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箱体石墨化同其他工艺相比,加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对环境友好,有望成为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  相似文献   

8.
酚醛树脂包覆石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炭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石墨的充放电特性及与电解质相容性,以酚醛树脂包覆天然鳞片石墨,在惰性气氛下以不同的炭化条件对包覆材料进行炭化处理,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以金属锂片作为对电极,在1mol/L LiPE6/(EC DEC)(1:1)电解液中考察了其恒电流充放电特性。同时,对部分复合材料进行了元素组成,真密度,X射线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9.
改性石墨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改性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石墨的还原、氧化、表面包膜以及物理法处理。这些方法可以改变石墨的电子状态及表面结构,能够提高石墨的性能。本文介绍了改性石墨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石墨类碳负极材料作为电化学嵌锂宿主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述了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分析了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优缺点,综述了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石墨改性的发展方向。通过改性处理可以提高可逆比容量和首次库仑效率,改善其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有效改善石墨电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包覆石墨复合微粉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  刘旋  沈万慈 《炭素》2002,1(3):3-6
介绍了包覆石墨微粉负极材料及核壳模型概念,其优点和现阶段的研究现状,包覆石墨复合微粉由于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石墨材料的缺点,有望能成为最实用的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12.
利用Li-C实验电池,得到了微晶石墨(无定形石墨)作阳极材料时,其成分、粒度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石墨在0.7V左右的不可逆容量与石墨颗粒的粒度和纯度无关;随着杂质含量的减少,可逆容量略有增加,但不可逆插入容量明显减少;杂质的成分与含量对微晶石墨的循环性能的影响不大;其可逆容量与不可逆插入容量都随着石墨粒度减小而增大;颗粒大小对其循环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董怡辰  王振波  秦华 《炭素》2011,(1):16-20
概述了碳材料包覆对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LiNi0.5Mn1.5O4和Li[Nil/3Co1/3Mn1/3】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不同碳源炭化后形成的碳的特性及对各种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碳包覆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间相炭微球作为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结构直接关系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以沥青为原料在惰性环境下,进行热缩聚反应,制备出中间相炭微球。采用XRD手段分别对炭化样品的和石墨化样品(热处理温度不同的炭微球)进行结构分析,又通过恒电流仪对他们的充放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结果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中间相炭微球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表面氧化石墨的嵌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石墨在550℃的空气中气相氧化和在1mol/1H2SO4的(NH4)2S2O8饱和溶液中液相氧化,后者进一步用LiOH处理。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考核了各自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气相氯化石墨首次锂径容量增加到335mAh/g;液相氧化的效果则不明显;而液相氯化再经LiOH处理的石墨首次容量增至349mAh/g,充放电效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提高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性能的表面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表面的研究和开发现状。着重就炭负极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包覆、成膜和化学方法进行了归纳的引述。  相似文献   

17.
MCMB/水性粘结剂体系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锂离子电池炭负极的制备中,粘结剂和导电炭黑用量、不同的碾压及封装条件都将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及恒电流充放电测量技术,研究了中间相炭微球(MCMB)/水性粘结剂负极制备中上述因素的影响,发现水性粘结剂含量为2wt%(羰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1:1,质量比)、导电炭黑含量为3wt%、负极碾压压力为25MPa、封装压力50MPa时,MCMB作为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可逆放电容量达到了320.3mAh/g。且水性粘结剂工艺性能良好,可以考虑代替成本高且对环境有污染的有机粘结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