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两种提纯天然石墨的方法:热的浓NaOH溶液和浓HNO3溶液处理。并研究测试了这两类样品及核纯石墨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天然石墨的循环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因此提高天然石墨的纯度可能是提高天然石墨循环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3.
4.
沥青包覆天然石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天然鳞片石墨与煤沥青以7:3的比例混合研磨,压力成型并粉碎至大约20pm后将其进行炭化得到炭化样品,并取部分炭化样品对其石墨化得到石墨化样品,将得到的炭化、石墨化样品及天然石墨分别进行XRD、SEM测试,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装配电池后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在石墨表面包履了一层沥青,电化学性能提高,炭化后的包覆样品首次效率比石墨提高了10%,但充放电容量偏低,而石墨化后的包覆样品放电容量及首次效率比天然石墨分别提高了16mAh/g和11%,不可逆容量降低了59mAh/g,稳定后放电容量为380mAh/g,效率为99.6%。 相似文献
5.
6.
通过改变负极的配方,制作633048 s锂离子电池,分析了各种配方下,电池内阻随不同放电电压的变化情况;比较了不同负极配方电池容量与平台的保持率。当LCG含量小于10%时电池内阻较小,约小于60 mΩ,然而其循环性能和平台保持率小于20%。随着LCG含量的增加,约为15%时,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1%左右,平台保持率为78%左右,内阻约为58mΩ,电池综合性能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8.
9.
改性石墨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改性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石墨的还原、氧化、表面包膜以及物理法处理。这些方法可以改变石墨的电子状态及表面结构,能够提高石墨的性能。本文介绍了改性石墨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提高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性能的表面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表面的研究和开发现状。着重就炭负极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包覆、成膜和化学方法进行了归纳的引述。 相似文献
17.
MCMB/水性粘结剂体系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锂离子电池炭负极的制备中,粘结剂和导电炭黑用量、不同的碾压及封装条件都将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及恒电流充放电测量技术,研究了中间相炭微球(MCMB)/水性粘结剂负极制备中上述因素的影响,发现水性粘结剂含量为2wt%(羰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1:1,质量比)、导电炭黑含量为3wt%、负极碾压压力为25MPa、封装压力50MPa时,MCMB作为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可逆放电容量达到了320.3mAh/g。且水性粘结剂工艺性能良好,可以考虑代替成本高且对环境有污染的有机粘结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