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宗志军 《佛山陶瓷》2014,(3):50-50,5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作品回故乡展,其中展出明代时大彬款"雕漆方壶"一件、清代雍正"黑漆描金彩绘方壶"一件、清代乾隆"绿地描金瓜棱壶"一对、"黑漆描金圆壶"两件。这几件藏品的特殊装饰,其视觉效果完全称得上富丽堂皇,精致至极。现存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上对宜兴紫砂壶的上漆彩绘描金装饰的描述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宜兴紫砂自明代中后期发展以来,壶面装饰在数百年中,曾出现过泥绘、浅浮雕、印版、贴塑、炉均釉、  相似文献   

3.
<正>鲤鱼跃过龙门就能化身为龙,遨游于天地间。这一传说与宜兴紫砂结合,造就了一把经典壶的造型——"鱼化龙壶"。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内就藏有一把"鱼化龙壶",作者为清代末年的制壶高手黄玉麟。黄玉麟擅制"鱼化龙",他与"鱼化龙壶"之间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1鱼化龙的传说传说中,黄河中的鲤鱼只要跳过龙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就能化身为龙,凡是跳不过去的,从  相似文献   

4.
正宜兴陶瓷博物馆中的紫砂历史馆陈放有一把极为珍贵的紫砂"镶玉包锡壶"(见图1),此壶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那是在2009年,美国加州的陶艺家芭芭拉·布朗女士在丈夫和美国陶艺学会会长周光真先生的陪同下造访宜兴,她随身携带三把珍藏多年的紫砂壶,要将其捐赠给宜兴陶瓷博物馆。这三把壶艺术上的精美使观者无不赞叹,"镶玉包锡壶"便是其中之一。此壶以紫砂为胎,通体包锡,壶身为五瓣柱,俯视好似一朵梅花;壶口突出,壶嘴、壶把、壶钮皆镶  相似文献   

5.
正宜兴紫砂历史悠久,宋朝已出现紫砂壶,并有诗为证:"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居住期间,因其嗜茶,故对紫砂壶情有独钟,曾写下"青烟白菜炒米饭,氐壶天水菊花茶。"的著名诗句,这里的"氐壶"说的就是他亲自设计并  相似文献   

6.
邵毓芳 《江苏陶瓷》2011,(5):33-33,35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为何世人独钟宜兴紫砂壶?周高起又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原来宜兴紫砂壶泡茶之佳,在于能尽得茶之色、香、味。宜兴紫砂壶之所以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供春是宜兴紫砂壶的开山鼻祖,所制"供春"壶,原作大家没有见过,但历代都有仿品,世代相传,"供春壶"的树樱特征一直相沿至今.  相似文献   

8.
李元军 《江苏陶瓷》2012,45(2):59-59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李渔《闲情偶记》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文震亨《长物志》云:"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可见明清一些文人士大夫对宜兴紫砂壶泡茶优点的认识是一致的:这就是用宜兴紫砂壶泡茶能尽得茶之色、香、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  相似文献   

9.
正提梁壶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生产有提梁的陶盉。1958年,河北邢台县东董村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陶器精品"彩绘陶盉"。"盉",为古代盛水或酒的器具,这一"彩绘陶盉"即为我国早期的提梁壶。宜兴紫砂提梁壶的制作也出现较早,宜兴紫砂的始创期,著名制壶大家时大彬制作的"调砂提梁壶",紫泥调砂,珠粒隐现;壶身较大,作扁球状;短颈,直腹微鼓;圈底微凹,圆饼状盖;钮呈六棱形,中  相似文献   

10.
刘菊仙 《江苏陶瓷》2012,45(2):32-3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紫砂壶是最佳的泡茶器具,这种茶具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称赞紫砂壶艺"别出心裁,意在神韵"。在林林总  相似文献   

11.
邓亚亚 《江苏陶瓷》2012,45(4):77-77
宜兴紫砂壶中以圆器造型最为丰富,古有"圆不一相"之说。圆器壶主要以球体、半球体、圆柱体为基本器型,运用各种圆曲线、抛物线和曲线等组成,造型圆润饱满。宜兴紫砂圆壶多数为素身,无装饰花样,突出"珠圆玉润"的整体效果;另有一类圆壶仅用几根线来做装饰,一般以陶刻作装饰,少数以雕塑作装饰。紫砂圆器壶的造型要求达到"圆、稳、匀、正",圆要  相似文献   

12.
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色泽淳朴古雅,表现形式独具匠心,手工工艺精美绝伦,本篇以"夺魁四方壶"为例,谈谈线条艺术对壶器审美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饮茶少不了茶杯和茶壶等茶具,茶具中的精品当属宜兴紫砂壶了。宜兴的紫砂壶由于博采众长、款式繁多、淡雅古朴,问世后很快赢得了收藏家们的赏识。曾有"杯用景德瓷,壶用宜兴砂"的说法,而当时若得宜兴紫砂壶者,无不想将壶具带到茶店比美一番。紫砂壶属于陶和瓷之间,为半烧结精细特殊陶器,表里都不上釉,壶的砂质中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既不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夏季使用紫砂壶,好比土冰箱存茶过夜,不起腻苔、不易变馊;冬天用沸水冲茶,或置于火炉上炖茶,壶器不易炸裂。更妙的是,紫砂质的壶壁能吸附茶汁,蕴蓄香味,久经使用紫砂壁内积聚"茶锈",即使不放茶叶冲水也有余香。从壶型的制作技巧来欣赏,紫砂壶有高矮之分,高型的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瓷工艺品,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到现在已经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紫砂开始制成壶,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宜兴紫砂壶款式各式各样,有"仙桃提梁壶",有象形的"瓜果壶",还有造型古朴的"福寿壶"等等,这些造型各异的紫砂壶,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任人观赏,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的谦谦君子,无声中向你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紫砂壶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里的有些壶型一般是由一位大师首创,逐渐发展成为得到人们共同认可的经典壶型,比如"供春壶"、"树瘿壶"、"鱼化龙壶"、"僧帽壶"、"井栏壶"、"掇球壶"、"汉君壶"、"仿古壶"等等,这些壶型都是历代陶艺大师首创的,壶型或明显、或微妙地表现了不同的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成为紫砂壶艺上的"独一无二"。其中,"供春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壶,传说他姓龚,名供春。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跟老和尚学。后来,供春用老和尚洗  相似文献   

16.
高湘君 《江苏陶瓷》2011,44(2):34-34,3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修养,它与松、梅一起并称"岁寒三友"。陶都宜兴富有"竹海"美誉,竹与陶一直以来就是宜兴的地域景致,在宜兴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上,以竹为题材的历史茗壶屡见不鲜。竹型茗壶伴随着紫砂艺术史发展前行,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成熟过程。在明清紫砂艺术鼎  相似文献   

17.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18.
宜兴紫砂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受到推崇,世界上享有盛誉。古人道:宜兴茗壶"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特别是壶类造型,可谓是"方匪一式,圆不一相"。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受到推崇,世界上享有盛誉。古人道:宜兴茗壶"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特别是壶类造型,可谓是"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就工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0月,将迎来宜兴紫砂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的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为进一步缅怀大师风范,弘扬景舟精神,繁荣陶瓷文化,促进更多紫砂行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第八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决定,开展"景舟杯"制壶大赛。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一、参赛对象:凡从事紫砂制壶的从业人员均可报名参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