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正火处理细化34MnV钢粗大珠光体组织,分析了正火温度对晶粒大小的影响,从有效晶粒尺寸和珠光体含量两个方面解释了钢的强韧性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34MnV钢经正火细化处理后组织中的珠光体含量减少,获得了晶粒细小、韧性较高的珠光体-铁素体组织.同时正火温度越低,34MnV钢中的晶粒越细小;钢中珠光体含量下降导致强度降低,但晶粒细化和铁素体含量的增加,使得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热轧卷取温度对气冷退火冷轧双相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ThermoCalc相图计算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热轧高温卷取一方面可使冷轧退火后得到相对粗大的晶粒,有利于降低双相钢的屈服强度;高温卷取产生的晶界锰偏聚可以增加双相钢退火冷却时奥氏体的淬透性,在退火冷却时得到更多马氏体,从而提高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因此,热轧高温卷取的冷轧气冷退火双相钢具有更低的屈强比和更好的塑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热轧卷取温度对气冷退火冷轧双相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ThermoCalc相图计算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热轧高温卷取一方面可使冷轧退火后得到相对粗大的晶粒,有利于降低双相钢的屈服强度;高温卷取产生的晶界锰偏聚可以增加双相钢退火冷却时奥氏体的淬透性,在退火冷却时得到更多马氏体,从而提高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因此,热轧高温卷取的冷轧气冷退火双相钢具有更低的屈强比和更好的塑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Ti微合金化700 MPa级高强钢钢卷头、中、尾部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析出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卷头、中、尾部力学性能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钢卷内外圈析出强化效果不同而导致的。为此,在生产薄规格Ti微合金化700 MPa级高强钢时,采用U形冷却工艺,将钢卷最内圈15 m内的带钢卷取温度提高15~20 ℃,将最外圈15 m内的带钢卷取温度提高10~15 ℃,可使钢卷最内圈强度提高约40 MPa,钢卷最外圈强度提高约20 MPa,有效改善了带钢通卷性能均匀性,提高了通卷性能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高仁辉  李松波  王芳 《轧钢》2013,30(5):21-24
针对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试制的SS400B厚规格热轧板卷强度偏高、伸长率较低的问题,分析了卷取温度、冷却模式对板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对SS400B热轧板卷力学性能影响明显,随卷取温度的提高,板卷晶粒尺寸增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显著降低;层流冷却模式能够改善板卷组织性能,延长冷却时间、适当降低冷却速率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强度并提高其塑性;在目前成分设计下,采用650~670℃卷取温度和均匀冷却工艺可以保证SS400B板卷获得最佳性能,其屈服强度为340MPa,抗拉强度为500MPa,伸长率为23%。  相似文献   

6.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卷取温度对首钢热轧高扩孔钢FB590组织、拉伸性能、扩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可显著改变高扩孔钢FB590基体组织类型、铁素体晶粒尺寸及强化相Nb C形态。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屈服强度及扩孔率升高。通过组织观察发现,较高的卷取温度促进了珠光体生成。低温卷取时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双相组织,铁素体晶粒尺寸较小,且强化相Nb C细小弥散分布,铁素体基体屈服强度显著提高,缩小了铁素体相与贝氏体相间的硬度差进而提高了扩孔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超细晶贝氏体30MnTiB钢热连轧后钢卷纵横向卷径差过大产生扁卷,导致大量废品的问题,设计了4种不同的冷却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OM)、热模拟试验机、高温拉伸试验机,对其显微组织、膨胀量、高温强度进行测量,结合4种不同冷却工艺下30MnTiB钢卷纵横向卷径超差的程度,分析了30MnTiB钢卷径超差现象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钢卷冷却后获得贝氏体组织,组织转变膨胀量较珠光体和马氏体转变大,转变温度越低,膨胀量越大,钢卷发生纵横向卷径超差越严重。钢卷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内冷却时,采用较低冷速使钢卷前30 m在较低温度冷却提高内圈强度,30 m后采用较高温度冷却减小钢卷的膨胀力可有效解决贝氏体30MnTiB钢扁卷问题。  相似文献   

8.
低过热度浇注ZL101铝合金半固态组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政  胥锴  刘萍 《铸造》2006,55(8):842-846
采用低过热度浇注技术制备半固态ZL101铝合金,研究了冷却强度、保温时间、浇注温度对铸造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液相线附近,冷却强度大,晶粒细小;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变大,形状变得圆整,结晶组织均匀;浇注温度越高,晶粒越粗大;铸锭中心部位组织比边缘部位组织粗大,且均匀,球化明显。低过热度浇注可以获得理想的ZL101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半固态坯料重熔加热温度为585℃,保温30min,α-Al相逐渐变成球状,此时,晶粒平均等级圆直径为42.6μm,晶粒平均圆度为2.13。  相似文献   

9.
吕长宝 《轧钢》2016,33(1):15-18
生产低碳钢带钢,采用层流冷却后段冷却且卷取温度低于空冷的Ar1时,由于抑制了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成品带钢组织中获得了远超平衡含量的退化伪珠光体组织。本试验研究了层流冷却后段冷却下不同卷取温度对带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在600 ℃以上时,卷取温度越低,带钢的强度越高;卷取温度为540 ℃时,带钢组织中渗碳体在晶界偏聚程度较高,导致力学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轧制工艺参数对耐大气腐蚀钢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卷取温度和轧后冷速均对钢板力学性能有影响,卷取温度对钢板强度的影响高于终轧温度,钢板强度随卷取前冷却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冷速超过12℃/s后不再进一步提高。耐大气腐蚀性主要与成分有关。试验成品钢板强度高,屈强比低,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冷弯加工性能及优良的耐大气腐蚀性。  相似文献   

11.
肖利 《金属热处理》2012,37(5):88-91
以工业生产的高强Nb-IF钢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研究了卷取温度和冷轧压下率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退火后均为完全再结晶组织;不同卷取温度下,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晶粒变得细小均匀;当卷取温度为650℃且冷轧压下率为75%时,以及卷取温度600℃和700℃且冷轧压下率65%时,试验钢的织构强度逐渐增大,并且峰值有向{111}织构靠拢的趋势,可以得到优良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12.
《铸造技术》2016,(9):1827-1830
对550 MPa级工程机械用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处理,研究了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冷却方式和卷取温度对工程机械用钢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工程机械用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明显,头部连续冷却、头部间断冷却和尾部连续冷却方式对工程机械用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工程机械用钢的轧制和冷却工艺对晶粒尺寸和针状铁素体含量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攀钢热轧板厂对汽车大梁板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分析了终轧温度、轧后冷却方式以及卷取温度对汽车大梁板显微组织及冷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低的终轧温度830 ℃、卷取温度600 ℃以及前段冷却的轧后冷却方式,汽车大梁板的铁素体晶粒细小均匀,珠光体分布弥散,并获得了良好的冷弯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含Nb低Si-Mn热轧双相钢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空冷 水冷的冷却方式,研究了终轧温度、层流冷却开始温度、卷取温度等对含Nb低Si-Mn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可得到在细小的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马氏体的组织及抗拉强度为550~600MPa的热轧双相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和讨论了沸腾钢和铁静钢钢三中板机械性能的系统研究和初步生产试验的经过和结果. 在初步生产试验中,证明了控制加工温度、压下规程、冷却速度和进行低温回火可以提高钢三中板的机械性能和冷弯性能. 在系统的研究中,找出了钢三中板的机械性能和冷弯性能与其显微结构和晶粒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了解了原始奥氏体晶粒度和冷却速度对於成品的显微结构和晶粒度的影响.如果原始奥氏体晶粒很大(1号或以上),则成品的晶粒也很粗大,且易生成魏氏组织,对降伏强度和冷弯性能都有不良的影响;反之,如果奥氏体晶粒细小(6号或更小),则易生成细小均匀和等轴的成品晶粒,提高了成品的机械性能和冷弯性能;在相变期间冷却速度过低便易生成带状组织,对各种机械性能和冷弯性能都有不良的影响. 在系统的研究中并着重研究了奥氏体晶粒度在热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结果指出,钢三的奥氏体晶粒经过加工后发生细化,但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又重新长大.奥氏体晶粒细化的程度主要决定於未加工前的晶粒大小和加工量,长大的程度则主要决定於保温时间、加工量和温度.因此在多次重复的热加工过程中,各次的加工量对於细化奥氏体晶粒便有了积累作用.每次加工之间的间隔时间愈短,积累作用也就愈显著.如  相似文献   

16.
李润昌  肖茂元  齐达 《轧钢》2018,35(4):42-44
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表面易产生"指甲印"缺陷,缺陷主要分布在整卷带钢带中1/3长度位置、带钢表面中间位置。通过金相观察可以确认缺陷处因晶粒明显长大,形成粗晶,晶界处开裂表现为"指甲印"缺陷。低碳铝镇静钢在热轧工序生产时的卷取温度为730℃,这个温度恰好处于A_1温度以上,卷取后带钢仍处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区。在卷取后,带中1/3位置散热较慢,温度保持在A_1线以上,奥氏体晶粒在此温度下继续长大,形成粗大晶粒。在冷轧工序的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受压应力和切应力作用,粗大的晶粒沿边界开裂,表现为"指甲印"缺陷。通过降低热轧卷取温度,使带钢卷取后的温度处于A_1线以下,带钢组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使带钢晶粒在卷取后冷却的过程中不再长大形成粗晶,消除了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带钢表面"指甲印"缺陷。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Mo-Ti微合金钢进行了热轧实验,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特征、析出行为及低温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及终冷温度的降低,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所升高;当终轧温度较高时,细小的析出物主要在冷却及模拟卷取过程中产生,当终轧温度较低时,细小的析出物主要由应变诱导析出及冷却、模拟卷取过程的析出物组成;实验钢的组织以铁素体为主,随着终轧温度及终冷温度的降低,晶粒尺寸明显细化,同时,组织中渗碳体及钛的碳化物等岛状物的尺寸也变小,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低温冲击裂纹由脆性断裂变为韧性断裂;当终轧温度为800~810℃,终冷温度分别为615℃和500℃时,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分别为738 MPa及768 MPa,抗拉强度分别为857 MPa和872 MPa,伸长率为18%~19%,其韧脆转变温度低于-70℃,实验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及韧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首钢热轧72AU2带钢卷取后的冷却过程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采用顺序耦合的方式对钢卷卷取后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场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热轧钢卷冷却过程进行传热分析,建立了热轧钢卷冷却过程中的温降模型。模拟计算表明,钢卷在冷却过程进行约50 min后达到温差最大值206 ℃,随着冷却进行冷却最慢点从径向靠近内径44%处移动到了26%处。随后模拟得到了钢卷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场状态,冷却过程中钢卷最大的Mises应力为680 MPa,冷却后最大残余应力为382 MPa;通过观察钢卷各部位的组织,得出钢卷冷却后边部珠光体含量高于心部,导致不均匀膨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和讨论了沸腾钢和铁静钢钢三中板机械性能的系统研究和初步生产试验的经过和结果. 在初步生产试验中,证明了控制加工温度、压下规程、冷却速度和进行低温回火可以提高钢三中板的机械性能和冷弯性能. 在系统的研究中,找出了钢三中板的机械性能和冷弯性能与其显微结构和晶粒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了解了原始奥氏体晶粒度和冷却速度对於成品的显微结构和晶粒度的影响.如果原始奥氏体晶粒很大(1号或以上),则成品的晶粒也很粗大,且易生成魏氏组织,对降伏强度和冷弯性能都有不良的影响;反之,如果奥氏体晶粒细小(6号或更小),则易生成细小均匀和等轴的成品晶粒,提高了成品的机械性能和冷弯性能;在相变期间冷却速度过低便易生成带状组织,对各种机械性能和冷弯性能都有不良的影响. 在系统的研究中并着重研究了奥氏体晶粒度在热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结果指出,钢三的奥氏体晶粒经过加工后发生细化,但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又重新长大.奥氏体晶粒细化的程度主要决定於未加工前的晶粒大小和加工量,长大的程度则主要决定於保温时间、加工量和温度.因此在多次重复的热加工过程中,各次的加工量对於细化奥氏体晶粒便有了积累作用.每次加工之间的间隔时间愈短,积累作用也就愈显著.如果在轧钢过程中,缩短了各道次之间的间隔时间。增加了压下率,並在停轧后使钢板迅速冷却到相变点,便可能得到转变前的细小的奥氏体晶粒.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了不同工艺参数下高强冷轧马氏体钢的退火试验。采用光学、扫描、透射显微镜和拉伸试验等分析了退火工艺参数对高强马氏体钢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快冷开始温度高,淬火后马氏体数量多,试验钢强度增高,伸长率相对较低;当冷却速度快,试验钢中马氏体含量增多且晶粒细小,屈服和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影响不显著。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屈服强度升高,抗拉强度降低。过时效过程中,大块M/A岛的分解和细小弥散粒子的析出是导致屈服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伸长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此外,适当提高过时效温度,可以降低马氏体的硬度及马氏体和铁素体相之间的硬度差,有利于折弯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