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耐热改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填料改性、共混改性、纤维增强、引入交联结构等几种耐热改性方法,并简要介绍了相关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聚乳酸材料的合成方法,综述了共混改性、复合改性、接枝共聚、分子主链中引入耐热结构单元等聚乳酸改性技术,并对聚乳酸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在提高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PLA)耐热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提高PLA耐热性能的主要方法。目前的研究表明:通过添加成核剂、与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高分子材料共混、引入交联结构、纤维增强以及纳米复合等技术可以改善PLA的耐热性能,从而扩展了PLA在纺织领域、食品包装领域以及工程塑料领域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一些已经商业化的耐热聚乳酸。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PLA)材料的耐热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立构改性、无机填充改性.介绍了PLA的透明耐热改性方法,包括链结构改性、与透明高耐热聚合物共混改性、外力场作用下制备透明耐热PLA,在保证透明性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PLA材料的耐热性能.重点介绍了生物降解透明耐热PLA的制备方法,如结晶动力学调控、与可降...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乳酸(PLA)分别与丁二醇-己二酸-对苯二甲酸共聚物(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共混制备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并模压成型。研究了3种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及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PBAT、PBS和PPC均能提高PLA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与PBS和PPC相比,PBAT与PLA的相容性更好;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增韧PLA材料的冲击强度逐渐上升,但PBAT与PLA的相容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7.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通用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研究了刚性粒子种类,增韧剂种类和协同增韧等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控制扩链剂的添加量有效地对注塑级PL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协同增韧剂对PLA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冲击强度从3.5 kJ/m2提高到15 kJ/m2,是单一增韧剂的2.5倍。通过引入扩链剂,得到一系列不同MFR的注塑级PLA材料,满足不同的工业化产品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聚乳酸(PLA)改性研究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内容涉及PLA改性方法以及PLA改性常用改性剂和相容剂等,并对PLA改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乳酸类材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通过改性,其相应的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其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文章对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聚乳酸的改性方法有物理改性(包括共混改性和增塑改性等)、化学改性(包括共聚改性和交联改性等)和复合改性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近年来聚乳酸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共聚、共混、复合、辐射、接枝等方法提高聚乳酸使用性能;并对未来聚乳酸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巩发明  王欣龙  蔡广志 《塑料工业》2012,40(3):58-60,80
通过偶联剂对碳酸钙(CaCO3)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使CaCO3与聚乳酸(PLA)之间的作用力增强,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了可使PLA/CaCO3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CaCO3粒子的改性,使CaCO3比表面积加大,因而与基体接触面积增大,受到应力时会产生更多的银纹和塑性变形区,吸收大量的能量,从而达到增韧、增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聚乳酸切片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利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其流变性能。流动曲线表明,聚乳酸熔体属于典型的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其黏流活化能较低,有利于纺丝工艺条件的控制,且熔体结构黏度指数随熔体温度增高而减小,纺丝成纤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作为基料树脂,研究了不同树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选用不同固化体系对漆膜机械性能和耐热性做了比较;同时研究了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与有机硅树脂的混溶性及影响;分别研究了该树脂配制的底、中、面涂层的常规性能及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同时对不同固化剂的影响和不同树脂的影响做了TG和DSC分析,结果表明,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耐温性能较环氧树脂有较明显的提高,基本可用于高温涂料;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可与纯有机硅树脂复配,有望形成具有更高耐温性能的涂膜。并且可通过复合固化剂的选用达到更佳的耐温性能和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将乙二胺对乳酸预聚体进行改性.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类型及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70℃反应8 h,乙二胺与乳酸的体积比为8:100,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产物摩尔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并保持着较好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聚乳酸的合成技术以及其在塑料包装、纺织纤维、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聚乳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合成纤维》2017,(7):10-13
对PLA/PHBV纤维进行了干湿断裂强力、一次定拉伸弹性、循环定拉伸弹性及松弛试验,并与纯PLA纤维进行对比来探究PLA/PHBV纤维的基本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LA/PHBV纤维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较小,延展性一般,属于硬而脆的纤维;在较大形变下复合纤维表现出良好的弹性回复能力,并在经过反复拉伸后仍具备优良的弹性回复能力;相较于PLA纤维,PLA/PHBV纤维表现出良好的抗疲劳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丙烯酸酯类树脂(ACR)作为改性剂增韧改性聚乳酸(PLA),研究了ACR用量对PLA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LA的断裂伸长率随着ACR用量的升高逐渐增加.当ACR质量分数为5%时,相比纯的PLA增加了2倍左右.当ACR用量到达8%时,断裂伸长率增加了3倍左右,PLA的韧性达到最大.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降低了13%、15%.由此可见PLA样品在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其韧性随着ACR用量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热定形温度与时间对聚乳酸短纤维力学性能及卷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短纤维的热定形温度应不高于120℃;随着热定形时间的增加,聚乳酸短纤维的卷曲率、卷曲回复率都明显增大,而卷曲弹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Using biodegradable blending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address plastic pollution but it is hindered by its poor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along with high costs. Herein, an envirionmentally friendly filler, camellia seed powder (CSP)−a byproduct of camellia seed after defatting, is reported, which is first served as a compatibilizer in polylactic acid (PLA)/polybutylene succinate (PBS) blends without any other aids or complicated pretreatment, effectively toughening the PLA/PBS blends due to a better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ghness of composites increases with CSP content. With the addition of 30 phr CSP, its impact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increase by 44.31% and 148.42%,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the blend without CSP.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improved interfacial bonding, reduced particle size of PBS and efficient stress transfer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toughness enhancement. The compatibiliz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that ─COOH groups in PLA and PBS react with ─NH2 in CSP. The above finding of CSP as a compatibilizer provides a facile and inexpensive strategy in the fabr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