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奇 《建筑与文化》2020,(5):152-153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城市存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对象。然而其经历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独特空间肌理的同时,也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衰败。文章将利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对阊门街区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根据得到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更新意见,激发街区内在动力,促进街区复兴。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复兴是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整体、历史街区和建筑内部三种尺度的空间形态构成特征,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复兴提供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4.
李鑫田 《城市建筑》2021,(32):66-68
以济南将军庙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空间形态渗透性的特点和空间句法的研究内容,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将军庙街区的渗透性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模拟计算得出的空间特征数据,总结现有特征的特点和问题,推进历史街区空间保护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陈俊璋 《城市住宅》2022,29(3):94-97
为推动翠微村历史街区经济发展,提高翠微村村民的归属感、号召力和凝聚力,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和视域分析法,分析翠微村历史街区的街道尺度、空间结构、功能特征街道,得出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拓扑深度、可理解度、协同度等指标结果,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充分利用村落现有资源,打造珠海特色文化旅游和传统商业街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作为承载城市独特文化记忆的存在,其发展在时代的更迭中逐渐滞后,急需升级改造.文章选取西安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北院门作为研究对象,综合GIS核密度及空间句法理论下的轴线及视域分析方法,结合街区发展现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北院门一带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分析其现存问题,并以提升街区活力为目的,针对性地提出...  相似文献   

7.
郭卫宏  刘天岳 《住区》2022,(2):6-12
近年来,城市开发的重点转向历史街区更新,认识和方法的不足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挑战,对历史街区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为例,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对街区更新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物质空间转变进行梳理;再对空间生产背后政府、资本、公众三方的利益诉求与博弈进行分析,认为磁器口街区更新过程是资本增值过程中对社会结构的破坏,由此产生新的空间需求,形成空间景观的重塑,这种方式无法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最后在强调对原有社会结构保护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历史街区更新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徐瑞馨  张楠 《建筑与文化》2021,(12):129-130
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场景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采用拓扑的形式对场景点进行编辑.通过分析街区现状的拓扑结构特征,找出空间关系的系统性问题,结合场景点的活化需求,提出编辑策略,以提升街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梳理总结了湖州新市古镇历史街区的发展演变历程,调查分析了历史街区的现状概况,从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角度诠释了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从多元化与地域性的角度论述了历史街区文化价值,基于街区历史与价值延伸出空间形态研究逻辑;进而,对历史街区形态研究相关方法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应用空间句法研究新市古镇历史街区形态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应用“轴线分析法”对历史街区的可理解度、协同度与深度值进行计算和分析,据此提出了街区路网可理解度低、出入口设置过于集中、传统街巷协同值高等特征与问题;应用“凸空间分析法”选取典型院落进行凸空间划分,生成空间关系图解,进行空间组构结构分析与过渡空间句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街区2个典型传统商业院落结构都为树状结构,空间渗透性高,但部分院落空间集成度较低且深度值较大。最后,提出了新市古镇历史街区形态保护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有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街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如何平衡历史地块的保护与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新的难题.本文以上海市长宁区番禺路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区空间特征的分析,梳理出街区在现阶段更新中,虽然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但存在历史文脉片段化、历史建筑未被有效利用的问题.并针对该...  相似文献   

11.
城市更新是个动态的过程。湖州东街历史悠久,是反映古城依水而建的街巷肌理代表,既是历史城区中重要的视觉通廊,也是现今重要的商业街区。历史上的东街是商贸、行政、私家园林、官邸等重要建筑的分布地,而今的东街历史性逐渐消失,沿街业态混杂,空间结构松散,空间活力不足。文章利用空间句法原理,分析其空间形态,探究其空间发展趋势和特点,并且通过梳理空间结构,为城市更新改造献计献策,留住文脉,协调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街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的不断提高,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外地游客感受成都历史底蕴、体验成都文化特色的重要场所,带来了大量的人流。文章以空间句法为基础,提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慢行空间的问题,实施具体的优化设计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材》2017,(12):65-66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城区的改建、更新问题日益突显。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也就被提上日程。空间句法的技术方法为旧城空间结构的更新提供了定量分析的工具,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调研,以长春市人民大街历史街区为例,对人民大街北段的可达性和便捷性进行分析解读,寻找恢复历史街区生机与活力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街区既是社会公共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聚集地。街区社会发展状态对于片区居民生活满意度有着深远影响,良好的街区空间能够为居民各种活动提供便利,提升居民的归属感。本文以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为例,探讨片区如何存量提质,在延续传统空间脉络、历史集体记忆同时有效提升整体空间品质。首先通过对该片区的历史文脉进行梳理,整理其独有文脉记忆。然后通过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访谈等整合该片区现存问题。之后通过对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寻求片区规划方向并进行规划设计。城市中传统片区的再造设计,应保障当地居民生活节奏的同时进行合理有效规划,基于原有空间使用方式,融合交叉新旧空间。本文对城市中心存量老旧街区保护规划方向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分析和调查基于城市更新的历史街区再利用的相关文献,回顾理论,总结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在最后一部分以北京后海为例分析当前城市更新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钟延芬  杜菲雨 《华中建筑》2020,38(11):132-136
城市空间与城市中的兴趣点(POI)有重要的相关性。该文借助POI大数据,利用空间句法(Depthmap)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中核密度估算法以及缓冲区分析,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尺度对商业聚集与城市空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南昌老城区的商业聚集与城市道路的全局整合度显著相关;(2)绳金塔区的商业聚集与区域道路空间的连接度、控制值、全局整合度都显著相关;(3)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分布与街区道路空间的形态变量相关性较弱;(4)商业聚集在宏观、中观尺度的城市道路空间中表现为强相关,而在微观尺度的街区中可能会受街区特性影响相关性,而表现为强相关或弱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活跃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以天津五大道地区为例,通过对城市路网线段模型的多尺度半径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阐述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空间网络结构中的地位,进而对空间句法整合度、穿行度等参数和实测人流量的相关度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人、车流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从而归纳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活跃度的影响因子,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资源利用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地震之后,川西传统街区空间结构遭遇严重破坏,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探索手法,并以四川省绵竹市富新镇为实践项目,通过技术手段得到关系图解和整合度值,寻找到街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震时减灾的规划手法,定性描述了人和空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的重新组构。希望一脉相承的全新规划思路对当下和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烙  张烁 《华中建筑》2020,38(8):75-79
街区入口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一种空间类型,是城市街区型社区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试图将PSPL调研法与空间句法相结合对汉阳玫瑰街区入口空间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着重以知音西苑社区为突破口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及概念方案,希望为提升整个玫瑰片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