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街道作为城市中分布度较广、使用率较高的公共空间,对人们日常的行为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急速发展,部分街道逐渐演变成了以机动车交通为主、功能单一和品质欠缺的公共空间.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来提升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打造一个宜乐宜游的活力场所,也为其他街道空间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
梁雪君  陈诺  朱秋妮 《规划师》2022,(S1):49-55+60
街道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的交通、活动、生态等多重功能,其品质提升和精细化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编制的相关经验,借鉴其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及分类分区进行空间管控的方法,以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为手段,详细阐述了品质提升视角下南宁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背景与前期研究、编制目标、精细化设计指引、分类设计指引和共建、共享、共治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街道一体化设计、街道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活性街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也最易被忽视的公共空间,其活力营造是"新时代"背景下满足居民需求,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以深圳市3条典型生活性街道为研究对象,在对街道日常行为活动的人数、行为主体的年龄结构、行为类型和驻留时间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PSS线性回归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生活性街道的空间、设施、绿化和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座椅密度、人行道宽度、社交场所密度、店铺密度、业态混合度和贴线率从大到小依次对生活性街道活力具有显著影响,并结合城市特点对生活性街道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为建设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提升空间品质和街道活力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广州历史城区为例,利用街景图片、百度热力图等数据和机器学习等分析技术,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空间品质测度体系,对街道空间品质进行大规模测度,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街道空间品质对街道活力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广州历史城区街道空间品质呈“中心高—外围低”圈层式分布特征,且高品质街道和低品质街道集聚特征显著;(2)广州历史城区街道空间综合品质与街道空间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且街道空间活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街道空间活力受多个街道空间品质指标的综合影响,步行可达性、设施密度、设施混合度、天空开阔度、界面围合度、可步行指数和社交界面指数越大,交通标识占比越低的街道活力越高。除直接效应外,街道空间品质各维度指标中绝大多数指标对街道活力还具有间接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伟 《山西建筑》2012,38(5):6-8
以成都宽窄巷为案例,针对传统街道空间及其开放式的改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传统街道空间的保护,街道空间的开放设计和开发等问题提出了构想和建议,旨在探索如何提升街道空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陈静  王晓轩  曾琼 《城市住宅》2021,28(1):138-139
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代言,更是小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交易场所.街道在小城市行为状态和空间组织结构中占据重要分量,其空间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的生活形态和健康水平.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慢行街道体系是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的直观呈现,因此,为提升小城市街道品质,基于多种形式的品质测度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胡锦洲 《城市建筑》2022,(19):186-190
随着“公园城市”实践热度的增加,有必要探索在“公园城市”引导下街道品质提升的一般性技术思路与策略途径。旧城街道文化积淀深厚,在公园城市创建中更应承担社区功能补充、城市文脉彰显、环境形象提升的任务。本文提出公园城市的街道特征,以武汉市硚口区垂江画廊为例,建立了“系统优化街道步行与骑行体验、系统营造多维度的街道绿化、系统构建特色鲜明的地标景观、引导街道空间集约高效发展”的街道品质提升模式,以期为其他旧城街道空间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任务越来越繁重。如何通过优化城市的生活性街道并提升其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是设计师和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蓝村路美丽街区建设项目,探讨了街道公共空间的优化方法,提出街道特色化营造的相关措施,通过街道更新突显了街道的文化内涵,激发出街区的活力。通过该次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形成可推广、有价值、可持续的美丽街区营造方法,为城市更新助力。  相似文献   

9.
高翔  董贺轩 《室内设计》2023,38(2):52-59
在城市健康街道及步行友好型街道建 设的人本视角下,街道空间的优化设计逐渐成 为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绿视率作为街道可步 行性的评价要素之一,可以对步行者的心理产生 影响,同时,步行愉悦度可以用于描述步行者的 心理。研究通过对武汉市生活型、商业型、交通 型三类街道共9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街道 步行空间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的特征,以及二 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街道步行空间的平均 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呈显著正相关,当绿视率 达到0.142 5后,步行愉悦度为正,反之为负;街 道步行空间的绿视率标准差与步行愉悦度无显 著相关关系。最后以提升步行愉悦度为导向,针 对街道共性问题和不同类型街道的个性问题提 出街道步行空间绿化的具体建议,同时提出三 个方面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街道步行空间绿 视率,提升步行愉悦度。研究为提升街道步行 空间绿视率及步行愉悦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策 略参考,对城市街道的人性化建设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存量发展的时代,对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探索其内在规律对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带动城市活力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但目前对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研究缺乏量化的数据支撑,对其品质和活力之间的关系和其影响因子缺乏定量的研究。该文以北京市展览路街道为例,利用大数据获取和计算各类影响街道公共空间品质和活力的影响因子,通过皮尔逊相关值分析方法,比较其对街道公共空间品质和活力影响的相关性,将各影响因子分类,最后分别比较其对不同类型的街道公共空间品质和活力的影响关系,以指导不同类型街道公共空间活力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胡丹丹  张妍  周雨婷 《城市住宅》2021,28(10):121-122
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必然趋势.着眼于多源大数据在微观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郑州市金水区祭城片区心怡路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多源大数据进行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对街道空间和人群的影响要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利用城市设计方法和智慧化家具的使用使街道空间布局更加适宜,提升街道空间品质,改善街道美感和体验感.  相似文献   

12.
街道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文章以长春市5条典型街道为例,在了解街道建设现状基础上,利用问卷数据、街景数据、网络游记获得居民对于街道空间的感知情况。结果表明,特征鲜明的街道能提升行人对街道的感知度。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更能细化地获取行人对于街道空间实时实地的感知情况。当前长春市街道绿化面积较少,通过增加绿化可显著提高居民的感知度。  相似文献   

13.
街道空间品质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关注对象,强化历史街道的空间营造活力对老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岛黄台路街道空间尺度适宜,行人感受良好,生活气息浓厚.从历史建筑、公共空间、环境要素三方面切入,通过分析青岛黄台路历史街道空间品质要素,思考历史街道与建筑保护和城市设计的关系,研究青岛历史街道的可持续更新策略,以期对青岛当代历史街道精细化设计与品质提升等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 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 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 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 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 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更新的技术框 架。基于多源数据的应用,建立了主观感知出发 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街道空间形态分类 相结合的现状认知方法;设计了以“街段单元” 为更新改造对象的针对性更新规划指引;提出 了基于街道重要性的更新改造实施时序。充分 发挥了多源数据在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评估、更 新规划和管理实施中的增强作用,为我国城市 的更新规划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和 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沈洁  刘亦凡 《风景园林》2023,30(9):105-113
【目的】当下新城市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多学科技术支持。街道品质与人群活力的相关性可帮助识别街道的问题与潜力,进而指导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以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为例,结合实地调研,采集街景、兴趣点、位置服务等数据,对品质、活力涵盖的18项因子进行测度。基于多源数据测度结果,建立“街道空间品质”与“人群行为活力”评价矩阵,提出适用于中小街区尺度的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结果】依据“品质-活力”评价矩阵的评分,将街道分为“高品质-高活力”“高品质-低活力”“低品质-高活力”和“低品质-低活力”4类画像,并相应提出细部优化、激活潜力、品质提升和整体改造4类规划设计路径。在每类中选取典型街道进行个案分析,通过街道综合评价雷达图直观解读街道状况,提出对应更新设计策略。【结论】通过建立街道“品质-活力”评价矩阵,贯通了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为中小尺度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提供了精细化的技术支持。该套设计研究方法能够应用于同等尺度的街道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街道活力是社区规划建设的关键与 核心,富有活力不仅是社区的安全保障,也是 社区的生命力。本文以大数据和实地观测为 基础,选取成都市社区街道为样本,对社区 街道活力展开定量研究。一方面,在既有理 论之上,提出了街道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 通过定量测评对样本街道的活力进行评价, 并给出了相应的活力值。另一方面,将人口密 度、空间品质、业态混合度、公共交通可达性 等街道活力影响因子与街道活力值进行线性 回归分析,从而判断对活力值的影响度。结果 显示,60岁以上人口密度、街道长度、公共交 通站点密度这三项因子与活力值的高低明显 相关,而街道空间品质、业态混合度等一些被 公认为决定街道活力的重要因子却与街道活 力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一结论使得我们 需要重新认识和进一步探索社区街道活力的 形成内因,以帮助街道活力的营造。  相似文献   

17.
街道作为城市生活重要公共空间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城市街道数量庞大,一视同仁地提升街道品质固然理想,但却并不一定是资源最佳的配置方式。因此,如何从人本主义视角挖掘高频步行街道并对其进行品质匹配度评价成为链接街道品质研究与更新实践的重要论题。然而,当前街道分级机制主要基于机动车行驶属性,而步行空间品质研究侧重客观环境设施,街道自下而上的人群使用频率被大多数研究所忽视。脱离人群使用频率的高品质建成环境是低效的,脱离了高品质建成环境的高频率人群使用是失能的,只有环境供给和人群使用需求双向平衡才能达到高效高质高能。因此,反思自上而下的静态道路分级体系,从城市群体行动规律、空间规律及移动规律三个维度自下而上地构建城市日常步行高频步行街道的筛选机制,并结合现有品质量化研究,提出人(使用)-事(设施)-场(环境)三位一体的PEP街道匹配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深圳市为例,基于多源大数据对全域约17万街道进行实时高频步行街道筛选及PEP定量测度及匹配度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全域街道呈现出匹配度极不均衡的情况;在约17万街道中,高频步行街道约1万条,其中环境及设施较好的仅1.53%,而环境及设施水平都呈...  相似文献   

18.
陆家嘴中央商务区街道设计工作坊是专门为解决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的街道空间问题而组织成立的。在陆家嘴中央商务区街道设计中,工作坊运用评估工具对步行品质进行评估,运用"街道共享"的理念和提升步行品质的设计方法,通过街道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装置设计,达到构建人车共享街道空间、提升步行环境、缝合割裂的地块及突显该地区人文特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提质优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空间品质成为城市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经济 的高速发展,城市空间出现失序。以合肥市二环内区域为案例,以街景图像等多源数据为载体,采用非现场建成环境 审计等技术方法,探索合肥市空间失序现象以及不同类型的街道与空间失序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二环内:(1) 整体空间破败程度为35.11%;(2)空间失序要素中以沿街商业要素的失序程度最为严重;(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 地街道(B 类)空间品质最差,物流仓储用地(W 类)街道空间品质优质。基于空间失序理论,大规模测度街道空间 品质的优劣,在实践上能为未来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在理论研究上尝试弥补以往国内城市地理对空间失 序研究的空缺。  相似文献   

20.
安全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型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尤其是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线性要素,是儿童成长习得的外部场所,也是儿童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以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条生活性街道为例,分别从街道周边环境、街道自身物质空间及儿童行为活动需求3个方面探索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结合多源开放数据与环境行为调研方法,层级归类并构建生活性街道品质影响因子量表,通过儿童友好型生活性街道品质评价模型,试图识别影响其品质的关键要素。基于评价的结果,提出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优化设计思考,以期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街道空间品质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