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倩  孔严 《城市建筑》2022,(6):114-117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且朝着多元化发展,面对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模式不再单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模式也不再单一,建筑需要及时应对时代的发展与变化。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坂茂通过形态、材料及建构等方面的实验性创作,在应对时代的变化中逐步探索,形成其独特的创意理念。本文通过分析蓬皮杜梅斯中心这一案例,总结坂茂建筑创作理念中的多元性融合,其创作理念为当今建筑在时代的变化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衡寒宵 《建筑师》2021,(4):105-111
20世纪初,俄国构成主义者提出了建筑作为"社会凝聚器"的观点,认为空间设计的目标应是反映和凝聚新的社会关系.这一关键概念自此开始被建筑学、城市设计以及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不断引用和拓展.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这一概念在1920年代的苏联兴起不久后受挫,但1950-1960年代又得到了法国哲学与社会-空间学界的反思,1970-1980年代后则为美国后现代都市思潮所继承和突破,对今天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仍然具备持续的影响.探讨建筑作为"社会凝聚器"概念的变化,为理解建筑与社会、物质与行为、空间机能与城市设施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也显示出概念自身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欧雄全 《住宅科技》2022,(11):8-14+21
移动建筑具有可移动、易部署、可循环利用等特性优势,近年在社会民生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在当代社会不断趋向多元和多变发展的背景下,移动建筑的设计理论亟需更新与完善以指导设计实践,继而为应对社会需求和问题提供经济、适宜、灵活的解决方案。文章从概念、方法和策略层面构建当代移动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框架,阐释多维视角综合下的移动建筑含义与设计方法论,提出社会设计导向下的策略体系和面向未来移动生活的移动建筑设计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现代建筑和工业技术唇齿相依的关系,现代建筑思想的发展促使新的建筑技术的萌生,同时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功能都全面为技术所渗透,技术的发展为现代主义建筑的酝酿与成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就现代建筑技术和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技术平台上设计理念和个性的释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的社会已步入消费的时代。品牌建筑是建筑在当代消费文化影响下所做出的反应。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消费文化对建筑形态设计的影响,并通过对优秀品牌建筑的实例分析,探讨品牌建筑形态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伊玛德 《华中建筑》2006,24(10):188-193
地域性建筑是不同社会历史阶段文化积淀的综合纪实,建筑设计要良好结合地域性气候和基地的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基于各种社会理念的内部互动,另一方面则是地域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果。客观上.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与建筑设计均反映了一定地域气候的特征。阿拉伯干热地区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反映地域环境与文化,构成了较独特的建筑空间与形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蜀河古镇文化、地理环境、聚落形态、街巷以及传统建筑的材料、结构、装饰的分析,揭示了蜀河传统建筑的地域特点淘过分析,挖掘了孕育蜀河传统建筑背后所凝聚的原因.另外在进行传统建筑研究的同时,也丰富了“汉水文化”研究的范畴,旨在从建筑学的角度为汉江流域民居建筑乃至陕南城镇发展的独特进程研究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空间形态研究可以对村落的山水环境、民俗习惯、营造理念等方面进行归纳,这是保护村落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滇西北地区澜沧江流域5个藏族聚落为例,从村落的宏观平面形态到微观建筑分布进行描述总结,将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空间形态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并提出村落格局保护及发展建设策略。村落空间的分类与规划建设有助于发掘空间结构演化的地域性因素,进而为村落空间格局、文化风俗等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理念中一直将安全和稳定作为构建建筑物的首要理念,也是我们在建筑过程中一直坚守的重要准则,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已经从生存资料消费开始向享受资料消费的方向转变,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也在不断的更新产品,力求满足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建筑必定要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建筑的理念也要和整个城市化和国家发展的理念相吻合,文章立足于研究最新的建筑理念,并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作为建筑的新理念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姜省 《华中建筑》2010,28(4):148-151
该文从文化交流视野入手,介绍了近代广东侨居的建筑形态特征和三大侨乡侨居建筑的个性与差异,希望对相关建筑理念起到启迪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蔡兵 《建筑》2009,(14):62-64
纵观历史长河,各种艺术形态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技术的影响,属于建筑艺术的装饰尤其如此。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都会在建筑中留下深刻的印迹,大量的信息凝聚在建筑装饰当中。建筑装饰中的雕刻纹饰、材料贴面以及构造工艺等,都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和工匠们所掌握的技艺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绿色建筑是从节能、低碳、环保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同时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方面的具体体现。此理念在建筑上的开展与应用,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建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更体现出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的新要求。本文简要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对绿色建筑设计需要掌握的要点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曾诚 《建筑与文化》2015,(4):176-177
不同时期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密度与形态构成,承载着当时的市民生活与行为。厘清了建筑密度与形态的关联以后,浅析当下社会需要提倡什么样的建筑密度与形态构成,对社会生活的行为发生提供良好的场所环境。  相似文献   

14.
鼓浪屿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国际社区,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承续复苏和保护利用面临极大挑战,其空间格局、建筑形态、文化特质、社会生态等如何在新的现实条件下得以历史性尊重和可持续更新,成了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以鼓浪屿音乐厅片区改造为例,提出文化遗产地"细胞单元"联动复兴理念,以及"空间形态微整治""建筑形态轻干预""商业业态缓升级""文化特质慢激活"等更新策略,为当代鼓浪屿的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现代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实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5.
拥有至少7000多年发展历史的榫卯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的关键构件,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凝聚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解读建筑文化的符号。因此,文章从语义阅读的角度,通过分析传统木构建筑中榫卯构件的联结作用、方式、形态等,探析其建构中的思想、智慧及蕴含的深远传统文化语义,以期“见微知著”,更透彻地了解传统木构建筑的文化表征和建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四川建材》2017,(4):204-206
在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技术的进步、制造工艺的发展、地方气候以及社会形态等对于建筑造型、构件装饰之类具有决定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客观存在的意识反映,反作用到了建筑上,并对建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琳 《城乡建设》2012,(4):74-75
古村落不仅有固化的有形建筑,而目传承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传统,许多古村落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并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村落居住建筑形态生成和发展的进程,从被动地适应自然到主动地适应和利用自然,以致巧妙地与自然有机相融的过程。居住建筑作为古村落的主体建筑,在特定的自然因素影响下,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了稳定的建筑形态,这些形态对我们今天研究乡土建筑具有实践意义。建筑形态指建筑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古村落居住建筑形态的产生完全是自发自在的过程,有形的形态往往伴随着一种无形的控制因素,而表现出对整体环境的某种协调与礼  相似文献   

18.
祠堂是族人供奉祖先和祭祀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古代社会下特有的产物,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形态,它的历史演变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祠堂吸收了传统文化,凝聚了血亲文化,糅和了建筑文化,其建筑形式与构建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笔者将祠堂的建筑文化、人文精神同社会管理和社会教化相结合,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祠堂文化,探索祠堂建筑,以期寻找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古老的血缘宗亲、祠规家规等,为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道德水平、文化水平添砖加瓦,提升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绿色建筑与建筑信息模型理念进行了阐释,从方案构思、数据分析和跨学科协作三个方面讨论了信息模型建构与绿色建筑设计的结合策略,并进一步探索了两者的结合对建筑行业进步的推动作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治丰 《四川建材》2023,(9):56-57+60
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住房的质量。建筑行业在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兴起,绿色建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绿色建筑,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节约所使用的资源和能源,并且对于周围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给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从而打造更高质量、更加符合自然的建筑。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绿色建筑的理念和观念,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对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