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系统研究测定了不同品种白果淀粉的各种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实验室碱法提取大圆铃、大梅核、佛指品种白果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6.51%、31.82%与29.03%,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5nm,吸光度值排列大圆铃>大梅核>佛指。白果淀粉颗粒多呈椭圆的卵形,少数圆形,且偏光十字明显,颗粒粒径在5~20μm。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三种淀粉的体外模拟消化曲线基本相似,佛指白果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优于大梅核与大园铃白果淀粉糊。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不同品种高粱淀粉,对龙米粮1号、龙杂13号、红糯1号和红糯5号高粱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高粱淀粉颗粒均为不规则多角形,其中龙米粮1号的淀粉颗粒比表面积(Sw)最高为0.192 m2/g;经X衍射测得,4种淀粉均属于A型晶体,其中红糯5号相对结晶度较高为28.64%;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龙米粮1号有序程度较高为1.221;龙米粮1号的持水力和溶解度均最高为220.56%和39.07%,红糯1号的支链淀粉、透明度和析水率较高,分别为86.72%、39.23%和0.89%,龙杂13号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凝沉性较好,而红糯5号的膨胀度较其他3个品种高;经糊化和热特性测定表明,龙米粮1号具有较高的成糊温度和峰值黏度,龙杂13号的热稳定性较好,红糯5号谷值黏度较高,红糯1号回生值较低,且2种红高粱淀粉较另2种白高粱的热焓值、起始、峰值、谷值、最终温度均较低。龙米粮1号可用于食品中的保水剂的应用,龙杂13号适用于食品中增稠剂的生产,红糯1号宜用来冷冻类食品的加工,红糯5号则适用于焙烤类食品的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白果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测定了不同品种白果淀粉的各种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实验室碱法提取大圆铃、大梅核、佛指品种白果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6.51%、31.82%与29.03%,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5nm,吸光度值排列大圆铃>大梅核>佛指。白果淀粉颗粒多呈椭圆的卵形,少数圆形,且偏光十字明显,颗粒粒径在5~20μm。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三种淀粉的体外模拟消化曲线基本相似,佛指白果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优于大梅核与大园铃白果淀粉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华南9号(SC9)、华南10号(SC10)、华南11号(SC11)、桂热891(GR891)和桂热911(GR911)五个不同品种的木薯为原料,对淀粉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不同品种木薯淀粉理化和结构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SC9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低(22.56%),GR911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27.49%);所有品种木薯淀粉表面光滑呈不规则的球缺形,粒径主要分布在12.43~19.03μm,SC9具有最小的颗粒粒径(12.43μm),膨胀度和溶解度(10.35%、28.00%),而GR911表现出最大的粒径(19.03μm),膨胀度和溶解度(15.21%、35.00%)。所有淀粉显示出典型的A型结晶结构,SC9的相对结晶度最高(26.49%), GR911的相对结晶度最低(21.92%);SC9的短程有序结构最低(0.756),GR911的短程有序结构最高(0.882)。由淀粉的糊化特性可知,SC9、SC10可用作食品增稠剂或胶凝剂,GR911适用于糖果或断奶食品的填充,SC11、GR891可用于粘性食品。本研究结果可为木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中适宜性加工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研究10个玉米品种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淀粉的平均粒径与终黏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0.789,P<0.01),与回凝值存在显著负相关(r=-0.760,P<0.05).淀粉的糊化温度与淀粉熔融起始温度、熔融峰值温度具有正相关关系(r=0.656,P<0.05;r=0.862,P<0.01).淀粉的糊化峰黏度与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8,P<0.01),与熔融峰值温度、熔融终止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807;r=-O.770,P<0.01).崩解值与淀粉的熔融峰值温度、熔融终止温度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740;r:-0.683,P<0.05).淀粉的终黏度与回凝值存在高度正相关(r=0.968,P<0.01).淀粉的熔融起始温度、熔融峰值温度和熔融终止温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淀粉的熔融起始温度与淀粉的黏着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752,P<0.05).淀粉的熔融终止温度与粘聚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6,P<0.05).淀粉的凝胶硬度与黏着性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793,P<0.01). 相似文献
7.
豆薯淀粉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薯淀粉颗料为纺锤形,直径在10-40μm之间,含水量16%,淀粉价75.41%,5%豆薯淀粉粘度3.125×10^-3pas,直链淀粉含量25%,糊化温度60-71℃。 相似文献
8.
9.
黄慧玲;熊蓉;禹潇;郑琬麒;谭建霞;王越;廖睿;马懿 《中国酿造》2025,(3):208-213
该研究以粳高粱(澳洲红、矮吨粱王)和糯高粱(红缨子、宜糯红、泸州糯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品种高粱的籽粒组成成分,测定淀粉的微观形态、结晶特性、糊化特性和热特性,并对高粱淀粉各项理化性质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高粱籽粒理化指标差异明显,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均符合标准GB/T 8231—2007《高粱》,单宁、淀粉含量分别在红缨子、矮吨梁王中最高(1.21%、69.34%),粳高粱的直链淀粉含量(14.25%~29.61%)均高于糯高粱(1.17%~2.24%),而支链淀粉含量(33.60%~55.09%)低于糯高粱(60.27%~61.48%)。高粱淀粉颗粒形态相似,呈不规则球形或多面体,呈典型的A型结晶;粳高粱淀粉颗粒直径较大(15.44~15.55μm),而糯高粱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及衰减值较高(28.60%~35.35%、2 564.33~3 096.67 cP),成糊温度较低(78.58~80.05℃);糊化焓范围为12.22~14.65 J/g。相关性分析表明,结晶度、峰值粘度、衰减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回生值、成糊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考虑,糯高粱更适合作为酿酒原料。 相似文献
10.
11.
花芸豆淀粉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花芸豆淀粉颗粒、糊及其凝胶等特性。发现淀粉颗粒多呈椭圆的腰形,少数圆形,大颗粒表面有明显轮纹,有呈细长或中心放射状的位于颗粒中部的裂纹;偏光十字清晰,多沿长轴方向拉伸呈X形;线条有少许弯曲,有裂纹的颗粒,其偏光十字多有分叉。粒径范围为10~60μm,平均粒径24μm,呈A型结晶图样,结晶区约56.8%,糊化温度73.7~88.3℃,糊化焓15.8 J/g。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7nm,链淀粉相对含量为38.4%。花芸豆淀粉糊的抗剪切能力、凝沉性、冻融性和粘度等特性都与玉米淀粉较相近,糊丝长度小,为1.1 cm。加糖对淀粉凝胶的破裂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仪、HAKKE流变仪及差示量热扫描仪,对银杏淀粉的颗粒大小、晶体特性、热特性及物化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银杏淀粉呈圆形或卵圆形,粒径范围分布在5~20μm,为C型晶体,结晶度39.9%。银杏淀粉的糊化温度高于玉米和木薯淀粉;糊透明性和冻融稳定性好;但凝沉性差;温度与黏度系数符合Arrhenius方程η=45.672e-0.094/R(T 273.2)(R2=0.9746),温度和流变指数a=2E-5T2-0.0025T 0.6157(R2=0.9685)。热力学参数分别为To72.34℃、Tp76.69℃、Tc80.08℃和ΔH5.79J/g干重。 相似文献
13.
14.
10种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10种植物淀粉糊透明度、凝沉性、冻融性、流变性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薯类淀粉相对于其他类的淀粉糊具有更高的透明性、较低的凝沉比和黏度。加糖加盐对不同淀粉糊有不同的凝沉作用。相对于其他淀粉,玉米、糯米、高粱和小麦淀粉的析水率较低,有较好的冻融性。高粱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藕粉淀粉、木薯淀粉黏度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明显剪切稀化,呈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性和具有触变性。高粱淀粉、绿豆淀粉有较高的黏性。高粱、小麦、糯米淀粉糊不耐酸性,而红薯、马铃薯、绿豆、藕粉、木薯淀粉糊相对来说比较耐酸性。所有类型的淀粉糊随着pH增加黏度有渐增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Great Northern bean starch, irradiated at doses of 2.5–20 kGy, had increased free and total acidity, concomitant with a pH decrease from 6.9 to 3.9 and a rapid increase of reducing value. The swelling power of the bean starch decreased with irradiation dose. A rapid increase of water and 80% ethanol solubility at 25°C was observed at doses ≥10 kGy. No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on damaged starch or changes in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ESR spectra of the irradiated bean starch after 9 and 11 mo storage (?40°C) showed the presence of long life radicals, which could be stabilized after adding water.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优选糙米发芽工艺条件,通过碱酶两步法提取糙米淀粉,研究发芽对糙米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淀粉膨胀度增大,且随温度升高而提高;透明度升高了57.14%;峰值黏度基本不变;冻融稳定性提高,凝沉特性得到改善;淀粉凝胶的凝胶粘性有所提高,硬度和胶凝性有所降低;碘兰值减小,说明糙米发芽后其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或聚合度减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发芽后糙米淀粉颗粒变得圆滑,棱角较发芽前不明显。综上得出,发芽对糙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紫薯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制得的紫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紫薯淀粉的化学组分、颗粒表面结构、结晶结构、凝胶质构、热力学性质和流变学特性,并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和甘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基紫薯淀粉含量为98.78%,直链淀粉含量为19.74%;其淀粉颗粒平均粒径为17μm,属中粒淀粉,晶型为C型;淀粉凝胶弹性和咀嚼性高,硬度适中,为3.095×102 g,黏着性适中,为24.72 g·s;糊化温度范围为61.5℃到78.0℃,峰值温度为72.6℃;紫薯淀粉糊为有屈服应力的非牛顿型流体. 相似文献
19.
损伤淀粉含量对米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不同粉碎方法得到损伤淀粉含量不同的米粉,研究了损伤淀粉含量对米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损伤淀粉含量的增加,米粉的总直链淀粉没有明显差异,可溶性直链淀粉和溶解度显著升高,溶胀度变化不大而透明度则显著降低。快速黏度分析(RVA)表明糊化温度由89.2℃降低到86.2℃,回生值由89.58 RVU降低到59.33 RVU,峰值黏度由139.29 RVU降低到85.08 RVU,谷值黏度由103.67 RVU降低到49.04 RVU,末值黏度由180.67 RVU降低到108.38 RVU。损伤淀粉含量9.05%米粉的衰减值最低。糊化后米粉凝胶的硬度和弹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酶法水解为芭蕉芋淀粉进行改性,提高芭蕉芋淀粉的应用价值,扩大于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方法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水解制备酶解淀粉,结合热失重(TGA)技术考察α-淀粉酶水解对芭蕉芋淀粉热稳定性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与原淀粉相比,酶解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吸水度和吸油度增大;透光率和冻融稳定性降低;TGA结果表明,α-淀粉酶水解不改变芭蕉芋淀粉的组成成分,且酶解芭蕉芋淀粉的分解温度较高,表明其热稳定性增加。结论通过α-淀粉酶酶解法可制备满足工业需要的改良芭蕉芋淀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