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 nm工艺下,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ega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NBTI)效应是限制电路的性能的首要因素。为了缓解NBTI效应引起的电路老化,提出了1个基于门替换方法的设计流程框架和门替换算法。首先利用已有的电路老化分析框架来预测集成电路在其服务生命期内的最大老化,然后以门的权值作为指标来识别关键门,最后采用门替换算法对电路中的部分门进行替换。基于ISCAS85基准电路和45 nm晶体管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的方法,采用文中的门替换方法,使得NBTI效应引起的电路老化程度平均被缓解了9.11%,有效地解决了控制输入向量(input vector control,IVC)方法不适用于大电路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栅极老化一直是SiC MOSFET器件可靠性研究的关键,而偏置温度不稳定性则是栅极老化的重要现象。由于栅极老化的偏置温度不稳定性存在应力撤出后的恢复现象,如能在可靠性实验中快速、准确地监测SiC MOSFET器件的栅极老化变化量,对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栅极老化监测方法。该方法以体效应下的阈值电压VTH(body)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来描述VTH(body)和栅极老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栅极电压开关过程中从体二极管电压–栅极电压曲线中得到VTH(body)的方法,并详细研究实验参数对VTH(body)的影响。此外,通过高温栅偏实验对VTH(body)的实用价值进行验证,并与栅极老化参数阈值电压VTH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新型栅极老化监测方法可以实现栅极老化的快速、准确及非恒温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3.
在大规模电力外送基地中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打捆外送的趋势日趋明显。针对系统发生多机失步时,发电机安全与电网完整性对发电机失步保护要求的矛盾性,提出一种兼顾源网安全的大规模电力外送基地多机失步保护动作策略,切除最小机组保全系统稳定。立足于大规模电力外送基地多机失步的原因分析,基于等面积定则,提出多机失步下系统稳定控制策略。并从理论上分析和计算了在线路故障与负荷突变时系统稳定最优切机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基于多机组并联外送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最小切机策略,通过功角曲线变化说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6.
7.
由于海上环境特殊,海上风电机组发生故障时适宜采取部件整体更换方式。实施状态检修选取合适的更换周期是降低运维成本的一个有效策略,但海上状态监测和健康诊断等技术还不够完善。针对此问题,以海上风电场运维日志为基础,借鉴状态检修中设备存在潜在故障—功能故障间隔的思想,将时间延迟理论引入海上风电机组维修中,对部件从潜在故障到功能故障的发展规律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机组的不定期检修策略,优化部件更换周期。案例分析表明,所述方法能够确定一组最优的运维策略,使部件单位运行成本期望值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同时灵敏度分析结果能对优化出的策略进行运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根据噪声基本理论,分析总结隔音板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原则,建议采用复合型隔音板,以提高其针对性,达到更佳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9.
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的脱硫装置已运行了10年左右的时间,积灰堵塞严重,靠日常维护措施已无法保证GGH的正常使用,因此更换了GGH全部换热元件,重新启动运行后总体情况明显改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缓了GGH压差的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水库闸门的远程监控,提升闸门监控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以集成射频(RF)功能的片上系统芯片(SOC)CC2430为硬件核心,结合CYH3016水位传感器和WQT 10.4吋串口触摸屏,设计了一套集水位监测、水情分析、闸门控制于一体的无线式闸门监控系统。系统软件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参数设置接口,能够依据监测的实时水位进行准确的水情分析,制定闸门控制策略,经无线方式驱动闸门电机实现可靠的闸门控制。结果表明,试验测定系统可支持至少400 m的无线数据传输,且闸门控制响应时间不超过1 s,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强夯置换法的加固机理 ,尝试选用粉煤灰作强夯施工垫层及地基加固的置换材料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加固效果 ,为寻找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新途径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电算工业用框架时各阶段的荷载进行组合,并对所产生的效应进行比较,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