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3)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9.1%,中国毕业生网使用了"就业寒流"一词来形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并顺利上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国际贸易专业是一种涉外性专业,通过"课证融合"可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从而提高就业率,因此,研究国贸专业"课证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阐述课证融合的含义和条件,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贸专业为样本,深入分析其在课证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在课证融合方面的经验,以此提出着力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建立适应辽宁省外贸发展要求的课程群;加强外贸模拟实验室建设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把考证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等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7)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已难以满足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针对高职国贸专业教育的困境,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研究相关社会就业岗位、国贸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国贸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国贸专业教学的作用。通过将课岗证赛四要素相融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为企业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4.
《Planning》2016,(2):120-122
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须适应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化、应用化。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化,建构实践化的教学模式,必须努力做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强化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和教学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6.
《Planning》2016,(11)
本文研究了独立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备的要素特征,并对当前会计专业教育研究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独立学院在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美学视角为导向,通过"画像""塑像""成像"三个阶段构建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高校正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农科等“新四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向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方向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动态优化更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开展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一体、两观、三元、四个面向、五育并举”的教学改革模式,重视生态文明观和劳动价值观“协同”的价值引领,深度推进多学科和产教“双融合”,建设多学科交叉的现代产业学院开放式实践实训平台,建立校企一体化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力争培养出认知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厚实的风景园林应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8)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也是独立学院进行人才培养分类指导的具体体现。文章从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注重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探讨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就业型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7)
笔者针对考证与Photoshop教学进行了研究,指出了Photoshop教学中现存的弊端,分析了课证融合的特点、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结合专业方向,优化课程内容,慎选教学案例,接轨考证内容,并以考证内容为基础深化案例,以期实现从考证到专业实际运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2)
当前,中国正着力于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正表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势头。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政策推动下,广大外经贸企业对国贸专业的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对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指向和当前国贸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课程设置、实验实践和评价体系上,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基础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有促进作用。通过“基础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思政建设能力,形成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勇于创新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团队;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模块与思政模块,形成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思政融合设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育人模式;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的融合思政教育的定量考核机制。持续拓展与改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需要教学团队长期坚持,保持“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与时俱进,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效。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4)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回稳向好,这也增加了对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求,指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探讨适合国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理论体系,探索适合应用型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产学研的合作道路,构建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求。发挥城乡建设多学科多专业优势,基于专业群融合,打造专业群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专业群融合为背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构建"专业群+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群+小语种""专业群+创新创业""专业群+技能竞赛""专业群+BIM技术",提高学生特色语言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新技术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期为专业群融合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6)
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工作的现象令人深思。面对来自海内外教育机构的激烈竞争、生源萎缩等困境,确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已成为越来越多高等院校尤其是民办高等院校的重要出路。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进行重新定位,率先推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大胆尝试模拟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由"静"变"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以破解专业人才供需质量不匹配的尴尬境遇。 相似文献
17.
“课证融通”是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对接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关键。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结构平法识图”课程改革为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试点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情况,提出了课程体系与证书体系、课程模块与技能任务、课程学习评价标准与技能标准多元融合的“1+X”课证融通实施路径,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融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以地方院校——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在介绍该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对地方需求与专业特色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手段革新四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人才是当前主要的人才缺口之一。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应用型本科教学特点及其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以土力学为例,遵循“两性一度”金课标准,从教学设计、课堂考核、学生成绩、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了基于SPOC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在不增加课时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实践效果良好,为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并更好地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