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1):31-32
乡规民约在规范村民行为、调解纠纷冲突、稳定村寨秩序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针对新晃、通道两县边缘侗苗村落纠纷冲突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运用乡规民约调解成功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从2012年—2016年845个侗苗村落发生各种纠纷冲突33291起,其中86. 56%与利益有关,45. 16%借助"乡规民约"解决,43. 87%结合"乡规民约"调解,通过法律解决的为10. 97%。结合案例,分析乡规民约调解的合理性,并剖析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律融合的必要性,为不断完善乡规民约的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虚拟社会治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更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能力的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政府必须依靠多元主体的力量,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不仅通过政策法规、技术监督和正面引导等方式进行间接规制,更要在鼓励和发展虚拟社会的过程中,通过行业和网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虚拟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新时代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在简要分析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三治合一"背景下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44-46
振兴东北的背景下,社会治理所彰显的发展质量意蕴渐被重视,近年兴起于欧洲并引入中国的社会质量视角可为各级政府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开拓崭新的视野,这对于现行的东北地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无疑具有深刻影响,新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应与社会质量相结合,在个体实现与社会发展互动统一的视域里,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为核心内容,秉持社会质量取向尝试建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城市社区问题能否及时合理解决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目前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难题是邻里关系间的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基于国家层面关于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文件的分析,梳理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逻辑、治理效果及存在问题,探讨未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6)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其在当前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在社会事务中与政府有更好的互动是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北京朝阳区通过九年多的实践,逐步建立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探索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本文从信任—合作理论出发,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新农保"制度信任分析框架,将制度信任具体分为制度评价和政府信任两个维度,详细分析了"新农保"制度参与的制度信任因素,最后从社会治理理念反思"新农保"制度信任缺失的关键原因。研究认为,"新农保"制度信任与制度感知、履约信心以及政府信任密切相关,其中收益性感知、公共性感知、收益信心以及官员信心等指标显著影响"新农保"制度参与。制度信任不足是制度参与较低的主要原因,而治理机制的缺乏又是"新农保"制度信任不足的内在原因。治理重点应提高农民参与度,扩大制度收益激励性,构建合理的合作共赢机制,增强"新农保"制度信任,进而实现"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3)
企业人资建设管理体系中人事管理是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强调按照企业战略要求大力培养人才,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新社会市场形势要求,建立一支具有过硬业务技能水平与过硬心里素质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在当前市场准入条件下,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思想,强调人事管理法治化建设,制定并实施带有法治化规范、约束、激励意味的人事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改变人事管理工作的贯彻实施方式,为企业巩固人力基础与注入"新血液"奠定雄厚实施基础。文章主要以企业人事管理作为阐述切入点,谈及了企业人事管理法治化建设的一些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4)
宗祠作为宗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重要表征和物化的文化精华,其历史演变具有从特殊到普遍的特点。宗祠文化在传统社会承担着个体启蒙、道德教化、失范惩罚、文化传承等社会教化功能,这些功能在宗祠的各种活动中充分体现,如祭祀、倡学、惩治、融入日常生活、拟堂号堂联等。宗族对社会的治理也是以宗祠为中心展开的,其治理逻辑主要体现在培养集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实现文化的传承与选择等方面。宗祠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富矿,亟待保护、开发、提炼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12.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法规及制度的保障与支撑。分析了工程造价管理法治化改革需要关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计价依据及规范计价行为的“立法与执法”问题及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3):127-128
创新社会的法治路径,这是开展依法治国,推动社会治理活动法治化的必然选择。本文笔者就从塑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扩大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活动的权利、社会治理立法之科学规划、鼓励社会组织的参与、大力实施依法行政,建立法治的政府等途径,论述创新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行政的法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入手,通过对目前城市规划中行政行为的再认识,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监督”五个方面对城市规划的法治化进行了构想,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在“羁束”下的行政行为,城市规划法治化离不开健全的城市规划法制,离不开人的意识,更离不开对城市规划行政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3):191-192
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注重对相关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可以促进城市建设的稳定性,而且还会使得每一项社会活动的进行变得井井有条。而且,自从习总书记上任以来,明确提出了我国的发展要走上"中国梦"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这一目标也逐渐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就一定要重视对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规划师,在实践中越来越深切的体会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城乡治理结构,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城镇化。十八大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已经成为全球政治变革的主导方向。1中国城镇化的特征目前,我国现状城镇化速度趋缓,人口的聚集趋向于空间、层级多元化。特征一,从总体情况来看,当前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在过去十年中,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4个百分点,户籍水平只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19.
《Planning》2018,(2):68-70
社会治理都是基于一定的制度框架的,而政府就是位于这一活动的中心,并通过特定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约束。但由于现代社会已进入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历史阶段,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不断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同时随着社会当中第三方力量的崛起,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已成必然趋势。就当前的社会现实看,人们必须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适应并利用好第三方,从而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韩勇教授通过系列文章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图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1)
武陵山片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重要的跨省经济协作区,多年来一直是党和国家维护民族团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了该地区社会资本的优势及困境。最后提了几点建议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完善和培育,从而促进该地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