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9,(14):24-25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中,以呼气末跨肺压为导向来指导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从而降低ARDS机械通气中的肺损伤,提高生存率。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在本院住院且明确诊断为中重度的ARDS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以氧饱和度(SaO_2)为依据设置PEEP,治疗组以呼气末跨肺压为标准设置PEE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标(OI、PaO_2、SaO_2、FiO_2)、呼吸力学指标(肺顺应性、呼吸功、呼气末跨肺压、呼气末正压),以及28 d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48、72 h,治疗组OI、PaO_2、SaO_2、肺顺应性、设置的呼气末正压均高于对照组,FiO_2、呼吸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气末跨肺压在治疗前均为负值,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48、72 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8 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RDS肺保护性机械通气中以呼气末跨肺压为导向来指导呼气末压设置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滴定设置PEEP更精准、优越,能达到预防肺损伤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前,机械通气已经成为抢救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机械通气致肺损伤(VILI)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对VILI损伤机制的研究经历了气压伤、容积伤、剪切伤和生物伤等几个阶段。通常认为,机械通气导致VILI是多种损伤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某一种损伤作用的结果。现对VILI的各种损伤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58-6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根据患者应用通气方式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及无创正压通气组(观察组),两组各36例。评估两组通气4 h和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4 h的Pa O2、Pa CO2和Sa O2分别为(82.77±1.68)mm Hg、(57.80±1.13)%、(77.19±5.46)%,通气24 h分别为(92.48±1.41)mm Hg、(49.85±1.02)mm Hg、(93.83±6.07)%;对照组通气4 h的Pa O2、Pa CO2和Sa O2分别为(91.43±1.92)mm Hg、(52.37±0.81)mm Hg、(81.31±6.68)%,通气24 h分别为(94.55±1.30)mm Hg、(50.34±0.89)mm Hg、(94.02±7.96)%,两组比较通气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气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P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19±0.46)d,低于对照组的(21.31±0.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可以有效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8)
目的:观察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急诊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急诊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pH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频率、PaO2、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急诊患者中应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产科危重患者共67例。在治疗前,治疗后2、4、12、24和48 h监测并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呼吸频率、心率、PaO2/Fi O2等动态变化。结果发生ALI的产科病例中以产后出血为最常见因素,占53.73%(36/67)。随NIPPV时间延长,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逐步提高,但NIPPV后2、4 h呼吸困难改善率高于心悸症状改善率(P〈0.05)。使用NIPPV后2 h呼吸频率开始逐渐减慢,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在治疗后12 h趋于稳定(P〉0.05)。NIPPV后4 h心率开始出现下降(P〈0.05),直到NIPPV12 h后心率才再次继续逐渐下降(P〈0.05)。PaO2/Fi O2在NIPPV12 h后才开始改善,48 h后显著改善(P〈0.05)。94.03%(63/67)患者单纯使用NIPPV后能成功脱机,中转率5.97%(4/67);1例发展为MODS死亡,死亡率1.49%(1/67)。结论产科危重症人群也是ALI发生的高危人群,对其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行NIPPV,及时确定中转NIPPV时机,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是成功抢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0):89-9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患者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14年1-6月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氟比洛芬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测体温、脉搏等,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气道管理护理及舒适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VAP、UEX发生率分别为4例(13.3%)、2例(6.7%),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精神、饮食、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4.51±0.38)分、(4.41±0.35)分、(4.55±0.36)分、(4.46±0.3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患者时应注意临床护理措施实施,采取舒适护理及气道护理等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13-18
目的:比较不同跨肺压(PtP)指导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1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指导方式及不同PtP水平分为A组(PtP=10 cm H_2O)、B组(PtP=20 cm H_2O)和对照组(最佳氧合法),每组27例。比较各组机械通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呼吸动力学指标(肺容积、Cst、PIP、Pplat、PEE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CI),同时详细记录各组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24、48 h,三组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肺容积、Cst、PIP、Pplat、PEEP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48 h,三组MAP、CVP、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MAP、CVP、C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治疗前后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PtP指导下机械通气均可改善ARDS患者呼吸功能,但PtP为10 cm H_2O指导下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建议临床应用中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8):1107-1108
目的:观察参麦饮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饮加减口服、鼻饲或灌肠治疗,两组按规定时间点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观察患儿呼吸困难消退时间及治疗过程中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周后,治疗组呼吸困难控制时间为(3.47±0.63)d,对照组(5.43±0.6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PO2和PCO2分别为(59.75±11.34)mmHg和(48.78±8.72)mmHg,对照组患儿的PO2和PCO2指数分别为(50.42±10.98)mmHg和(58.97±6.11)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麦饮治疗儿童急性肺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7):31-3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经常规鼻导管吸氧及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40 min后仍无效的,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清B型利钠肽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46例患者(83.6%)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双肺啰音减少,心率、呼吸、血清B型利钠肽下降,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患者病情加重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5例死亡。结论:针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减少了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及相关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6):61-64
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重症左心衰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 h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4 h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2 h后,观察组心率(HR)、RR、PaO2指标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可有效缓解急性重症左心衰而引起的低氧血症,对及时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优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1):22-2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静脉注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2月本院普外科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4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对照组(C组)、DEX1组(D1组)、DEX2组(D2组)和DEX3组(D3组),每组35例。在手术结束前30 min C组静脉注射20 m L 0.9%氯化钠溶液,D1、D2和D3组分别静脉注射DEX 0.3、0.5、0.7μg/kg,10 min输注完毕。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全麻诱导前(T_1)、DEX给药前(T_2)、DEX给药后15 min(T_3)、拔管即刻(T_4)、拔管后10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各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0 min Ramsay镇静评分、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围拔管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四组患者T_1、T_2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3组T_3时的MAP、HR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D2组、D3组T_4、T_5时的MAP和HR均低于C组、D1组(P<0.05);D1组T_4、T_5时的MAP、HR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1组T_4时MAP及HR均高于T_1时(P<0.05)。D3组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均长于其他三组(P<0.05),D2组、D3组Ramsay评分为5~6分的患者均多于C组、D1组(P<0.05),C组Ramsay评分为1分的患者多于D2组、D3组(P<0.05)。D2组、D3组围拔管期呛咳发生率均低于C组和D1组(P<0.05),D2组与D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组围拔管期低血压发生率高于C组、D1组、D2组(P<0.05),C组围拔管期高血压发生率高于D2组、D3组(P<0.05)。结论: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DEX 0.5μg/kg、0.7μg/kg能减少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维持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且不影响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苏醒质量更高,0.7μg/kg给药效果比0.5μg/kg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32):18-21
目的:建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兔肺组织,观察TNF-α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兔肺组织中TNF-α的变化规律,探讨乌司他丁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的治疗机制是否与抑制TNF-α的活化有关。方法:采用大潮气量通气建立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兔模型,模型成立后30、60、120、180、240 min,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肺组织中TNF-α的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运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NF-αRNA、蛋白的表达。结果:家兔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血清中、肺组织中TNF-α表达显著增加,而采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兔在使用乌司他丁干预后,动脉血中的PaO_2较前有所回升,血清与肺组织中TNF-αm RNA与蛋白的表达同大潮气量组相比有明显著上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3):45-4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在创伤性肺损伤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D组各25例。其中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C组给予山莨菪碱治疗,D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ARDS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和血清TNF-α与IL-6水平。结果:D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其他三组,四组治疗后的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D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D组治疗后的ARDS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四组患者的血清TNF-α与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的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D组治疗后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但D组治疗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肺损伤治疗、控制过程中,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多药合用有效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释放,降低患者ICU住院时间与病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2):282-284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老年性肠梗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口服等方法治疗,对照组应用肥皂水及开塞露保留灌肠等方法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分级积分,排气时间、并发症率、手术率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分级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择时选用增液承气汤缓解急性期老年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5):87-89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严重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除上述治疗外,观察组给予体位引流、胸肺物理治疗及膨肺吸痰,对照组给予翻身叩背和常规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 d后肺功能指标、累计总吸痰次数和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观察组吸痰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吸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氧状况,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分泌物清除方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6):896-898
目的:观察健胃消积汤联合捏脊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每次10 m L,每天2~3次,连续服用2周。治疗组口服健胃消积汤治疗,每天1剂,连续使用2周;同时配合捏脊疗法治疗,每天1次,共10 d。治疗后记录主要症状、体征,进行安全性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治疗组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胃消积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食积疗效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等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4):667-669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补液、抑制胰腺外分泌、抑制胰酶分泌、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胰通腑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缓解、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通腑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