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金属橡胶/硅橡胶复合阻尼材料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金属橡胶/硅橡胶复合阻尼材料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硅橡胶显著提高金属橡胶的刚度;以软特性段刚度下降5.0%为疲劳判据,测试出其位移-疲劳寿命曲线。 相似文献
2.
3.
针对精密电子设备对隔振性能的高要求,研究并设计一种双层金属橡胶非线性隔振器.首先根据金属橡胶的非线性特点,建立一种2自由度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力学模型,用平均法求解该力学模型的绝对位移传递率曲线并用数值仿真进行验证.然后讨论干摩擦力和非线性刚度等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干摩擦的增大能明显降低共振峰值,而非线性刚... 相似文献
4.
对于橡胶隔振器疲劳性能问题,其成型方式的影响容易被忽略。结合KPM-2型橡胶隔振器的试制情况,分别对采用填压、注压和注射3种成型方式制作的产品进行常规疲劳性能试验和大振幅加速疲劳性能试验,得到不同成型方式制作的隔振器的疲劳寿命。考虑橡胶胶料与模具的温度梯度差大小、橡胶的流动性和硫化压力等因素,分析并总结3种成型方式对隔振器疲劳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得出常规疲劳性能试验条件下,由各成型方式制得的产品均能满足船舶行业规定的疲劳性能要求,但在加速疲劳性能试验条件下,其疲劳性能差异较大,且注射成型是获得隔振器优良疲劳性能的最佳成型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应用金属橡胶的粘弹性拉压模型,使用通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NSYS通过平衡迭代求解获得其本构关系。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为金属橡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某公路桥梁为工程背景,设计并制作了两个足尺金属橡胶桥梁支座试件,开展了200万次的竖向疲劳试验,探讨了疲劳前后支座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在疲劳试验过程中每隔20万次进行了一次压缩试验,得到了一组支座竖向压缩滞回曲线。疲劳试验前后分别进行了支座压剪试验,得到了支座水平剪切滞回曲线。引入疲劳损伤因子对金属橡胶桥梁支座的疲劳损伤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金属橡胶桥梁支座疲劳损伤主要表现为内部金属丝之间的磨损、局部断丝、掉丝。疲劳损伤会显著降低支座一侧的水平承载力、屈服后刚度和等效剪切刚度,且使支座的水平剪切滞回曲线变得明显不对称,但会增大支座的整体耗能能力。支座竖向等效刚度及等效阻尼比随着疲劳加载次数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趋于稳定。200万次疲劳循环后的剪切等效刚度、竖向等效刚度及竖向等效阻尼比损伤因子均小于0.3,支座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DMA+450动态机械分析仪测试高阻尼橡胶动态振动疲劳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DMA+450动态机械分析仪测试高阻尼橡胶材料的振动疲劳性能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表征,即滞后圈图和X-Y轴曲线,其中滞后圈图表征方式直观、清晰,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分析;本试验中的高阻尼橡胶受温度影响较大,当温度高于40℃时,其疲劳过程会明显加速;该高阻尼橡胶的初始刚度较大,表现为弹性性能,微米量级的小振幅对其疲劳性影响较小,适用于在振幅不大、频率一定的条件下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11.
采用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对65Mn钢进行热处理,测试其拉伸性能,并对其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进行研究,探索其疲劳断裂机制.结果表明,两种回火方案对应的裂纹扩展速率的m值相差不大,而C值差异较大,反映出在稳定扩展区的疲劳裂纹扩展对其微观组织不敏感,塑性变形消耗了裂纹扩展的能量,使裂纹扩展速率下降;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疲劳断裂特征由脆性逐渐变为韧性,高温回火提高了其裂纹扩展的门槛值,降低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65Mn钢经高温回火后有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粘弹性阻尼器对平面网架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先对粘弹性阻尼器等效刚度进行推导,然后,基于随机振动载荷,根据载荷功率谱密度函数(PSD)和结构的频率响应以及结构的模态,对平面网架结构添加粘弹性阻尼器和不添加粘弹性阻尼器,以及添加不同阻尼系数的粘弹性阻尼器时的疲劳寿命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阻尼器可以有效的减少随机振动荷载对网架结构的疲劳破坏。且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网架结构的最小疲劳寿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因此通过合理选择粘弹性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大小可以优化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3.
碳/碳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碳复合材料作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疲劳加载的情况,其疲劳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碳/碳复合材料疲劳行为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总结出了疲劳行为特点.提出了"界面控制"疲劳机理分析模型,并用此模型合理解释了碳/碳复合材料优异的抗疲劳性能以及异常的"疲劳强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磁流变阻尼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阻尼力简化模型,对不同激励振幅、激励频率、控制电流下的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耗能特性、响应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分析得出,磁流变阻尼器具有极强的减振耗能作用,且耗能能力随着控制电流、激振振幅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磁流变阻尼器的响应时间随控制电流的变化不太明显,但是随着激振速度的增加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5.
在Dirlik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一般尺度法(General scaling law)提出适用于平稳宽带随机过程的疲劳强化系数模型。一般尺度法认为结构在原始载荷和强化后载荷下的应力响应功率谱各阶谱矩成简单的线性关系;与Dirlik宽带疲劳损伤模型结合,便得到适用于平稳宽带随机过程的疲劳强化系数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在原始加速度功率谱和经一般尺度法强化后的加速度功率谱载荷下;对悬臂梁采用雨流计数(Rainflow counting)和Miner损伤准则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得到它们的疲劳强化系数,并与疲劳强化系数模型得到的疲劳强化系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疲劳强化系数模型精度为99.7 %,由此可验证疲劳强化系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有限元法和锁相热像法对含缺陷构件的应力分析与疲劳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法研究含盲孔缺陷构件的应力集中系数Kt随盲孔深度h和盲孔直径的变化规律。利用锁相热像法的热弹性分析模式(E-Mode)研究盲孔附近的应力分布,预测不同深度盲孔的Kt,与有限元结果相比较发现吻合良好。通过Altair Li软件中的耗散模式(D-Mode)和Altair软件分别研究构件在疲劳过程中的固有耗散量和温度信号的变化规律,以评估疲劳损伤的演化过程。以固有耗散和温度信号的变化规律作为疲劳损伤的指标,快速预测带盲孔试件的疲劳极限,进而预测试件的疲劳缺口系数Kf。理论计算的结果证明了锁相热像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