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el  J 《辐射防护通讯》1995,15(3):25-30
UNSCEAR 1994年报告简介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94年度报告旨在补充UNSCEAR1993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内容更广泛的报告。1993年的报告论述了全球辐射水平以及与辐射效应有关的几个大问题。包括:辐射致癌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潘自强 《辐射防护》1993,13(6):458-465
本文主要介绍联合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93年报告中所汇综的世界辐射水平(包括天然辐射照射,职业性辐射照射,人工辐射对公众的照射,事故照射和医疗辐射照射)现状,并概述了此报告中这些数据与UNSCEAR1988年报告中的差别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第43次会议于1994年3月7日至11日在维也纳召开。讨论的文件主要是:(1)辐射致癌的流行病学研究;(2)细胞和机体对辐射的适应性反应;(3)辐射对天然环境的影响;(4)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辐射品质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UNSCEAR1994年报告中有关在南乌拉尔核工厂受到大剂量照射的工作人员及由于环境释放和事故受照公众的情况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沈瑾  赵科 《核动力工程》1999,20(5):459-461
计算了西安脉冲堆发生失水事故后,堆芯发射的γ射拇因失去堆水池屏蔽层,直接穿透空气被顶部天花板反散射后在堆水澉平台产生的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与TRIGA-2堆结果相符合,是确定事故后工作人员在平台可停留时间的基础,同时为适当地制定事故处理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汲取辐射事故经验教训,提升我国辐射安全水平,在生态环境部开展《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终期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对2016—2020年我国发生的辐射事故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事故类型、级别、后果,并就辐射事故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优化辐射安全监管、核安全文化培育、建立辐射安全评价指标以及健全辐射事故损害赔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由法国引进的环境辐射连续监测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为了提高系统可靠运行而进行的改造,给出了核电站投入运行以来(1994~1996年)该系统环境辐射监测的结果。监测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自投入商业运行以来,环境辐射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概率论和确定论分析方法建立了事故工况下场内工作人员辐射剂量控制的体系。针对典型三代压水堆核电厂,建立了事故工况下场内工作人员辐射风险分析的方法论,并采用典型事故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对于选取的堆外放射性系统相关典型事故,建立的辐射风险控制体系和分析方法可很好地评估并控制事故工况下场内工作人员的辐射风险。该方法可进一步扩展至堆芯相关事故以及其他堆外放射性系统相关事故,从而提升压水堆核电厂辐射防护最优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关于1997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会议简介1会议简况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第46次会议于1997年6月16日到20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参加人员共96人,其中参加国家20个,代表和成员79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相似文献   

10.
1992~1994年秦山核电厂周围环境辐射监测结果和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锁  杨斌 《辐射防护》1998,18(2):97-103
本文介绍1992~1994年本站对秦山核电厂周围环境辐射监测的方案(监测项目,频率和范围)方法及其结果和初步分析,监测结果表明,秦山核电厂周围环境的γ辐射水平和各种介质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浓度在本底水平波动,说明秦山核电厂自1991年投入运行以来,未对周围环境产生可觉察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科  黄学清 《核动力工程》1995,16(3):202-208
MESORAD计算机程序由美国核管会委托太平洋西北实验室研制,并得到美国核管会认可,用于核设施事故后早期辐射剂量计算,其计算结果为应急影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程序的设计目的、功能、特点、物理模型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核事故后果评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IRPA-10会议“核事故及其辐射”专题的内容。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环境和人的影响深远,所以首先介绍了事故后较长时期内环境污染和健康效应的调查及数据收集工作。重点介绍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3个事故应急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RODOS、WSPEEDI、ARAC的基本功能和新动向,强调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在后果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兴安 《辐射防护》1996,16(5):397-400
人类环境中的氡——IAEA科研协作总结会概况陈兴安(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北京,100088)1前言1994年12月12至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安全部在维也纳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人类环境中的氡”科研协作会,总结交流了从1988年起始,涉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你公司以核总科发(1997)41号文报送的《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第五部分空气放射性监测设备》国家标准草案,业经我局批准,并在《发布国家标准公告》中发布。编号和名称如下:推荐性标准:GB/T12726.5-1997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第五部分空气放射性监测设备以上标准自一九九八年三月一日起实施.关于批准、发布《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 第五部分 空气放射性监测设备》国家标准的函$国家技术监督局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经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和中国国家科协批准,由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与日本保健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区域性大会——亚洲辐射防护大会于1993年10月在北京举行。关于这次大会,IRPA执委会在其于1994年6月5—8...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已发生的工业γ射线探伤辐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预防辐射事故发生,对于2004—2013年全国发生的工业γ射线探伤辐射事故进行总结整理,分析事故类型、级别、探讨其后果及原因,以期为以后的同类实践提供技术参考。调查结果显示:2004—2013年我国共发生17起工业γ射线探伤事故,以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为主,其中3起事故造成了人员受超剂量照射。17起事故中94%为较大或重大事故,事故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措施缺失。建议使用工业γ射线探伤装置的单位须严格遵守《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加强安全监管,积极培育辐射安全文化,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钴—60源运输容器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IAEA安全标准No.6有关规程的要求,采用工程传热学和工程力学分析方法,对未经国标GB1180689规定试验的钴60源运输容器的安全性作了分析。经计算分析得,本容器外表面辐射水平为1.56mSvh-1,小于IAEA有关规程规定的2mSvh-1限值。容器经改进后,在800℃火焰中曝射30分钟,其铅温度为166.4℃,小于IAEA有关规程规定的200℃限值。本容器与国内工业用钴60源运输容器相比,具有承受正常运输和事故运输条件的能力,其货包的安全性符合GB1180689和IAEA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UNSCEAR1993年报告附件A主要讨论天然辐射源的照射量,包括宇宙辐射、陆地辐射、氡和开采工业四部分内容。下面对该附件作简单介绍。来自天然辐射本底的总照射的某些组分不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化,实际上与人类的活动和实践无关。例如,因食入在体内可自动调节平...  相似文献   

19.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述)第10卷A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AComprehensiveTreatment)著者:Cahn,R.W.,Haasen,P,Kramer,E.J.。1994年纽约Weinheim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20.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1年11月9日报道】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在2011年11月8日发生了一起人员受到辐射照射的事故。在此次事故中,有多达17人受到了钚的照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