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工湖防渗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北京水务》2002,(1):34-36
人工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水利工程设施.人工湖使用的复合土工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渗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造价低和施工方便等优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在北京地区河湖防渗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一布一膜(土工膜)在人工湖防渗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滹沱河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位于京珠高速上游1km至下游1km,主要包括:护坎(岸)、河道防渗防冲工程等。河道防渗采用膨润土防水毯与黏土防渗相结合的方式.河道防冲采用在膨润土防水毯上铺设35cm厚碾压胶结砂方式.最后在胶结砂上铺设30cm细沙覆盖层,恢复河道原貌。  相似文献   

3.
白石水库工程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了主体工程所使用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及碾压遍数等工艺参数,同时在碾压试验中也暴露了碾压混凝土VC值增长过快、层间结合不良、骨料分离较严重等问题.在主体工程施工中对这些问题都采取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保证了主体工程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人工湖工程复合土工膜防渗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土工膜在人工湖工程中起到了较好的防渗作用。文中对复合土工膜从设计选型到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复合土工膜的选型方法。膜下积水、积气及复合土工膜的施工工艺,是设计施工阶段必须解决的3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合福建省连江山仔水利枢纽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实践,对《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86)》(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的砂料表面含水率与碾压混凝土拌和物VC值控制标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在拌和楼具备有及时调整砂、水用量措施时,对砂表面含水率控制标准可放宽至不影响拌和质量为度,本工程实践为8%~9%,最低净加水量不低于30kg/m3为宜。采用偏小的VC值,不影响碾压混凝土质量,而且对改善层间结合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对掺有石屑砂与石粉的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石粉含量每增加4%,需减少0.5%~1%的砂率,混凝土用水量基本不变。石屑砂掺量每增加20%,需增加1%~2%的砂率,同时用水量也相应增加1~2kg/m3。随着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后降,与抗压强度相比,掺石粉后,碾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增长更为明显,石粉的适宜掺量在8%~16%之间。随着石屑砂替代天然砂比例的提高,碾压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程度地降低,在相同的石粉掺量下,石屑砂替代比例20%左右对碾压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小,石屑砂全部替代天然砂时,碾压混凝土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碾压混凝土坝涂膜防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胶结砂砾石防渗保护结构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胶结砂砾石力学性能、变形性能、防渗性能等展开试验验证,得出最佳含气量、粉煤灰掺量、砂率参数取值,并对胶结砂砾石拌和、运输、层面铺筑、垫层平浇等在内的施工要点展开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胶结砂砾石防渗保护结构对于水利枢纽大坝加固施工切实可行;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对指导该坝型推广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东海  孙龙飞  夏谢天 《水利学报》2019,50(9):1063-1071
碾压混凝土(RCC)的压实质量主要由VC值及各施工碾压参数(碾压机静压力、激振力、行驶速度、碾压遍数等)控制。若对单个碾压参数分别加以控制,不但会增加控制难度,而且由于现场施工情况的多变性,不易保证压实质量。本文基于压实功这一综合反映施工碾压参数的指标,利用自主研制的多参数可调式RCC碾压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VC值下RCC碾压试验,分别建立了考虑VC值的改进单位体积压实功与RCC本体压实密度、改进单位面积压实功与层面抗剪强度比的关系模型,进而提出了基于压实功的不同VC值下碾压参数控制标准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关系模型相关性良好,利用提出方法确定的碾压遍数标准与实际施工基本一致,从而可为应对现场VC值变化情况下的RCC碾压参数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郭仪  乔峰 《陕西水利》2014,(1):75-77,78
碾压混凝土较常态混凝土施工环节多,质量控制难度大,应紧抓其要点,加大检测频次并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适当进行科学的调整,以此保证施工质量。文中针对李家河水库工程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2004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进行了首次人工扰沙试验,以促进河床土启动,降低河床土启动流速,实现河床以下切为主和向水流中加沙、高效率输沙入海.理论和实践证实,实验采用的利用外力松动或冲搅河床土和利用机械摄取河床土再均匀喷洒加回到河水中的两种扰沙方式,后者更有利于增加水流紊动动能和悬移质数量及其均匀分布,利于泥沙远距离输送,扰沙效果明显优于前者,且后者还具有一船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谢军  孙百启  梁建锋 《人民黄河》2004,26(11):15-16
在2004年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期间,为促使河槽向窄深方向发展,提高河段过洪能力,选择“二级悬河”状态比较严重的山东雷口断面附近河道进行了泥沙人工扰动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扰沙试验实现了河道减淤,提高了卡口河段的主槽行洪能力,漫滩流量由扰沙前的2300m^3/s左右提高到了2900m^3/s,河床过流能力明显提高。同时,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对水流挟沙能力须做进一步研究;②设计适合下游扰沙的专用设备和船只,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扰沙效果的影响;③将人工扰动与淤填堤沟河及低洼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计算理想矩形水槽算例和实际工程项目,对比高桩码头桩群在数值计算中的两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不同,以便更好地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工程项目对河道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胶凝砂砾石坝简化施工温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凝砂砾石坝作为一种新坝型,具有安全性高、经济环保、施工快速等优点,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要推广应用到高坝工程中。本文根据胶凝砂砾石坝的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提出简化其施工温控措施的设想,以一座百米级胶凝砂砾石坝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其简化温控措施前后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为胶凝砂砾石坝简化温控措施、加快施工速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淮河流域环境流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洪泽湖鱼类栖息地的生态影响,以淮河中下游河段为研究区,采用IHA法,将蚌埠水文站1950—2015年径流序列划分为2002年蚌埠闸扩建前后两个时期,采用5种流量事件筛选出32种环境流评价指标,分析了水文变异条件下5种环境事件的生态效应;以鳜鱼为洪泽湖指示鱼类,综合考虑栖息地限制因子,运用PHABSIM模型得到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流量曲线,计算了鳜鱼产卵期的生态流量。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环境流组成趋于单一化,大洪水事件减少,枯水流量增大,高脉冲流量持续时间缩短,出现次数增加,对下游生态环境不利;洪泽湖鳜鱼4—6月产卵期的最小生态流量为300 m~3/s,适宜生态流量为550 m~3/s;需合理调控环境流,增加鱼类补充和物质循环,并采取湖泊生态修复等措施,维持洪泽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环境健康理论,探讨了地下水环境健康的概念,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根据指标层19个因子,建立了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标准。选取7个评价指标,采用灰色聚类法评价了黄河下游悬河段郑州、开封、新乡、濮阳4个地区的地下水环境健康状态。结果显示,郑州、濮阳地区地下水环境处于不健康状态,新乡、开封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8.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全面掌握我国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隶属度函数计算等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并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历史数据以及监测资料,对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可为城市河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整治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齐璞  王开荣 《人民黄河》1999,21(11):34-36
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应使游荡性河段塑造出有利的河槽形态。游荡性河道的整治应与改变不利水沙条件相结合并按顺直或微弯流路整治,保持窄深河槽和修建卡口工程是进行游荡性河道整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吉刚 《水力发电》2007,33(10):84-85,88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规划水面面积为6.08km^2,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人工湖。因其成湖地层主要为细砂,其建设存在开挖施工防渗、成湖后的有限防渗、地下水交换,以及防止周边地区浸没、盐渍化等问题。应用三维渗流有限元法数值模型对龙湖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防渗方案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给出了工程区地下水位、渗漏量、渗透坡降、渗流场的变化以及优化防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