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萘的精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萘是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针对目前精萘的实际生产情况,介绍国内外精萘的4种主要生产方法,区域区别融法、分步结晶法、催化加氢法及动态结晶法。将区域溶融法、分步结唱法、动态结晶法三种精萘生产装置的消耗定额及制取精萘的质量作对比,得出结论,采用分步结晶法和动态结晶法(MUB法)不仅生产效率高,且设备费用及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3.
4.
5.
6.
仇进 《梅山科技》2004,(2):21-23
结晶点法作为一种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因其快速简便和易操作,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控制。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出结晶点同物质含量之间关系。以气相色谱法为参照,对萘残油中萘的结晶点与其色谱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精萘,可以克服小口径柱进样要求严格的缺点,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介绍了用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精萘的操作条件及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8.
9.
2,6-二异丙基萘(2,6-disopropylnaphthalene,简称2,6-DIPN)是制备高级聚酯材料PEN和液晶聚合物的原料。研究了以精萘和丙烯为原料,以水气脱铝丝光沸石(SDHM)代替传统的傅一克催化剂,在0.5L高压釜中进行择形异丙基化反应制备2,6-DIPN。用稀土修饰SDHM外表面,使SDHM酸中心部分覆盖,可减少非择形反应,提高丝光沸石对萘异丙基化反应的选择性。经混合稀土(La,Ce)或(La,Ce,Pr)修饰的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效果好于以单一稀土La修饰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可使2,6-DIPN的择形率”(2,6-DIPN)提高到63%~64%,使n(2,6-DIPN)/n(2,7-DIPN)提高到2.3~2.4,而萘的转化率仍能维持在93%~94%。同时,2,6-DIPN收率保持在35%~36%,且更易分离提纯。催化剂再生后仍保持较大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提高工业萘质量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精萘和丙烯合成异丙基萘新产品的一种化学方法。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合成工艺,转化效率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向宇  刘立军  霍利  王慧平 《河南冶金》2011,(4):28-29,48
针对焦化厂三混萘油质量波动较大和三混萘油切取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通过对三混萘油切取侧线增加自动控制手段,消除人为干扰因素,统一三混萘油切取控制标准,从而稳定并提高了三混萘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平 《中国钼业》2005,29(6):33-35
阐述了海波法生产巯基乙酸钠的合成原理及生产过程,强调了在合成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应用正交试验、模式识别技术对影响高强度船板冷弯弯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制订了控制工艺参数,提出了改善冷弯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压缩性能是水雾化纯铁粉的主要技术质量指标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压缩性能的因素较多,且各因素间互相制约,因而控制难度大.本文结合实际生产,重点分析了毛粉质量、还原工艺、气氛质量、颗粒形貌等对压缩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钢水冶炼工艺,控制合理的毛粉碳氧含量平衡、松比及粒度组成和还原气氛,修正还原工艺温度曲线,可以稳定生产压缩...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并研究了超低碳钢在RH真空处理和连铸过程中,影响钢水脱碳与增碳的主要工艺因素。提出了促进钢水脱碳及防止增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黎黎 《河南冶金》2012,(4):42-43,46
针对连续脱酚工艺过程中存在稀碱及碱性酚钠加入的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稀碱及碱性酚钠加人管线的工艺优化和相关设备的改进,降低了已洗萘油含酚量,实现了后续产品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开发出一种以苊为原料合成1,8-萘酐的高效催化剂,试验表明使用该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苊制备1,8-萘酐产率达111%,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19.
李国保 《武钢技术》2000,38(6):46-51
W20B钢的磁性受化学成分、热轧加热温度、成品退火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理论分析,找到了影响磁性的关键成分B/N比、N、Als的最佳控制范围,即B/N介于0.8到2.0,N≤40*10^-6,Als控制在0.02%-0.04%范围内。W20B钢磁性对加热温度很敏感,RT4≤1020℃对磁性有利,成品退火最佳温度范围为880-920℃。通过分析,提出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粉末冶金学》2013,56(35):159-167
Abstract

Three processes developed for the nickel coating of steel using slurries of nickel powders are outlined. The processes described vary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onsolidation and involve (1) warm compaction, (2) hot compaction, (3) sintering. The fin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ated product are ductility and corrosion-resistance; the latter property being the most difficult to achieve and requiring specific controls at various stages. The stages discussed are steel type and pretreatment, slurr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application, thermal treatments, and rolling parameters.

With the controls recommended at each stage, the three processes will provide corrosion resistance equivalent to that of electroplated materials as judged fromaccelerated corrosion tests and field trials.

One of the processes was scaled up to pilot-line proportion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on 1 tonne coils 300 mm (12 in) w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