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甘肃冶金》2015,(6):65-70
本文在东塘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几年在矿区工作的实际,归纳总结出东塘子铅锌矿床三位一体的控矿因素。并紧密结合铅硐山-东塘子M形复式背斜东(铅硐山矿段)西(东塘子矿段)构造演化规律及矿区外围类似构造分布特点,提出下步四大找矿思路,为东塘子铅锌矿区地质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背斜控矿"是多年来在凤太矿田铅锌矿找矿勘查中所有地质人员的共同认识。根据资料,我国所有铅锌矿床背斜是主要的控矿因素。在详细叙述凤太矿田背斜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凤太矿田的找矿前景,认为"隐伏背斜"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矿田铅锌矿体在空间展布上,具有成带性、成群性和明显的同向性。经常一区多带、一带多矿、一矿多体。即可能在己知矿体的走向和倾向方向、在其周围上下盘、旁侧,可能有它的姐妹矿存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矿田下步找矿靶区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铅硐山由于山上有古人采矿留下许多老硐而得名。1985年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七总队提交了地质勘探报告,获铅锌金属量112.13万t。2001年在铅硐山西延(东塘子)提交地质详查报告,获铅锌金属量7.32万t,2002年成立了东塘子铅锌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产在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界面,地层控矿明显,矿体形态产状受铅硐山-东塘子背斜控制突出,具有典型的背斜控矿特征。东塘子铅锌矿是深部找矿成功的典型范例。从地表矿体露头开始→由表到里→由浅到深→顺藤摸瓜寻找隐伏背斜(矿体)的方法是深部找矿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东塘子铅锌矿位于秦岭造山带凤太矿集区陕西宝鸡境内,关于其成因类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再造)型和热液型,近年来更多的人强调岩浆作用对矿床形成的影响。通过电子探针对陕西省凤县东塘子铅锌矿床中岩浆岩脉、上盘弱蚀变千枚岩及矿石中的黄铁矿的形态特征、化学成分特征做详细对比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岩石、矿石中黄铁矿中的w(Co)/w(Ni)比值、As、Fe/(S+As)值的分布范围,试图找到其中的矿床成因指示特征。参考前人对区内成岩成矿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本文的矿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具有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热液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5.
吴文堂  杜坚  程龙 《甘肃冶金》2019,41(1):91-94
通过回顾凤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露头、浅部、深部三个地质找矿阶段,认真分析各个找矿阶段的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优缺点,进而总结出切合本区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将对当前风太矿田乃至其他类似隐伏铅锌矿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陕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位于秦岭凤太矿田南部,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及背斜构造所控制,成因为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该矿床自发现以来,经过多年工作,虽已提交200万t铅锌资源量,但矿床西延深部矿体隐伏部位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本文结合近年来深部探矿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认识,论述了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主要矿体在深部的分布状态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寺沟-银洞梁背斜南翼有两个次级小背斜,而南枝次级紧闭狭窄小背斜为控矿背斜,寺沟铅锌矿就产在南枝次级紧闭狭窄小背斜的南翼,矿体的侧伏向与背斜的侧伏向完全相同,但侧伏角并不相同,背斜的侧伏角26°,矿体的侧伏角32°,故矿体越向东越接近背斜鞍部及侧伏端,形态多为弯曲的板状,越向西越距背斜鞍部及侧伏端越远,形态多呈规则板状,深部找矿一定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冯世军 《山西冶金》2007,30(1):24-26
通过介绍篦子沟铜矿体的分布特征,论证其为倾伏倒转背斜控矿,进而推断该倒转背斜南端属第三矿带,在背斜轴部成矿。  相似文献   

9.
麻地与汉儿庄岩体为冀东马兰峪复式背斜核部西段目前已发现的两个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体,表明该区具有一定寻找稀有金属矿的潜力。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两个岩体均为至少两次侵入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早期为肉红色碱长花岗岩,晚期为灰白色碱长花岗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个岩体的岩石类型均属于碱长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钠长石、碱性长石为主,含少量(锂)云母,岩石化学成分上高硅、富碱,贫钙、镁,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均具Rb、Nb、Ta等稀有金属矿化,其中麻地岩体以Rb矿化为主,地表已出露岩体全部矿化,汉儿庄岩体以Nb、Ta矿化为主,主要富集在晚期的灰白色碱长花岗岩中。源区含矿流体特征及岩体侵位构造环境的不同可能为造成含矿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岩性、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为依据,证实河台金矿区存在一个倒转背斜,该倒转背斜控制了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其北西翼为北矿带,南东翼为南矿带,核部为中矿带,根据背斜两翼对应关系,认为矿区南矿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木洞沟深部存在木桐沟隐伏背斜,其北部为寺沟隐伏背斜,南部为东塘子隐伏背斜,三个背斜均呈近东西向平行排列,都是由东向西侧伏,三个隐伏背斜特征极其相似,寺沟、东塘子隐伏背斜深部找矿都取得了可喜成果,木桐沟隐伏背斜,尤其是南翼未开展过深部找矿工作,根据其地质特征,及与相邻的寺沟、东塘子隐伏背斜对比,木桐沟深部,尤其是深部隐伏背斜南翼是寻找深部隐伏盲矿体的最佳部位,具备找矿的条件、深部找矿潜力,应积极开展木桐沟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GPS系统的组成、定位原理、技术特点等;针对传统测量方法效率低下、GPS手持机精度较低难以运用在隐伏矿床的定位预测工作中等特点,探讨了高精度差分GPS在隐伏矿床定位预测中有关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的绘制、物化探网点放样、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异常检查、工程验证点位确定、标定地质点等方面的应用及注意事项;通过三种方法比较和矿区的找矿实践,认为高精度差分GPS在隐伏矿床定位预测中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从有地质资料记载以来,凤太地区找矿工作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其中最初的二十年是断断续续、零零散散的找矿,基本上没有开发利用;后四十年是持续不断的系统找矿,开发利用也不间断进行。在后四十年中的前二十到二十五年主要是以地表找矿为主,后十到二十五年以深部找矿为主,无论是地表找矿还是深部找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深部找矿风险大、成本高,研究清楚矿区地层、构造、控矿因素及矿体特征,尤其矿体形态特征是深部找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寺沟-银洞梁背斜南翼次级褶皱非常发育,初步查明的次级褶皱就有四个,从北向南依次为北枝次级倒转向斜、北枝次级背斜、南枝次级向斜和南枝次级紧闭背斜,寺沟铅锌矿产在南枝次级紧闭背斜的南翼,是典型的背斜控矿,该背斜向西倾伏,西部仍有找矿潜力。该区褶皱发育,控矿的南枝次级紧闭褶皱相对非常紧闭,宽度小、高度低,不容易判断、识别,这就给深部找矿带来难度。用常规钻探探矿方法,准确探到南枝次级紧闭背斜(矿体)的几率较小,用钻探控制深部矿体一是要准确判断、预测深部背斜(矿体)位置;二是要从已知背斜(矿体)开始,沿矿体倾伏方向小间距向深推进。  相似文献   

15.
激电中梯法在鄂拉山口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宝荣 《甘肃冶金》2007,29(2):23-26
鄂拉山口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鄂拉山成矿带东南端,第四系覆盖厚、沼泽发育,存在常年冻土层和碎石流,用常规地质找矿法在矿区找矿效果不显著。通过激电剖面测量,圈出了具一定规模的矿致激电异常带一条,后经钻探工程揭露控制,发现隐伏银铅锌矿(化)体多条,说明本区采用激电中梯法指导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工作原理及工作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重点介绍了CSAMT法在荥阳地区寻找隐伏铝土矿中的应用。通过成都理工大学编写的MTSoft2D软件包的1D OCCAM反演结果为初始模型,进行多次2D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迭代,很好的压制了由于地表不均匀体造成的深层奥灰岩面失真的现象,较为准确地定位出奥陶系灰岩界面的起伏特征及埋藏深度,结合工作区铝土矿的成矿规律,对区内的铝土矿的空间赋存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赖子山背斜东南缘卡林型金矿(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与右江造山带的衔接部位,和著名的烂泥沟超大型金矿产于同一背斜(赖子山背斜)上,是近年来黔西南重点勘查区域。本研究综合利用区域主要地质信息来优选找矿部位,确定找矿靶区,并对其资源量进行预测计算,从而起到指导找矿的作用。重点以成矿远景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基础进行综合信息的成矿预测,结果表明,区域内NE向展布的赖子山背斜及分布在背斜两翼与之平行的对冲式逆冲断层对成矿极为有利。另外,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异常元素之间的分异程度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能够确定有利成矿元素特征。将Au、As、Sb、Hg元素异常与构造特征相结合,可确定元素异常部位及其与金矿化的强弱关系,并结合方解石稀土及C、O同位素拟合的判别函数可初步判定与成矿有关的断裂带特征。将以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因素整理进行资源量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卡林型金矿有较大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全面收集甘肃北山及邻区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中中酸性侵入岩数据,全面统计,结合大地构造进行分区、分类、分组。通过岩石化学计算,总结了已有矿床的岩石化学特征,列表指明含矿岩石的岩石特征及岩石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