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随着气力输送在石化、医药、锂电、环保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对密相气力输送和稀相气力输送的研究尤为重要。通过对聚偏氟乙烯(PVDF)稀相气力输送和密相气力输送的介绍,以及对二者输送气源品质、输送设备旋转阀和发送罐、输送气速和管径、除尘面积、设备平稳运行时间、输送气量和能耗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了PVDF密相输送工艺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中,现广泛应用的稀相气力输送技术,其气流速度高、固气比低,耗气量大,且不适用粒径大和相对体积质量大的物料输送。而低速、低压的密相栓流输送新技术,既可在输送过程中实施对物料的加热、冷却和烘干;且当物料速度减少或粉料流量增大时,具有较高的系统稳定性。目前,国内外已相继开发了多种密相栓流气力输送系统,其成栓方式包括有脉冲气刀式、挤压式和重管式等多种,均各具特点。其中,脉冲气刀栓流输送系统在运行时,输送固气比高、耗气量低,且成栓方式简单、有效,应成为密相气力输送设计时优先考虑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聚丙烯颗粒在脉冲式密相气力输送水平管中的料栓行为. 结果表明在一定操作气速下,料栓的长短变化有规律,料栓的运动速度随其长度而变;栓长为1 m左右的聚丙烯颗粒由栓状流向沙丘流型转变的料气速度之比为0.7~0.8,出现在操作气速5 m/s左右;单个料栓的压力梯度与其长度有关,沿单个料栓的压力梯度和截面固含量随气速而变;料栓压降与操作气速无关.  相似文献   

5.
密相气力输送越来越多地用于粉料的输送。以白炭黑的密相气力输送系统为例,详细描述了密相气力输送原理,以及工艺流程、发送罐容积、输送空气体积流量、输送管径、输送系统管道压力损失和除尘器过滤面积等主要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玻璃纤维》2006,(6):43-45
你对转向使用密相气力输送感兴趣吗?或你发现了你的原料不能顺利地进行密相输送吗?以下这篇文章将为您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以及气力输送特有的优点,气力输送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输送炭黑的过程中。以炭黑气力输送系统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参数确定、气力输送形式的确定、压送罐客积的设计、输送管道的设计,并通过输送系统压力降的计算验证了设计参数的取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低速密相气力输送综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气力输送技术的重要发展是低速密相输送装置的出现,它解决了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易破碎、堵塞和磨蚀管道等难题,降低了耗气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综述了低速密相输送中的相图、物料流动形态、料性对气力输送特性的影响等技术参数,介绍了开发的新型装置及其设计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产 5种应用于合成纤维生产中的密相脉冲气力输送装置及其应用。其中以密相脉冲气刀式气力输送应用较广。国产密相脉冲气力输送装置已能达到同类进口装置的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为优化干法煤气化的煤粉密相输送系统,介绍了加压密相气力输送技术和基于散体力学理论的固体输送泵技术2种典型的煤粉加压密相输送技术,分析了2种典型技术的技术特征及气体加压密相输送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干粉加压固体输送泵的发展方向。固体输送泵技术是未来煤粉密相输送的发展趋势。未来应加强国内散体力学的相关理论、数值及试验研究,包括散体静力学,散体动力学的相关基础研究;研究煤种、水分、粒径等参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Stamet Pump及PWR针对国内煤种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压力;确定典型的Stamep Pump、PWR的XTL技术工业放大的瓶颈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放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密相气力输送数值模拟关于流型演变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所在局部空间的固相浓度及颗粒群运动特征来描述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对气力输送,甚至是颗粒发生大量堆积情况下的密相输送进行数值模拟,使得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模型对密相输送流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的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利用该模型,对水平管中煤粉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的颗粒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输送过程中管道内所发生的气固两相之间的分离、沉积现象,展现了沙丘流及栓塞流等流型的演变特征,模拟结果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吻合较好,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新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此外,通过对不同表观气速下固相流态分布的定量分析,揭示了输送流型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密相气力输送物料流动状态分析及供料装置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低速密相气力输送中的相图和物料流动形态;介绍了密相输送供料装置(充气罐供料器、螺旋供料充气罐、高压旋转阀供料器)及其应用场合。同时简要分析了物料特性对密相气力输送的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4.
煤粉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自主研发的密相气力输送实验装置上,以N2作输送载气,以3种不同粒径的褐煤作输送物料进行输送实验,运用域重标分析方法对水平管差压信号和料罐质量脉动序列进行了Hurst指数分析,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料罐质量脉动序列进行了标准差分析,从管内流动和料罐出料出发,对整体输送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平管差压信号Hurst指数Hdp能较好地表征管内流动稳定性,而料罐质量脉动Hurst指数Hma则需结合标准差分析才能更好地表征料罐出料稳定性。以表观气速与跃移速度比值K为特征参数进行探讨,在K=1.5左侧,随着K值减小,Hdp减小,管内流型发生转变,甚至可能发生堵管,管内流动稳定性变差,料罐质量脉动标准差增大,出料稳定性变差,整体输送稳定性变差;在K=1.5右侧,随着K值增大,Hdp减小趋势不明显,管内流动稳定性虽有变差的趋势,但不会发生堵管,而结合对料罐质量脉动序列的标准差分析,发现出料稳定性变差,甚至可能出现出料中断的情况,整体输送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15.
水平管加压密相煤粉气力输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加压密相气力输送,对现有的颗粒静摩擦力模型进行适当修正,并将其与颗粒动理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可以描述加压密相气力输送的气固湍流流动状况的多相流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颗粒间碰撞和摩擦力作用,以及气相和颗粒团湍流脉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该模型对水平管内加压密相气力输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得到了气相和固相的速度、浓度和湍流强度分布,以及压降梯度的变化规律,再现了颗粒沉积层的形成和运动的动态过程。并进行了加压密相煤粉气力输送试验研究,预测的压降梯度与试验测量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煤粉输送技术效率低、不安全等问题,介绍了稀相正压输送、密相正压输送和负压输送3种气力输送工艺的原理和使用现状,研究了密相输送工艺的原理和目前主流的栓流式密相输送技术。分析了稀相正压输送、密相正压输送和负压输送工艺各自的技术特点,并在投资、能耗、环保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负压输送输送距离较短,稀相正压输送能量损失大、易发热,而密相正压输送固气比高、能耗低、管道和物料磨损小、噪声低、输送过程不易发热,更适合煤粉输送。  相似文献   

17.
脉冲料栓式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脉冲料栓式密相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装置和输送原理,分析了料栓在输送过程中的流动行为以及栓压与栓长栓速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料气速度比及压损公式,为设计和使用脉冲料栓式密相气力输送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reviews the models and correlations for dense phase conveying in an effort to explore existing and new data on the subject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to the designer on the best pressure drop model. Using various data sets the Mi (Konrad)-based model was found to be best for predicting the pressure drop across dense phase plugs. A series of industrial scale tests also shows agreement with the Mi (Konrad)-based model.  相似文献   

19.
Understanding flow patterns and their variability is important for optimal design and trouble free dense phase pneumatic conveying of pulverized coal in a horizontal tube. Employing the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 six flow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and utiliz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value and distribution of cross-sectional solid concentration. The dense-phase flow patterns in the horizontal tube of the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 were somehow variable even when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unchanged. The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results suggest changing multiple flow patterns with one or two dominant flow for each of the seven sets of experimental conveying conditions and that a finite change in the dominant flow pattern would occur with an increasing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function and the Hurst exponent of the pressure signals of the pulverized coal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its flow patterns in a horizontal tube. The PSD functions and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PDFs) of the void fraction signals from ECT are found to be related with flow patterns and can b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flow regimes. The ECT data may therefore be utilized for monitoring the flow patterns in a horizontal tube employed for pneumatic conveying of pulverized coal.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吸嘴周围风速的衰减特性,开放式气力吸送系统的运行参数有别于封闭式气力吸送系统。针对入口风速38 m/s、内径40 mm的立管吸嘴,采用圆柱状流域吸气模型对吸嘴周围的风速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距入口断面10 mm至20 mm处,轴线上的风速由15.7 m/s衰减至6.5 m/s。基于模拟结果,提出了开放式气力吸送系统设计方法进而设计了气力吸送装置。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固气比下,开放式气力吸送系统的压力损失比封闭式系统高137%,设计风量比后者高186%。在实验装置上开展了玻璃球散料的开放式吸送实验,实验结果与模拟数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