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电液控制塞阀是提升管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关键设备之一。按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分为待生塞阀和再生塞阀2种。分别安装在装置再生器底部的待生和再生立管上,用来调节待生和再生催化剂的循环量,以控制汽提段料位和提升管出口温度。在开停工或装置故障时作为切断阀使用。近几年再生阀经常出现锁位等故障现象,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液塞阀自控部分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2.
UOP连续重整工艺催化剂再生系统氧含量测量采用特制氧化锆分析仪。重点介绍了该分析仪在工艺生产中的重要性和结构特点,以及分析仪的安装和维护要点,结合多年使用经验,详细分析了分析仪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针对该分析仪在故障处理时经常造成装置热停车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大幅提高了重整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赵力 《南炼科技》1998,5(10):22-25
我厂连续重整装置的再生器为该装置催化剂连续再生循环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介绍了设备的制造安装特点,车间如何在反应系统不停车的情况下解决了420~530℃催化剂流动循环试运行中,出现了催化剂跑损、压降升高等所存在的问题,保证了该装置一次试车投产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催化装置滑阀失效分析石油三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外取热器上、下斜管分别安装有单动滑阀,通过控制催化剂流量来调节外取热器的温度。滑间的工作温度700“C左右,要向其导轨吹扫蒸汽以保证滑阀的正常运行。由于一段时间取热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发生蒸汽,同时担心滑阀上...  相似文献   

5.
旋风分离器作为催化裂化装置的核心部件,一旦出现故障或者异常,会加剧催化剂的使用,增加设备的使用成本,也会造成烟机和高温管线等设备磨损,严重时候会影响催化的过程,令装置无法正常运行,甚至被迫停工,因此研究催化裂化装置旋风分离器磨损穿孔具有较高的价值。1.0Mt/a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器旋风分离器在长周期的运行过程中器壁发生了磨损穿孔破坏,造成了催化剂跑损故障,剂耗达1.2kg/t原料。根据停工检修现场的条件,采取外壁贴焊补强板和内壁修复衬里的方式,修复过程满足了检修工期的时间要求。装置开工后催化剂的剂耗0.4kg/t原料,说明修复后的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满足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剂耗标准。  相似文献   

6.
γ射线扫描检测诊断技术在装置优化操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射线扫描是一项用于工艺设备过程故障检测诊断的新技术。利用该项技术协助某催化裂化装置解决了反再系统催化剂流化失常、外旋催化剂跑损严重等问题 ,协助解决了某气体分馏装置脱丙烷塔的故障  相似文献   

7.
该装置是我国引进的加氢裂化装置中第一投产的,运转初期故障较多,经几年来的努力、改进: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优化原料组成、改进开工操作程序、在解决主要设备的运转故障、控制催化剂床层压降、降低装置能耗、加强催化剂活性后期的生产管理、提高产品综合利用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效益。首批装填的催化剂使用寿命达7年,总加工量为4.07Mt 原料油,取得“安稳长满优”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大庆炼化公司1.0 Mt/a ARGG装置反应系统出现了催化剂跑损的故障。文中从工艺操作条件、旋风分离器分离情况、催化剂性质3个方面进行了催化剂跑损原因分析,实施了相应处理措施后,装置反应系统的催化剂跑损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美国UOP公司第三代催化剂再生CYCLEMAX工艺在1.2Mt/a连续重整装置的应用情况。针对装置运行中存在的催化剂结炭、催化剂添加料斗下料管易生锈、分离料斗料位波动异常、控制阀故障和碱洗塔超压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跑损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催化再生器催化剂非正常跑损问题,胜利石油化工总厂对重油催化装置历次催化剂跑损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设备故障和催化剂破碎是主要原因,而原料油中Na,V含量超高、大量蒸气进入再生器、预提升蒸气线速过高则是造成催化剂破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调驱剂在哈得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调驱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吸水膨胀实验、柔韧性实验、岩心驱替实验和现场先导试验对插层凝胶颗粒调驱剂进行了性能评价与现场应用。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插层凝胶颗粒可均匀分散在溶液中,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良好;在哈得油田地层水条件下,颗粒吸水膨胀倍数达5倍以上,韧性系数达0.9以上,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和吸水膨胀性能;向不同渗透率岩心注入插层凝胶颗粒,封堵率都达到90%以上。采用插层凝胶颗粒在哈得油田东河砂岩油组进行了深部调剖先导现场试验,截至2018年10月底,已累计增油1.7×10~4 t,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ZYP-1起泡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原油田地层水矿化度高、温度高、井深的情况,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研制了泡沫排水起泡剂ZYP—1。中原油田不同区块现场应用一年来,ZYP—1有效的维护了天然气井的正常生产,成本低,效能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柔性转向剂深部液流转向机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柔性转向剂化学稳定性高,单轴抗拉、抗压缩实验表明柔性转向剂可任意变形,韧性好、不易破碎断裂。一维孔喉模型实验表明柔性转向剂的门槛压力与喉粒径比呈指数关系,当地层压差大于柔性转向剂的门槛压力时,柔性转向剂运移;否则柔性转向剂停留在地层中。网络模型实验表明,柔性转向剂颗粒通过弹性变形、塑性变形、造粒、粘连4种形式交替运移,并以“散兵”式分布在地层微小孔喉处,通过叠加原理形成暂堵蠕动带实现对地层的全程调剖并最终停留在地层深部实现深部液流转向。王官屯油田官74区块柔性转向剂调剖现场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说明柔性转向剂可有效解决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大量注入水沿油水井间大孔道无效循环、注入水波及效率较低的问题。图9参16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油田水质处理后的废弃残渣开展了GTP调剖剂研究。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GTP调剖剂中主剂水处理残渣、悬浮剂潍坊纳土与胶结剂铬冻胶的配比。室内模拟和现场应用表明.该调剖剂堵塞性能好、抗冲刷能力强.能很好改善水井吸水剖面.是一种有效期长的高效调剖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华北油田雁9断块储层温度高、渗透率低、注水压力高的特点,常规聚合物凝胶调驱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需在降低可动凝胶调驱剂溶液注入黏度和增加凝胶热稳定性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优选了两性离子聚合物降低凝胶调驱剂溶液的注入黏度,利用水溶性酚醛树脂交联剂JY-1,并添加热稳定剂WY有效提高交联形成凝胶的热稳定性。经室内90 d高温考察,凝胶性能稳定。现场试验表明,在接近正常日注水量的注入速度条件下,顺利完成施工,对应油井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细煤灰为主剂,研制了一种廉价的FD-2型封堵剂。试验结果表明,FD-2型封堵剂的堵水率高,耐冲刷能力强,并可首先进入渗透率较大的井段,实现选择性堵水。现场应用结果表明,FD-2封堵剂适用于孤东油田的注水井封堵,对应油井的降水增油效果很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含酸原油中金属离子存在形式和脱除原理的探讨,研究了脱除含酸原油中的金属离子增脱剂,试验证明该增脱剂脱除Ca和Mg离子的效果较好。在模拟工业放大试验条件下,对实验用油中的Ca离子的脱除率可达75%~82%,对Mg离子的脱除率可达到51%~71%。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堵水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论述了高温高盐油藏化学堵水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和初期现场试验情况。该技术采用一种新型凝胶型堵剂,主剂为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交联剂为分子中含有杂环的有机胺。实验室研究表明,在最高温度140℃、最高矿化度35×104mg/L的特殊条件下,堵剂成胶固化时间为6~24h,并在此范围内可调,封堵强度达耐压20MPa以上,基本满足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化学堵水的要求。该技术在初期现场试验中获得成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弹性微球乳液调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多数油田存在非均质性严重、调剖效果不理想的状况,中科院理化所研制了一种暂命名为“聚合物弹性微球乳液”的新型调剖驱油剂。对这种新型用剂进行了3种岩心实验模拟研究:人造短岩心实验表明,在多孔介质中这种新型乳液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稳定性;人造长岩心实验表明,该调驱剂在多孔介质中呈现出良好的黏弹性和拉伸性,能够起到深部调剖作用;三管并联短岩心非均质实验表明,这种新型乳液不仅能显著地降低高渗通道的分流量,具有良好的调剖效果,还具有较好的驱油效率。对新型乳液不同浓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表明聚合物弹性微球乳液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调剖驱油剂。  相似文献   

20.
吐哈油田鲁2块油藏深部调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2块油藏原油黏度高、油藏厚度大、渗透率高,采用注水开发,注入水与原油流度比大,水窜严重,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为此,开展了深部调剖技术研究。针对鲁2块油藏特征及注水开发现状,研制出了LPM泡?凝胶调剖剂,并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该调剖剂进行了室内深部调剖模拟实验和提高采收率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剖剂可在地层发泡(体积可增大3~4倍),并被推向地层深部形成稳定的、高强度的泡?凝胶,可起到深部调剖的作用。该调剖剂适合在类似于鲁2块油藏这样的油层厚度大、渗透率高的油藏进行深部调剖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