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6,(5):62-64
通过热重法,利用热重分析仪试验分析了大庆油页岩的热解失重过程,得到了TG曲线及DTG曲线。通过曲线分析得到其热解失重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即400℃~600℃为热解主要阶段。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大庆油页岩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其失重比例基本不变,但初始热解温度、峰值温度和最大热解速率都呈上升趋势,而失重率递减。由此看出提高升温速率可以有效提高热解速率。  相似文献   

2.
油页岩半焦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栋  樊保国  金燕  杨海瑞 《煤炭学报》2016,41(10):2473-2478
利用管式炉对来自桦甸、龙口和依兰的油页岩进行450~600℃干馏处理,并运用热重分析仪(TGA)在30℃/min的升温速率条件下对油页岩半焦进行测试,考察了干馏温度、干馏时间和油页岩产地对油页岩半焦的组成、发热量和燃烧性能的影响,并计算了各样品的燃烧特性指数。结果表明:干馏前后发热量不一定会产生明显降低,依兰半焦的发热量与油页岩相比基本不变。干馏温度越高,半焦挥发分明显降低,停留时间对半焦成分和燃烧特性的影响也越小。随着干馏程度的升高,着火温度Ti增大,燃烧性能变差,燃尽温度基本不变。样品重量一般在350℃左右开始明显减小,在500℃左右质量变化速率逐渐减小,在700℃再次产生明显失重。从页岩油的产率和半焦的燃烧特性角度综合考虑,过长的干馏时间经济性变差。  相似文献   

3.
针对昭通褐煤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得到了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对褐煤热解煤气成分、煤气热值和产气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气中的CO2含量明显减少,H2和CO的含量逐渐增多,CH4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煤气热值和煤气产率提高;同热解温度下,随着升温速率提高,煤气中的CO2含量逐渐减少,CO含量逐渐增多,CH4含量逐渐减少,对H2含量的影响不大,热解煤气热值和产量均有所增多,增加幅度都是由大变小。实验阶段获得的最高热值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是650℃,升温速率是15℃/min,煤气低热值为9.27 MJ/m3。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的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对几种常见天然生物质(稻秆、麦秆、玉米秆)和其衍生物木质素、造纸废液颗粒等的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加热速率分别为10,20,30 ℃/min,终温为850 ℃.热解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并用高纯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天然生物质的非等温热解只有1个剧烈失重阶段,而木质素和造纸废液颗粒存在2个剧烈失重阶段.生物质比煤的热解起始温度低,热解速度快.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生物质的最大热解速度提高,对应的峰值温度升高,最终失重率呈下降趋势.生物质的热解机理满足三维扩散Jander方程,即f(α)=32(1-α)2/3[1-(1-α)1/3]-1,且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其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油页岩原位注热流体化开采过程中注热井、生产井及热解产物运移通道的稳定性,利用高温三轴岩石力学试验系统,研究了新疆吉木萨尔油页岩在500m地应力条件下,轴向变形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室温至600℃,油页岩整体表现为膨胀变形,且可分为室温-300℃低温膨胀阶段和300~600℃高温膨胀阶段,高温阶段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大于低温阶段的线性热膨胀系数;有机质热解对含有机质较少的油页岩的热变形影响较小,而对富含有机质的煤有显著的影响;在注热开采油页岩油气过程中,油页岩层及其顶板岩层因受热膨胀,可能导致地表出现轻微抬升,这与传统采矿中出现地表塌陷不同。  相似文献   

6.
采用煤岩学研究手段、利用油浸单偏光以及反射荧光获取桦甸油页岩中有机质的含量及分布特征,采用高精度显微物台技术建立平面二维坐标系,并通过连续切片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油页岩系列平面的有机质图像,最后利用MIMICS软件构建桦甸油页岩中有机质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采用煤岩学研究方法及连续切片法能够构建油页岩中有机质的三维结构,并能对不同种类的有机质予以良好的区分;桦甸油页岩中沥青质体、藻类体含量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2.8%、2.4%,两者均呈分散态分布在矿物骨架中,其有机质间的联通性差,因而在热解提油过程中需强化传热。  相似文献   

7.
油页岩以其特有的经济价值被列为21世纪重要的接替能源,油页岩经低温干馏以后可制取页岩油(人造石油)。我国油页岩储量极其丰富,目前油页岩开发利用急剧升温。为了准确测定油页岩格金低温干馏的焦油产率,通过对油页岩格金低温干馏多次试验,总结出测定过程中直接影响焦油产率的主要因素,即样品制备、粒度、重量、试验温度、升温速率、水分测定等,分析其原因并得出应选择粒度为小于3 mm,试验升温速率在300℃之前为15℃/min,在300~520℃时的升温速率为10℃/min,试验温度应在520℃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煤样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升温速率对煤热解失重过程的影响,得出煤的热解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本次试验褐煤的热解温度主要在300℃~500℃.升温速率对热解参数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油页岩热解制油的效率和半焦的利用价值,将桦甸油页岩和废轮胎共热解,采用热重分析仪和铝甑反应器考察共热解的失重行为、产物产率和组成性质,基于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差异分析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共热解可以促进挥发分的释放,500℃时实际失重量比计算值高,当废轮胎占比为80%时二者差值为2.86%;共热解过程存在“增油减水”效应,废轮胎占比为50%时实际油产率为32.91%,比计算值高约1.5%,实际水产率比计算值低1.20%~1.77%,同时使热解油中大于350℃的重质组分含量升高;废轮胎热解的半焦发热量达30.43 MJ/kg,热解气中C1—C4烃类含量更高,使共热解半焦和热解气的热值高于油页岩热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煤程序升温实验,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下对黑金煤矿无烟煤的煤自燃特性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耗氧量和耗氧速率,以及CO、CO_2、C_2H_4的生成量和产生速率。发现不同的升温速率对耗氧量和耗氧速率、CO、CO_2、C_2H_4生成量和产生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在30~130℃、升温速率在0.8℃/min时,耗氧量最大;而在130~200℃、升温速率在1℃/min时,则生成量最大。CO、C_2H_4的生成量最大值在升温速率1℃/min时,而CO_2则在升温速率0.8℃/min时产生了最大值。另外,不同的升温速率的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SoC嵌入式片上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蓉 《煤炭技术》2012,31(6):218-219
以片上系统(SoC)为代表的嵌入式应用系统拉开了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大幕,极大的推动了IT产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嵌入式系统用在一些特定专用设备上,通常这些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非常有限,而且对成本敏感,有时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等。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如手机、PDA、电子词典、掌上电脑、VCD/DVD/MP3 Player、数码相机、游戏机、机顶盒、路由器等,这类嵌入式应用系统对成本比较敏感。还有一些对性能和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如通信系统,医疗仪器,航空航天设备以及军事武器上的一些嵌入式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2.
林红涛 《煤矿安全》2006,37(1):58-59
结合辽宁的监察工作,谈一谈对三项监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盛欣 《煤炭技术》2012,31(10):133-134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并为依托于信息技术促进建筑物整体功能的相应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介绍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以及B/S模式的特点,阐述了ASP.NET的新特性,对IPMS-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风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孙康  沈亮霓 《煤矿机械》2007,28(8):200-202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针对风机动静碰摩故障信号进行了小波分析,利用特定频带的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有效地提取了故障特征,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对风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为实施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Inventor系列化零部件库的开发与调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列化零部件在设备设计中被大量而频繁地使用。目前,在CAD软件中并没有现成的系列化零部件模型库。过去,设计人员需要对CAD软件编程进行二次开发,来建立这类零部件模型库。详细阐述了利用Inventor的iPart功能开发设备的系列化零部件模型库步骤、要点及其调用方法。该研究对通用设备设计手段的创新和所有系列化零部件的设计与创建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端盖上的多种孔及凸台结构表达完整、清晰,需采用复合剖和向视图。使用Inventor软件不能直接生成这2种视图,对如何利用已有的工具创建这2种视图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关键技术和解决办法,为工程图的创建探索出了一套新型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钢管凿井井架是建井单位常用的建井设备,它的应用比较广泛,文中就井架加工及安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梁艳娟 《煤炭技术》2012,31(3):26-27
平面磨削在生产中用途极广,工件在平面磨削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面缺陷,特别是在精密磨削中一些凭目测即可辨认的表面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为解决和避免各类表面缺陷,以采煤机钻头修复为例,有针对性地扼要分析了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PLC的气动搬运机械手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气动机械手的设计,详细介绍了气动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气压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等具体内容。通过PLC的软件程序控制各电磁阀,驱动气缸动作,从而控制机械手的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